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遮蔽的天空》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
二战结束后,三个美国知识分子前往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和姬特结婚12年后彼此疏远,渴望通过这次旅行来恢复感情。然而他们在空旷浩 渺的沙漠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两人更加疏远。在死亡降临时,他们才真正面对彼此,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都极其有限,但为时已晚,过于触碰虚无的他们注定要在沙漠里永远流浪下去……
—————————————
◆蒙尘70年的世纪文学经典!数次被出版社退稿,几度绝版。
◆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同时入选两大文学榜单的经典著作:兰登书屋现代文库20世纪 100部伟大英语小说;《时代周刊》1923年以来100部伟大英语小说。
◆与《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起并列为存在主义文学经典。
◆1949年首先在...
《遮蔽的天空》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
二战结束后,三个美国知识分子前往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和姬特结婚12年后彼此疏远,渴望通过这次旅行来恢复感情。然而他们在空旷浩 渺的沙漠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两人更加疏远。在死亡降临时,他们才真正面对彼此,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都极其有限,但为时已晚,过于触碰虚无的他们注定要在沙漠里永远流浪下去……
—————————————
◆蒙尘70年的世纪文学经典!数次被出版社退稿,几度绝版。
◆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同时入选两大文学榜单的经典著作:兰登书屋现代文库20世纪 100部伟大英语小说;《时代周刊》1923年以来100部伟大英语小说。
◆与《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起并列为存在主义文学经典。
◆1949年首先在英国出版,随后在美国出版,出版后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但此后却几度绝版。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末代皇帝》)改编成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经典中的经典!田纳西•威廉斯、威廉•巴勒斯、安东尼•伯吉斯、诺曼•梅勒、贝托鲁奇、坂本龙一、詹妮弗•康纳利等著名作家、导演、作曲家、演员联袂推荐的人生之书。
—————————————
◆鲍尔斯现象的崛起是当今文坛发出的又一个全新的声音。他的创作主题无疑是纯正的,而且具有开拓性。 ——诺曼•梅勒(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这本书显示了一位天才的成熟与老练,这种写作我只在加缪、萨特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见到过。——田纳西•威廉斯(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遮蔽的天空》,是二十世纪富有原创性和想象力的小说。鲍尔斯以持续不断的杰作证明了自己不愧为实至名归的文学艺术家。——托拜厄斯•沃尔夫(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福克纳笔会奖得主)
◆《遮蔽的天空》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伟大小说,一个非常现代的冒险故事。——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意大利著名导演、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已经去世,但他是20世纪美国的伟大作家。《遮蔽的天空》让我非常震撼。——坂本龙一(日本著名作曲家,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写作如此非凡,如此特别,以一种优美的方式让人魂牵梦绕。——詹妮弗•康纳利(美国著名女演员、奥斯卡奖得主)
◆这本书远比二战以后大部分的英语小说都要好! ──《新共和》杂志
◆鲍尔斯的写作是一门艺术,在他状态好的时候,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时代周刊》
◆《遮蔽的天空》是二战后美国重要的小说之一,鲍尔斯接近于美国文学的中心。——《纽约时报》
◆鲍尔斯的小说非常适合那些渴望长大成人的读者。《遮蔽的天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惊骇之处,但也引导我们如何对待,不是用廉价的慰藉或者幸福的结局。 ——《独立报》
◆小说原著是如此的完美、深刻和独立,以至于它将电影排斥在外。贝托鲁奇展示的仅仅是表象,而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会问这部电影究竟讲的什么。 ——《芝加哥太阳时报》
遮蔽的天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保罗•鲍尔斯(Paul Bowles,1910—1999)
美国传奇作家、翻译家、作曲家。一生只创作过四部长篇小说,却被视为20世纪美国极具代表性的作家,《时代周刊》称他是那个年代独一无二的作家。2002年,其作品由美国著名非营利性出版机构美国文库收录出版,成为传世经典。
◆鲍尔斯深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曾翻译过萨特、博尔赫斯等作家的作品,美国评论界称:“没有哪位作家能像鲍尔斯那样对存在主义哲学作出这样全面的阐释。”
◆鲍尔斯与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垮掉的一代作家相交甚笃,评论界也将他视为垮掉的一代,但他本人却否认。
◆1929年,鲍尔斯辍学前往巴黎学习音乐创作,随后为田纳西‧威廉斯、奥森‧威尔斯等著名剧作家、导演作曲,迅速成为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
◆1947年,鲍尔斯移居摩洛哥丹吉尔,并在此居住了52年,一直到去世。丹吉尔也因为鲍尔斯,吸引...
保罗•鲍尔斯(Paul Bowles,1910—1999)
美国传奇作家、翻译家、作曲家。一生只创作过四部长篇小说,却被视为20世纪美国极具代表性的作家,《时代周刊》称他是那个年代独一无二的作家。2002年,其作品由美国著名非营利性出版机构美国文库收录出版,成为传世经典。
◆鲍尔斯深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曾翻译过萨特、博尔赫斯等作家的作品,美国评论界称:“没有哪位作家能像鲍尔斯那样对存在主义哲学作出这样全面的阐释。”
◆鲍尔斯与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垮掉的一代作家相交甚笃,评论界也将他视为垮掉的一代,但他本人却否认。
◆1929年,鲍尔斯辍学前往巴黎学习音乐创作,随后为田纳西‧威廉斯、奥森‧威尔斯等著名剧作家、导演作曲,迅速成为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
◆1947年,鲍尔斯移居摩洛哥丹吉尔,并在此居住了52年,一直到去世。丹吉尔也因为鲍尔斯,吸引众多艺术家前往,成为文学圣地。
◆《遮蔽的天空》是鲍尔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出版后即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改编成同名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目录 · · · · · ·
自序/Ⅰ
卷一 在撒哈拉喝茶/001
卷二 锋利的地平线/161
卷三 天空/295
保罗·鲍尔斯生平年表/355
一个男人和他的撒哈拉的寓言/36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我们才会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然而每件事情都只会发生一个特定的次数,一个很少的次数,真的。你还会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个特定的下午,那个已经深深成为你生命一部分、没有它你便无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也许还有四五次。也许更少。你还会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也许二十次。然而我们却总觉得这些都是无穷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6页 -
这部小说的力量恰恰在于,它迫使我们直面现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告诉你拒绝责任、拒绝选择的劳苦将带来莫大的自由,哪怕正是那些选择造就了今日的你。渴求随波逐流的“无须思考的满足”并不新鲜,但要满足这种欲望,我们现代人有无数种方法: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极权主义宗教、毒品、权威崇拜、大众市场广告、电视成瘾、色情作品,如果你对这些东西有所疑虑,那么还有宿命论心理学和社会学孜孜不倦地告诉你,自由意志完全就是文化强加于你的幻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遮蔽的天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遮蔽的天空"的人也喜欢 · · · · · ·
遮蔽的天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30 条 )


不要试着窥探不可窥探的深渊
论坛 · · · · · ·
这里翻译得是不是反了? | 来自ageha | 2022-10-06 20:49:51 | |
姬特最后去了哪儿? | 来自不可爱 | 5 回应 | 2022-01-30 00:23:07 |
《遮蔽的天空》购买链接在这里,这是我知道的天猫... | 来自橘子与艺术 | 9 回应 | 2021-07-29 22:51:49 |
有什么类似的小说推荐呢? | 来自Inland_Dunes | 2021-03-23 19:12:20 | |
结尾看不明白。感觉作者男性视角解读女性心理,有... | 来自栀子花开 | 2021-01-04 17:15:5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Penguin Classics (2004)8.0分 50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06)7.8分 170人读过
-
麥田 (2014)8.7分 64人读过
-
Ecco (2014)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海无涯 (佾云)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2018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小蠹啃烂的外国文学书箱II (小米=qdmim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遮蔽的天空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有耳 2018-08-26 11:49:15
人有很多微妙的情绪,有很多莫名的念头。或越珍惜越若即若离,或明明嫌恶却反而可以亲近。踏上遥远的行程,寻找存在的意义,却让灵魂脱离了轨道。失去了那根无形的弦,会疯的吧。
14 有用 三不二 2018-09-05 10:19:02
刚看到推送过来,书评都是这两天刷的,我表示很不解!!
8 有用 🐱peekaboo 2018-09-13 15:16:13
清楚宛如天空般笼罩在自己头顶上的那片虚无的人,往往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想要抓住存在本身。
20 有用 Ex 2018-08-30 22:34:02
这本小说太赞了,真实的描摹出人的精神苦恼与人际间的隔膜,我尤其喜欢无解的结局。20180828-30
14 有用 懋 2018-09-13 10:59:50
我们建构自己的核心、建构未曾谋面的地理位置,我们活在寓言之中,波特与姬特的故事残酷又迷茫,文明人想要去西方文明未曾涉及的领域寻找自我本身就是荒诞。他们的一部分留在了非洲——波特的肉体、姬特的精神。而非洲还在那里,你们还未找到自我。
0 有用 sophia 2023-12-01 10:44:15 浙江
完全没看懂在表达什么!我是绝不会去这些地方的!
0 有用 每天只想退休 2023-11-28 19:52:21 上海
不合胃口,弃了。
0 有用 装小满艳福不浅 2023-11-28 17:23:25 四川
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下放弃理解、随波逐流果然会带来极度舒适,游荡也是一种活法
0 有用 Unterkunft 2023-11-28 16:23:42 阿尔及利亚
从奥兰到盖尔达耶 我也刚刚经历了这样的一段旅程 从追逐到想要和光同尘放弃自我却又心有不甘 好在对自我意志的追寻依然强烈 这本书的序言已经写的很棒了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告诉你拒绝责任、拒绝选择的劳苦将带来莫大的自由,哪怕正是那些选择造就了今日的你。渴求随波逐流的“无须思考的满足”并不新鲜,但要满足这种欲望,我们现代人有无数种方法: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极权主义宗教、毒品、权威崇... 从奥兰到盖尔达耶 我也刚刚经历了这样的一段旅程 从追逐到想要和光同尘放弃自我却又心有不甘 好在对自我意志的追寻依然强烈 这本书的序言已经写的很棒了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告诉你拒绝责任、拒绝选择的劳苦将带来莫大的自由,哪怕正是那些选择造就了今日的你。渴求随波逐流的“无须思考的满足”并不新鲜,但要满足这种欲望,我们现代人有无数种方法: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极权主义宗教、毒品、权威崇拜、大众市场广告、电视成瘾、色情作品,如果你对这些东西有所疑虑,那么还有宿命论心理学和社会学孜孜不倦地告诉你,自由意志完全就是文化强加于你的幻觉。这些东西毫不留情地侵蚀着个人的价值感,我们节节败退的抵抗是我们这个时代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出戏剧。” 愿我们永不迷失永不放弃 (展开)
0 有用 金同 2023-11-26 14:53:36 吉林
再过十年,换个版本,跟这本书错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