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加以演绎,详尽描绘了中华五千年中各个时代的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史纲。假如你不是专业史学工作者,那么,读懂中国历史,读此书,足矣!你将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真切地了解到中华民族波澜壮丽的历史长卷。
中国史纲的创作者
· · · · · ·
-
张荫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荫麟(1905—1942),自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入读清华学堂时,被梁启超先生许为天才。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在斯坦福大学学哲学。1933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35年受教育部委托,主编高初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卢沟挢事变后,只身南下,任教于浙江大学,后英年早逝。在宋史、清史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目录
目录 · · · · · ·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 · · · · · (收起)
自序二
自序三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北斗丛书(共59册),
这套丛书还有
《现代中国文学史》《词曲史》《悲剧心理学》《中国散文史》《宋元戏曲史》
等
。
喜欢读"中国史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吕著中国通史 8.6
-
- 历史研究 9.1
-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 9.0
-
- 西周史 8.2
-
- 西方的没落(全二卷) 8.7
-
- 追寻现代中国 7.7
-
- 袁氏当国 8.5
-
- 美国与中国 8.5
-
- 古代汉语(第三册) 9.2
-
- 史讳举例 9.4
中国史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3 条 )



不仅文采斐然,尤其善于提纲契领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中,有五本比较好的通史类图书,这五本书是: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童书业的《春秋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孟森的《明史讲义》和萧一山的《清史大纲》。它们篇幅都不是很大、写的通俗易懂,而且都是清末民初5本最著名的历史通史书籍了。 其实...
(展开)


一部未全部完成的中国史学巨著
中国具有悠久的史学传统,但中国史学的发端并非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之前,《尚书》《国语》《春秋》以及为《春秋》作注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还有《吕氏春秋》《晏子春秋》等已经蔚为大观。《史记》开始,所谓的“二十四史”或者“二十五史”,还有《资治通鉴...
(展开)

【转】李埏:张荫麟先生传
【作者简介】李埏(1914.11.21——2008.5.12),字子沂,号幼舟,彝族,云南路南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创建者、博士生导师。早年受业于张荫麟、吴晗、钱穆、陈寅恪等史学大师,深得史学真传。毕生研究中国古代史,对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3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9.1分 3087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3分 105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9.2分 738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9.1分 63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史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鲁比科 2008-10-07 20:44:26
非常棒的历史书,可惜张先生只写到了刘秀称帝。
0 有用 没谱的癫博士 2013-04-14 13:02:21
装帧不佳但内容上乘,为入门级佳作,给5星
0 有用 扁担 2008-11-30 14:49:20
人也好,事也好,都没有立体感,可能这就是通史的毛病。有些读不下去,粗粗翻完。
0 有用 Aphroditelin 2013-06-08 21:28:46
关于何谓重要历史的分类标准,很有见地。只可惜,这本书只写到汉朝??为什么不是通史呢?
0 有用 Tnail13 2014-10-14 15:58:40
据说是作者为了心爱的姑娘发奋苦读而写成的啊,翻目录发现写到东汉就木有了,还以为自己买了盗版书,百度了一下发现确实后面的都没有……不太明白豆瓣的评分为毛这么高,感觉有点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