内容简介 · · · · · ·
《汉语与中国文化》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哲学和人类学思考入手,梳理了在这一领域古今中外的思想和学术探索,由此展开对汉语、汉字的文化特征和建构规律的研究。作者在中国语言学领域创造了一种将汉语、汉字结构和汉民族思维方式相互投射的“文化认同”的方法,以独特的文化视角感悟和把握汉语组织的格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的观点。过去被视为表达工具的汉语和汉字,在作者的论述中展示了其与中国哲学、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各种文化形式融为一体,与中国社会、历史相互塑造的生动、丰富的样态。
作者简介 · · · · · ·
申小龙:1952年9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78年2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1988年2月获汉语史博士学位,毕业留校任教。1993评为教授。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理论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任英国苏格兰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出版专著二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7年出版英文版文集Collected Essays of Shen Xiaolong on Chinese Cultural Linguistics。
目录 · · · · · ·
引言:语言的人文性与汉语的人文性
第一讲 欧洲文化的语言视界
语言是世界的尺度
思想史的语言转向
语言是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语言的灵魂是民族精神
第二讲 美洲文化的语言视界
人类学的语言视野
语言纲目与文化模型
语言分析的人文主义范型
人类认知的语言限度
语言与文化的结构通约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语言视界
本体论的语言观
实践论的语言观
语言哲学的民族本位
语文精神的文化反思
语言研究的功能主义
第四讲 汉语建构的文化精神
气的思维与气的语言
汉语语法的虚实建构
汉语语法的耦合建构
汉语语法的意合建构
汉语语法的弹性建构
汉语建构的艺术气质
第五讲 汉语交际的思维方式
汉语交际与直觉思维
汉语交际与整体思维
第六讲 汉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的文化定义
汉字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形态
汉字结构形态的变异:历时与共时
汉字造型的认知框架
汉字造型的人文精神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汉语与中国文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 更多书评 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汉语不是层层堆叠的,而是比较松散的。有许多省略的尤其是主语。意义的填补有较大空间。 有的句子前面散后面总结。有的前面主题,后面很多评论。 汉语是耦合的,成对的。 汉语是简洁的。 汉语是抑扬顿挫,句读在声气停顿处。 感想:所以语文课要研究语句背后的意义、意境、语法。小学语法练习只用做简单句,动词往往是谓语部分。没有主语有时也没关系。 写作时考虑句子的简洁,彼此的抑扬顿挫,留白和意境,成对的出现。
2019-10-06 22:36
-
汉语不是层层堆叠的,而是比较松散的。有许多省略的尤其是主语。意义的填补有较大空间。 有的句子前面散后面总结。有的前面主题,后面很多评论。 汉语是耦合的,成对的。 汉语是简洁的。 汉语是抑扬顿挫,句读在声气停顿处。 感想:所以语文课要研究语句背后的意义、意境、语法。小学语法练习只用做简单句,动词往往是谓语部分。没有主语有时也没关系。 写作时考虑句子的简洁,彼此的抑扬顿挫,留白和意境,成对的出现。
2019-10-06 22:36
-
汉语不是层层堆叠的,而是比较松散的。有许多省略的尤其是主语。意义的填补有较大空间。 有的句子前面散后面总结。有的前面主题,后面很多评论。 汉语是耦合的,成对的。 汉语是简洁的。 汉语是抑扬顿挫,句读在声气停顿处。 感想:所以语文课要研究语句背后的意义、意境、语法。小学语法练习只用做简单句,动词往往是谓语部分。没有主语有时也没关系。 写作时考虑句子的简洁,彼此的抑扬顿挫,留白和意境,成对的出现。
2019-10-06 22:36
0 有用 Xi+) 2012-01-13
上周五见到申老师本人。
0 有用 二十世紀梨 2018-12-25
今日结课,“中国人用宇宙掌握语言,西方人用语言掌握宇宙。”
0 有用 jade 2012-04-30
算是找到了点思路。
0 有用 历史雪茄 2014-04-27
可以一读,理论部分很枯燥非学术分子可以跳过
1 有用 颤颤桑 2011-12-10
为了中英语言与文化比较课的论文硬着头皮读完这本艰涩的著述,但愿有个好分数。最后留给我的是“做学问不容易”的感慨。我觉得作者的立场确实有护短之嫌,中文的优越性在某种程度上只有学者才能领悟,这何尝不是一种落后性的证明。当然,我为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独特的美而骄傲。
0 有用 甛椡鎄饬☆ 2020-02-16
@2016-10-30 15:08:13
0 有用 迷雾之晨 2020-02-03
终于让我搞清楚了abb,abab,连绵字等知识中的许多困惑,对教学很有用。
0 有用 JZS 2019-09-27
前面的西方语言(哲)学介绍得很清晰,后面听了申小龙的语言与文化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0 有用 有生于无 2019-07-20
语言文字是本土文化的一部分,用西式语言学规则审视汉语文化,使之成为单独的符号体系和交际工具失去了应有的人文内涵。本书将欧洲文化、美洲文化的语言学与中国语言学进行对比,指出汉语的人文内涵:人性、天道、事物本质、治理天下等等,致力构建一种本土化语言体系。阅读本书需要良好的古文功底。
0 有用 羊驼 2019-07-11
17年底读过,前两章关于欧美语言视界的科普还是比较值得的(虽然我也忘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