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这本书由万维钢作序,并在《得到》日课中多次推荐!中文版未上市之前,中文前沿媒体就在力推这本书!关于注意力争夺战的历史和现在,作者给了权威的梳理和定位!
百年来,在争夺注意力的战场上,媒体、广告、商人、企业和大众成为博弈的主角。商人是如何在注意力争夺战中获利的?媒体是如何在改变报道形式的?广告是如何进化的?以及,营销是如何变得随处可见、无孔不入的呢?这本书讲述了令商人或企业从吸引注意力中获益的各种套路。
从户外广告到社交平台到知识付费再到视频APP的崛起,大众的注意力始终是一种可以变现的商品,特别是智能手机出现以后,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注意力逐渐涣散的全过程。
名人推荐
一部大众传媒的发展史,就是媒体、广告商和大众的博弈史。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技术进步,都可能导致博弈格局发生改变……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大概知道书里要讲...
编辑推荐
这本书由万维钢作序,并在《得到》日课中多次推荐!中文版未上市之前,中文前沿媒体就在力推这本书!关于注意力争夺战的历史和现在,作者给了权威的梳理和定位!
百年来,在争夺注意力的战场上,媒体、广告、商人、企业和大众成为博弈的主角。商人是如何在注意力争夺战中获利的?媒体是如何在改变报道形式的?广告是如何进化的?以及,营销是如何变得随处可见、无孔不入的呢?这本书讲述了令商人或企业从吸引注意力中获益的各种套路。
从户外广告到社交平台到知识付费再到视频APP的崛起,大众的注意力始终是一种可以变现的商品,特别是智能手机出现以后,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注意力逐渐涣散的全过程。
名人推荐
一部大众传媒的发展史,就是媒体、广告商和大众的博弈史。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技术进步,都可能导致博弈格局发生改变……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大概知道书里要讲些什么。可是读完之后,我还是获得了一种社会地位上升了的感觉。这大概是因为我现在更加珍惜自己的注意力,也更加……同情那些随意挥霍注意力的人了。
万维钢 科学作家
媒体推荐
吴修铭优雅的写作给读者带来的愉悦感就像带领着读者走进了一间井井有条的衣橱。
《纽约时报》
这本书中提到了许多试图阻止广告侵犯我们生活的人,但是他们通常都失败了……吴修铭写作中的戏剧化推拉效果很棒。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注意力经济的历史引人入胜……吴修铭向我们展示我们目前的注意力分散是如何产生的。
《华盛顿邮报》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吴修铭,美国学者,祖籍中国台湾,毕业于哈佛法学院,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定期为《纽约客》撰写文章。曾担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高级顾问,媒体改革组织Free Press主席。2002年因反对过滤及筛选网络信息的技术,首次提出“网络中立性”(Net Neutrality)一词。2006年入选《科学美国人》杂志“50名最 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其著作《总开关:信息帝国的兴衰变迁》(The Master Switch: The Rise and Fall of Information Empires)于2010年被《纽约客》《财富》《出版者周刊》等媒体评选为2010年最佳书籍之一。
目录 · · · · · ·
前 言 一笔非同寻常的交易
第一部分 开创现代注意力行业
第1章.最初的注意力商人
第2章.策划专利药物广告的高手
第3章.英国政府的“一战”动员
第4章.为女性制造产品需求
第5章.隐藏在科学的外衣之下
第6章.广告与欺诈的界限
第二部分 征服时空
第7章.黄金时段的诞生
第8章.美国两大广播公司的角逐
第9章.纳粹德国的极端政治宣传
第10章.注意力霸主——电视
第11章.被操控的电视竞猜节目
第12章.20世纪60年代的反叛
第13章.为不同受众定制不同内容
第三部分 第三屏幕
第14章.电子邮件以及“签到”的力量
第15章.视频游戏进入千家万户
第16章.第一批通信公司的生死之战
第四部分 成名的重要性
第17章.名人产业链的建立
第18章.脱口秀模式
第19章.有剧本的真人秀
第五部分 内容王国
第20章.内容为王时代的来临
第21章.博客——普通人的狂欢
第22章.主流媒体陷落,点击诱饵崛起
第23章.脸谱网——社交网络巨人
第24章.人人都可以出名
第25章.Instagram——展示就是目的
第26章.新闻头条——标题就是眼睛
第27章.网剧流行——全新的叙事策略
第28章.谁是未来的注意力掌控者?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选择可能是个体自由的基石,但人类历史证明,向更伟大事物的屈服并且超越自我也同样紧迫,甚至更加紧迫。最伟大的政治宣传家和广告商总是明白这一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9章.纳粹德国的极端政治宣传 -
图尔克的确是历史上第一个垃圾邮件散播者,同样也被称为“网络暴民”的鼻祖。在自下而上、以人为动力的新兴注意力行业中,这两个角色会一直反复出现。垃圾信息散布者和网络暴力本质是不同的,但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通过违背社会习俗来吸引注意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在1978年以前,电子邮件一直仅用于非商业用途,被限制在社交和商业活动以外。图尔克打破了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并为自己、也为数字设备公司收获了巨大的关注,当然代价就是他的个人声誉。但是网络暴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什么都不在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4章.电子邮件以及“签到”的力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注意力经济: 如何把大众的注意力变成生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注意力经济: 如何把大众的注意力变成生意"的人也喜欢 · · · · · ·
注意力经济: 如何把大众的注意力变成生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注意力经济: 如何把大众的注意力变成生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翻开这本书之前,我问自己,上一次集中注意力是什么时候? 好像已经过去很久了。 并且随着手头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五光十色的内容随时随地唾手可得,我的注意力被无限细分。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更加理解“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这个道理。 我们的注意力像野草一样四散生长,像时... (展开)> 更多书评 1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Knopf (2016)8.5分 67人读过
-
天下雜誌 (2018)8.4分 302人读过
-
Vintage (201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最新出版 (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
- 娱乐法研究 (十一月的雨)
- 网络批判 (HuMan)
- 授权出版:青春/励志/亲子 (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
- 数字化----背景、目标、要素、流程和方法 (小毛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4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注意力经济: 如何把大众的注意力变成生意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Luna3.0 2021-11-21 14:04:23
这翻译也太直译了
3 有用 somejunbao 2019-09-06 17:58:25
注意力的限制 消费从物质变得虚拟,娱乐,刺激,内容,社交,游戏。时间是有限的,休闲时间更短,对娱乐、刺激更疯狂,以至于休息时间很短,长期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的问题不能简单从睡眠方法论上解决。
0 有用 DustAndRust 2022-11-22 13:28:37 浙江
只记录到脸书、ins和网飞,这几年的新花样仍然是层出不穷啊。
0 有用 sweetxiao 2018-07-31 21:48:50
日报-晚间广播-电视节目+插播广告-第三屏幕 PC电脑-第四屏幕 智能手机/ipad+广告
13 有用 躺赢君 2019-08-04 10:19:54
一本好书翻译成这样,翻译好意思活在这世界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