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史纲》内容简介: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而后者也正是当今学术界,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
中国史纲的创作者
· · · · · ·
-
张荫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荫麟(1905—1942),自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入读清华学堂时,被梁启超先生许为天才。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在斯坦福大学学哲学。1933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35年受教育部委托,主编高初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卢沟挢事变后,只身南下,任教于浙江大学,后英年早逝。在宋史、清史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目录
目录 · · · · · ·
导读
自序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 · · · · · (收起)
自序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蓬莱阁丛书(共58册),
这套丛书还有
《西洋文化史纲要》《中国文献学概要》《白话文学史》《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中国佛教史》
等
。
喜欢读"中国史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史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秦汉魏晋史探微 9.4
-
- 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 9.6
-
- 东晋门阀政治 9.5
-
- 危机与重构 9.1
-
- 明史讲义 8.9
-
-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 9.2
-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9.1
-
-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9.1
-
- 波峰与波谷 9.1
-
- 中国近代史 9.0
中国史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3 条 )


一部未全部完成的中国史学巨著
中国具有悠久的史学传统,但中国史学的发端并非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之前,《尚书》《国语》《春秋》以及为《春秋》作注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还有《吕氏春秋》《晏子春秋》等已经蔚为大观。《史记》开始,所谓的“二十四史”或者“二十五史”,还有《资治通鉴...
(展开)

【转】李埏:张荫麟先生传
【作者简介】李埏(1914.11.21——2008.5.12),字子沂,号幼舟,彝族,云南路南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创建者、博士生导师。早年受业于张荫麟、吴晗、钱穆、陈寅恪等史学大师,深得史学真传。毕生研究中国古代史,对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
(展开)
论坛 · · · · · ·
无 | 来自韧勉 | 1 回应 | 2020-12-04 06:30:51 |
中华书局“跟大师学国学”版文字最全 | 来自西丰客人 | 1 回应 | 2015-06-03 19:46:45 |
好书 | 来自卑以自牧 | 2010-08-10 08:07:12 | |
读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有感 | 来自windy | 2010-08-04 23:17:41 | |
还不错,但自己没读出许多精彩 | 来自太上老君伤脑筋 | 2010-07-23 11:27:1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3 )
-
中华书局 (2009)9.3分 105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9.2分 741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9.1分 63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4)9.2分 29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史纲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Daneestone 2011-07-25 07:12:41
遺憾只到劉秀。生生之謂易;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史佚之志; 楚國王族的始祖不是胼手胝足的農神,而是飛揚縹緲的火神;楚人想象中的河神不是治水平土的工程師,而是含睇宜笑的美女;春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是孔丘,戰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是墨翟。孔子給春秋時代以光彩的結束,墨翟給戰車時代以光彩的開端。 雖然漢以後孔子被人捧上神壇,而墨子卻被人忘記了。就學術和生活而論,孔、墨卻是相... 遺憾只到劉秀。生生之謂易;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史佚之志; 楚國王族的始祖不是胼手胝足的農神,而是飛揚縹緲的火神;楚人想象中的河神不是治水平土的工程師,而是含睇宜笑的美女;春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是孔丘,戰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是墨翟。孔子給春秋時代以光彩的結束,墨翟給戰車時代以光彩的開端。 雖然漢以後孔子被人捧上神壇,而墨子卻被人忘記了。就學術和生活而論,孔、墨卻是相反的兩極。孔子是傳統制度的擁護者,而墨子則是一種新社會秩序的追求者。一切道德禮恪,一切社會制度,應當為的是什麼? 墨子的答案是很簡單的,一切道德禮俗,一切社會制度應當是為著“天下之大利”,而不是一小階級,一國家的私利。 (展开)
2 有用 鬼腳七 2010-07-13 14:51:12
张荫麟阳寿太浅,不然光这套书写完就是神作
8 有用 陈毓秀 2015-02-26 18:19:41
大一统史观,越往后越看不下去,并没有夸赞者所称之神奇绝妙,尤其是汉武帝一段,看的令人想吐,明显文过饰非。不过想到这是中日战争时期的作品,附属于百年来历史发明家想象中华国族共同体这一思潮,也就不奇怪了。
0 有用 阿墟 2012-06-07 21:11:50
左傳、史記,叉得精熟啊……
1 有用 月眠 2009-10-01 14:20:43
每览《史纲》,未尝不临文喈悼张君之早夭。惜乎天妒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