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多罗之歌的书评 (41)

后浪文学 2018-10-30 15:11:15

洛特雷阿蒙和《马尔多罗之歌》

对中国读者来说,洛特雷阿蒙和他的长篇散文诗《马尔多罗之歌》似乎还很陌生,我们准备在这里较为详尽地介绍一下诗人和他的作品,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点分析和评论。 [马尔多罗之歌] 成千上万怀有文学梦想的年轻人中的一个 洛特雷阿蒙的真名是伊齐多尔·迪卡斯,1846年生...  (展开)
㗊蕤冰 2006-07-07 21:09:50 东方出版社2001版

凌乱的天才

这样的书,用母语写成时,不知有多么可怕的破坏力量,这种力量在翻译的过程中大部分消散了。但是,即使是面对遗骨,我们也能够想象出一只巨兽凌肆大地时的勇壮。  (展开)
Natsufumi 2018-11-02 15:22:13

加缪:洛特雷阿蒙的反抗是青少年式的

《马尔多罗之歌》像优秀天才学生写的书,书中悲怆感人之处,正是一个孩子的心起而对抗万物,对抗他自己这些矛盾。 在严慧莹翻译的加缪《反抗者》里读到一些段落,加缪讲得好好,关于反抗的文学姿态,关于洛特雷阿蒙在《马尔多罗之歌》里所想要实现的反抗。台版手打,所以只摘了...  (展开)
outlawman 2009-01-07 13:34:28 东方出版社2001版

洛特雷阿蒙:缝纫机与雨伞在解剖台上的偶然相遇

洛特雷阿蒙:缝纫机与雨伞在解剖台上的偶然相遇   谈论洛特雷阿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应该记住他提出的警告--------小心这浸透毒汁的篇章。在具有群体意识的公共澡堂里投下一块铜制硬币,会引起价值涟漪的波动,在正午阳光的集体注视下,玻璃间会发生蝴蝶效...  (展开)
苇间疯 2008-10-05 14:52:08 东方出版社2001版

疯狂的先知

这是唯一一本让我读完后考虑究竟应该是打“一星”还是“五星”的书,二星至四星的中区间评分根本无以评判这部作品。 显然,此人是个疯子。 但,他对世界甚至于宇宙的理解,内心火山般的深度仇恨源于他那双能够凌迟整个人类社会的毒眼。诗人的忧思和他绝不搭边,对抗社会的想...  (展开)
outlawman 2009-12-12 23:38:44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洛特雷阿蒙:缝纫机与雨伞在解剖台上的偶然相遇

洛特雷阿蒙:缝纫机与雨伞在解剖台上的偶然相遇        谈论洛特雷阿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应该记住他提出的警告--------小心这浸透毒汁的篇章。在具有群体意识的公共澡堂里投下一块铜制硬币,会引起价值涟漪的波动,在正午阳光的集体注视下,玻璃间会...  (展开)
千寻 2009-03-27 13:02:16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马尔多罗之歌 节选

在读原文之前 评论都是呕吐物 愿大胆的、一时变得和这本读物一样凶猛得读者不迷失方向,找到偏僻的险路,穿过荒凉的沼泽——这些阴森的、浸透毒汁的篇章; 因为,如果他在阅读中疑神疑鬼,逻辑不严密,思想不集中,书中散发的致命烟雾就会遮蔽他的灵魂,仿佛水淹没糖。大家...  (展开)
Silva 2010-11-27 21:57:44 东方出版社2001版

洛特雷阿蒙:不属于死亡的美以及颠覆的最高境界

如果我存在,我就不是他人,我不允许我身上具有这种暧昧的多元性。洛特雷阿蒙不玩暧昧,洛特雷阿蒙是人是鬼。马尔多罗,在西班牙里可以看做是mal duro两个词的连结:都是贬义词。读过波德莱尔的诗歌与檄文,你会感到一种颠覆世界的体制外的力量;读过洛特雷阿蒙的诗歌,你会感...  (展开)
荒原狼 2006-10-02 21:16:32 东方出版社2001版

唯一的天才

"你的表情比人更有人情味,寂寞的像宇宙,美丽的像自杀",惟有在洛特雷阿蒙的世界里,你才能看见艺术以其猖狂甚至变态的力量否定着命运,它昭示了无穷的可能,我们可以在所有的超现实主义那里看到他的影子,这也许正是布勒东将他视为超现实主义先驱的原因.  (展开)
Rafael Cao 2022-05-31 08:38:46

加缪评马尔多罗之歌:天才的极点是平庸

在《反抗者》一文中加缪专门开了一节谈《马尔多罗之歌》,这节读下来的感觉就是加缪有哲学家的敏锐,但论述自己的想法太急躁易怒。其实他的分析是有独到之处的。按照加缪的说法,马尔多罗仇恨天主本质上是拜伦式的浪漫主义,让马尔多罗脱颖而出的是他毁灭理性回归本能的倾向,...  (展开)
fro🌈t 2007-05-22 13:18:23 东方出版社2001版

又一个念叨的天才

读马尔多罗之歌的时候非常顺畅,仍可用“一泻千里”来形容= =言语里的那种恶心之感是好多cult film也不能达到的效果。19世纪这样的作品,惊世骇俗可见一斑,Lautréamant,或者叫他Isidore Ducasse,可谓预言了后世恶之美的种种发展轨道。 纯粹的言语的快感真的是无可比拟的,...  (展开)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9-06-15 23:00:24

《马尔多罗之歌》中的文学程式

《马尔多罗之歌》问世后半个世纪以内,几乎无人问津,直到菲利普·苏波(Philippe Soupault),一个法国超现实主义者,在一家旧书店的数学图书区发现了这本书的副本。布勒东和阿拉贡差不多同时为其正名,之后洛特雷阿蒙渐渐被追认为超现实主义的鼻祖。他的影响波及甚广,包括萨...  (展开)
卧猫堂主 2009-07-14 02:00:06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罪恶

我爱上了罪恶。 那天很闷热,当然,也从来没有人说杭州是避暑胜地。沿着不认识的街道,我居然从火车站走到了西湖的旁边,我拿着雨伞和刚刚从书店买来的这本书。 站在南山路的路口,一块大石头提醒我西湖到了。天空的乌云中透出坚硬的阳光。很难说这是诗歌,也不像散文,也说不...  (展开)
Zoe 2021-08-19 00:11:55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是天才也是疯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很难评价的书。 读这本书的体验就好像,一个十分愉快的夜晚,你和朋友喝了些酒,走路回家的你感觉脚踩棉花,脑子不断冒金星。你很清醒同时也很亢奋,你想了很多,一个话题、一个词你可以无尽无尽无尽地想……直到回家了,一头栽倒在床上,一秒睡着。第二天醒来,头剧痛...  (展开)
席徳 2017-09-22 22:42:06 东方出版社2001版

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相遇

他美得像猛禽爪子的收缩,还像后颈部软组织伤口中隐隐约约的肌肉运动,更像那总是由被捉的动物重新张开、可以独自不停的夹住啮齿动物、甚至藏在麦秸里也能运转的永恒捕鼠器,尤其像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相遇! “一台缝纫机和一把雨伞在解剖台上相遇。” 我不引论、...  (展开)
金戈 2023-12-14 12:5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野兽之书

摘自|《比黑夜更长的触手》 文|尤金·沙克尔 译|蓝江 论哥特 一、野兽之书(洛特雷阿蒙的《马尔多罗》) 1868年,巴黎书店出现了一本薄薄的匿名出版的《马尔多罗之歌》(Les Chants de Maldoror)。该书仅收录了第一章,据称作者是“洛特雷阿蒙伯爵”(Comte de Lautréamon...  (展开)
holly2007 2019-04-09 11:45:11

New Classical Prose Poetry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作意象浓烈,甚至鬼魅森森,或因作者出生在乌拉圭之故,不知跟百年后的拉美魔幻主义有无关联。作者开始动笔,仿佛按下ON/OFF键,可以迅速进入状态,这得益于他独特的写作状态——深夜钢琴为伴,在朗读与和弦加持下完工。明显看出作者的博物学根底,显微镜级别细腻观察力和感...  (展开)
希尼莫 2010-05-28 16:08:53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

诗歌入门

这几天天上的神仙集体发飙,每年都会来这么一次——天热了。 我的脸醒来之后发现上面有一个包,我也发现了。包的外观看起来像是青春痘,我最了解我自己,我解释一下:我从20岁开始就不长青春痘了,不会再长了,这是蚊子叮的包,这是我下的结论,这是蚊子叮的包。 记者问布罗...  (展开)
Hermoniers 2024-05-18 17:06:31

《夜》

姐妹们呵,《马尔多罗之歌》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查拉图斯特拉是姐姐,马尔多罗是妹妹:亲爱的尼采较迪卡斯年长两岁:奇妙,奇妙,多么奇妙,哲学的、疯狂的、爱恋的,一句句解剖我的抒情,一字字撕碎我的叙事,然则好好看看这两颗颤抖的心吧,其中一颗是风的,而另一颗...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1条)

订阅马尔多罗之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