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的书评 (17)

此刻有冰 2019-03-12 08:59:49

这部BBC宗师级的神片,终于出了中文版图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公元2500年。 与人类世界分庭抗礼的机器人世界开始第一次大规模修史。他们会把哪一年定义为自己的元年? 一个候选的答案也许会是: 公元前2世纪,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子,古希腊的某位工匠把凸轮安装在水车上的那一天。 假如这部历史修成,人类读者会惊诧于,那些在自己的历史叙述...  (展开)
红皇后 2019-04-01 16:37:44

联结世界,联结思维

关于人类的历史,有着太多的方向与书写方式,文明史、社会史、经济史、信息的历史甚至是每一件事物都有可书写的历史,书写历史的人用各种方式将过去展现于眼前,但是,我想这本《联结》为我们选取的是一种更有趣的方式。 《联结》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詹姆斯·伯克为我们传达的...  (展开)
Babyblue 2019-02-27 16:02:09

“联结”的历史: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

在谈及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时,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曾给出如下评价: 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他声明,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  (展开)
璃人泪@2011 2019-03-08 10:20:12

机器跟人抢饭碗?

机器的发明原本是为人提供便利、提升效率的。然而在工业革命早期,却发生了纺织工人捣毁机器的一幕:他们认为,机器是令他们失业的罪魁祸首。今天谈论起这一事件,我们或能带着旁观者的释然,却依旧无法摆脱问题的实质:新技术的发展让机器越来越“聪明能干”,他们会和我们抢...  (展开)
圆圆圆的白 2019-02-26 15:25:45

一部沉迷“跑题”的文明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65年11月9日下午的一瞬间,纽约几乎所有电灯都眨了一下眼,熄灭了。这一眨眼,便使80万人被困在地铁里,150家医院受影响,250架航班不得不改道飞行。 而令纽约城在一片黑暗中彻底瘫痪的“罪魁祸首”,却远藏在尼亚加拉瀑布的贝克电站继电器里——不过是一个因电流过大而触发...  (展开)
斑点紫罗兰 2019-02-18 23:30:37

一颗“螺丝钉”的大作用

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会影响一件完美物件的完成,进而会发展到一组或更大事物的建成。《联结:通向未来的文明史》正是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很小的“新鲜”发明,却影响未来文明的发展。 作者詹姆斯·伯克,英国作家、专研于科学史,曾出版著作《轮回》、《双轨》等。《联结》主要讲...  (展开)
吴情 2019-02-10 20:02:28

《联结》:科技作为文明的发动机

我们生活的当下,是个怎样的世界?既容易回答,又很难给出一致的看法。一方面,我们被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推动着,几乎是每分每秒都区别于此前,另一方面,看似强大的人类,实际上无比脆弱,一次大范围的停电,一场石油危机,都可以让我们短时间内遭受到重创。从粗糙的打磨石器...  (展开)
左其盛 2019-03-27 13:27:55

1978年旧书,中世纪以来科技与欧美社会互动简史: 4星|《联结》

1978年的旧书了,不过内容目前没过时,读起来依旧比较有趣。 主要讲科技与欧美社会社会互动的简史。从古希腊的科学说起,不过重点是中世纪往后,毕竟这之前的科技可说的不多。 许多科技的发现发明发展细节与过程比较细致,相较而言,大部分书中的介绍是从不知转了多少道手的资...  (展开)
纯阳书评 2019-09-06 11:13:14

纯阳书评三百之《联结》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但是如果能和《技术的本质》结合起来看的话,这两本书都将更有意思,因为它们对技术的演化发展具有基本类似的洞察,持有大抵相同的观点理念,而且刚好在内容上互为补充,所以在思想上相得益彰。 首先,这两本书都认为在表象上技术的发生、发展具有随机性...  (展开)
linda_tianj 2019-10-21 10:23:52

科学史也很精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中针对几项科技发明的历史进行了趣味性的描述,找出发明创造到大规模应用的内在联系。看完后非常增长知识,当然对熟悉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比较有趣,另外就是对新的知识也会有一定的扩充,当然还有一些比较深奥的知识有兴趣可以深入研究; 书中介绍了“云室”发明为研究核...  (展开)
不动声色地 2019-08-21 17:24:34

有因就有果,然而你永远无法预知果是什么

整本书发明的介绍很跳跃,看的时候往往忘了自己在看什么。只能在看完之后模糊提炼一下各个催生后续发明的驱动力: 看完之后我总结了几个能发生联结的促进因素: 1. 提高效率、减少对使用者专业度的要求 比如航海时水手了解船只的位置、航行时间等等原本只能靠测量和计算,后来...  (展开)
桃子小森林 2019-08-01 19:51:37

有趣的书

其实最近听书更多,这本也是用听的。纸质书在言几又看到简介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因为非常好奇从水车到电脑的链接究竟是什么样的演进过程。不过说实话,科盲听联结简直像在听天书。我的智商可能只能follow住远古部分,从亚历山大港启航之后我就迷路了。 不过呢,在听这本书的时...  (展开)
爱徒步的小猴子 2019-05-19 13:16:02

学习如何用科学技术丰富自己的未来

“在这看似纷繁芜杂的事件集合中,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一些反复出现的因素一次次影响着变革的进程。第一个因素想必在意料之中有明确的创新目标时,这项创新就会诞生。第二个因素是,新发现经常在探索另一领域时无意间诞生。另一个因素是,对某一事件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看似...  (展开)
木星 2019-05-15 07:54:12

联结,变革,创新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科学史来读,但是这本书梳理科学史的方法或者观察科学发展的角度和平常的那些书不一样,没有把科学史上的变革,包括重大的发明创造归结到少数人身上,而是叙述了它们从微渐进,由碎片到整体的,其中有许多偶然以及无心插柳,还有许多小人物所起的作用,让科...  (展开)
插花 2019-05-12 12:32:16

科学发明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于科学发明,人们先是出于传播宗教的需求发明了印刷术,当书开始流行之后极大地促进了眼镜的需求,并反馈到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产生,这就引发了生物学和天文学的一系列发现。 一、历史是连贯的 教科书上的历史总是以时代、主题或英雄作为串联线索。断代法把历史划分成一系列彼...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水杉 2019-03-13 08:50:53

我期待微信被替代的那一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微信作为一款国民级应用软件,一星半点儿的变化都牵动着十来亿人的心,好看圈已经推出很长时间了,大家都用习惯了吗?(据说还有人不知道这事儿!)当微博热搜突然蹦出#假如朋友圈有访客记录#的时候,你又是否跟着激动或者紧张了一把呢? 说到记录,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我们...  (展开)

订阅联结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