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古希腊]荷马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Ὀδύσσεια
译者: 陈中梅
出版年: 2017-9
页数: 834
定价: 96
装帧: 精装
丛书: 世界英雄史诗译丛(2018版)
ISBN: 9787544760126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Ὀδύσσεια
译者: 陈中梅
出版年: 2017-9
页数: 834
定价: 96
装帧: 精装
丛书: 世界英雄史诗译丛(2018版)
ISBN: 9787544760126
内容简介 · · · · · ·
战烟早已消尽,特洛伊城已毁灭十年,然而希腊联军中最机智的英雄奥德修斯还未回到他的家乡伊萨卡。他还在海上漂流。归乡的路为什么这样艰难?原来是海神在与他作对。 命运注定了奥德修斯的十年漂泊,九死一生。
奥德赛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记述特洛伊战争及海上历险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他根据民间口头吟诵的诗歌再创作而成。这两部史诗被誉为古希腊文学的奠基之作。
陈中梅,毕业于美国杨百翰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求学于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古典系。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已发表专著《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等;译著有《伊利亚特》、《奥德赛》(均有注释本)和《诗学》(含注释和评论)等。
"奥德赛"试读 · · · · · ·
译序 陈中梅 他站立在西方文学长河的源头上。他是诗人、哲学家、神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农林学家、工艺家、战争学家、杂家——用当代西方古典学者E.A.Havelock教授的话来说,是古代的百科全书。至迟在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他已是希腊民族的老师;在亚里士多德去世后的希腊化时期,只要提及诗人(ho poiētēs),人们就知道指的是他。此人的作品是文艺复兴时...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英雄史诗译丛(2018版)(共19册),
这套丛书还有
《熙德之歌》《罗摩衍那:森林篇》《伊利亚特》《马丁·菲耶罗》《伊戈尔出征记》
等
。
喜欢读"奥德赛"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奥德赛"的人也喜欢 · · · · · ·
奥德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3 条 )




《奥德赛》各卷情节概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明: 1,对很多作品而言,“情节”只是作品的有机组成中一个“部分”(甚至可能是不那么重要的部分),之所以将之整理出来,是用于“回忆”——希望帮助自己(能够帮助其他读者当然更好)唤起彼时阅读的体验。 2,因译本的关系,人物的译名可能有一些出入,但只要是读过的读... (展开)

回返或是流离,《奥德赛》的传奇不过神的一念之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我做足了心理建设去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大约数十页过后,就开始意识到自己重重拿起的某种预备工作,出现了无处安放的滑稽。是的,这是一本出乎意料好读的书,行文流畅并且极端的朗朗上口(名字除外),颇有一种围坐在游吟诗人的膝边,听他随性吟唱远古传说的感觉。 事实上...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8.9分 12496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99)9.2分 33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9.3分 4065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9.2分 129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8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2018年3月新书 (译林出版社)
- 暂存架 (游离子)
- 买了,但 (莊雪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奥德赛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zzcc 2024-04-12 08:46:49 北京
看《启蒙辩证法》附录一的伴随读物,注释很细很好
3 有用 憨鱼 2021-08-18 19:32:38
每个版本算是全了,刚才翻到十一卷人和魂灵对话那段。
1 有用 于役然乎 2022-03-19 16:35:08
注不如译
0 有用 Tydstaylor 2023-09-13 19:32:56 江苏
必读史诗,结尾略微有点仓促,还涉及到了很多希腊英雄故事,比如塔塔洛斯和西西弗斯
1 有用 纸鸢 2022-08-05 09:50:50
奥德赛回乡的故事是人类永恒的漂泊,是对命运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