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该书是独家引进美国版权的图书,主要通过对李小龙自己的日记、书信和生活感情等文字的精心编著,真实地记录了“功夫世星”李小龙一生的生活和思想。是一部文学性与趣味性结合得很好的励志型人物传记。书中插入了一定数量的李小龙各个时期的剧照和生活照,有的还是首度公开的照片,显得极其珍贵,从而全面地描述他的演艺生涯。
名震世界的截拳道创始人、“功夫之王”李小龙,不但拥有超卓的武道造诣、深厚的哲学修养,更拥有着博大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在李小龙的私人图书室里,珍藏有多达2500本的各类中、英书籍,李小龙每日神游其中、精骛八极。自少年时代起,由于刻苦读书,他的双眼近视便高达500多度,以至日后在公众场合不得不戴隐形眼睛。今天整理、发现的李小龙武道、哲学、书信、诗篇等各类手稿,足够出十余本厚厚的专著。可以毫不夸张的地说,李小龙不但是开宗立脉的一代武术宗师,而且...
该书是独家引进美国版权的图书,主要通过对李小龙自己的日记、书信和生活感情等文字的精心编著,真实地记录了“功夫世星”李小龙一生的生活和思想。是一部文学性与趣味性结合得很好的励志型人物传记。书中插入了一定数量的李小龙各个时期的剧照和生活照,有的还是首度公开的照片,显得极其珍贵,从而全面地描述他的演艺生涯。
名震世界的截拳道创始人、“功夫之王”李小龙,不但拥有超卓的武道造诣、深厚的哲学修养,更拥有着博大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在李小龙的私人图书室里,珍藏有多达2500本的各类中、英书籍,李小龙每日神游其中、精骛八极。自少年时代起,由于刻苦读书,他的双眼近视便高达500多度,以至日后在公众场合不得不戴隐形眼睛。今天整理、发现的李小龙武道、哲学、书信、诗篇等各类手稿,足够出十余本厚厚的专著。可以毫不夸张的地说,李小龙不但是开宗立脉的一代武术宗师,而且还是一位融通东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今天的广大公众,在熟知李小龙肌肉发达、拳脚惊人、硬朗阳刚一面的同时,往往对这位全才剑胆琴心、侠骨柔肠的另一面认识不足。其实,正像每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濡染的知识分子一样,李小龙也拥有丰富细腻的内心和温馨隽永的情感世界。他曾经在70年代自己的一篇随笔中,这样评价自己的妻子和家庭生活:
“在我这一生中,最大的收获,我认为并不是在武道上、电影上或是电视上,而是娶得了一位外国籍的好妻子。她人很贤惠,处处都在迁就我,甚至当我工作后回到家里,她给我脱鞋子。这是非常难得的。也许有人会怀疑两个不同国籍的人在一起生活着是否和洽,但我太太已经中国化了,她可以说一般应酬的广东话,同时也学会了烧中国菜。”
“至于我的家庭生活,十分简单,除了工作外,假期也很少到别的地方去,多是躲在家里看书。我喜欢看武道和哲学的书籍,对于电影,看得并不多。”
李小龙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家庭。他生前曾给妻子琳达写过不少优美的诗篇,也向美国公众译介过中国古代传诵千年的优美诗词。本文所展示的这首由元代著名才女管道升所做的《我侬词》,便是其中之一。
李小龙的胞弟李振辉先生,曾是香港70年代著名摇滚乐歌星,后移民美国,现为美国IBM公司高级电脑专家。1973年李小龙逝世后,李振辉为纪念兄长,演唱、灌录了精美的歌曲原声唱片《怀念李小龙(民谣)》(The Bvallad of Bruce lee)。这盘唱片中的歌曲,全部由李小龙、李振辉兄弟二人作词,李振辉演唱。当中就有李小龙翻译的中国古代诗词。
1996年,笔者旅居美国加州洛杉矶,蒙李振辉先生慷慨签赠目前早已绝版的珍贵原声唱片《怀念李小龙(民谣)》,由李小龙翻译、李振辉演唱的这首《我侬词》的英文歌曲《Parting》便收录在其中。读后、听后令人击节赞吧李小龙的优美译笔和李振辉的深情深绎。
由美国“振藩截拳道核心”专职作家约翰·立托(John Little)整理、美国塔托出版社(Tuttle Publishing)1999年出版的《李小龙图书馆丛书》(The Bruce Lee Library)第六卷——《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Bruce lee:Artist of Life)一书第11页、第四章《诗集》(Poetry)的第4-U小节,也收录了这首李小龙所翻译的《我侬词》,并加了较为详细的注脚。
有关这首《我侬词》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脍炙人口千口佳话。真人、真事,词句优美温婉、深情款款,千百年来,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读书人,也感染了雄健豪迈的李小龙的心怀,促使他妙笔生花,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流畅英文,翻译了这首词。下面,就让我们缓缓展开历史的长卷,走近《我侬词》……
元代江南有个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书画家,叫赵孟(兆页)。是继苏东城之后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书被称为“赵体”,对明清书法的影响很大。
赵孟(兆页)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太子——秦王赵德芳(就是民间传说里声名赫赫的八贤王)的后人,也是中国书画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赵孟(兆页)生于南宋末年,作为宋王朝皇族,宋灭后他出任元朝高官,四十载平步青云,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即是翰林院的主管),封为荣禄大夫,为当朝一品。妻子管道升也被封为魏国夫了。赵孟(兆页)谢世后元英宗追授其为魏国公。他的一生也因出仕“敌国”而蒙上了浓重的矛盾色彩。
赵孟(兆页)的妻子管道升,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才女,字仲姬。与丈夫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使得这位慧心女子仪雅好书画,尤其擅画竹,其笔下之竹,劲挺有骨兼具秀丽之姿,在当时即颇有声名,为赵氏书画世家一位不容后人忽视的女性艺术家。著有《墨竹谱》传世,对后人学画竹大有裨益。
赵孟(兆页)官运亨通,一朝得志,年近五十了却慕恋年轻漂亮的女孩儿。当时名士纳妾成风,赵孟(兆页)也不甘寂寞想纳妾。他不好意思直接向妻子明说,可文人有文人的办法,他作了首曲子给妻子示意:“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我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他的意思是说,我为学士,你是夫人。你没听说陶谷先生娶了叫桃叶、桃根的两个小妾,苏轼先生也有叫朝云、暮云的两个小妾。我便多娶几个姬妾,也不过分,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妻子管道升看后,便写了一首《我侬词》给夫君——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寥寥七十余字,早年耳鬃厮磨,迩来夫妻情浓,似随着喃喃吴语,跃然纸上。令人读来,不免怦然心动。赵孟(兆页)看到夫人的词写得如此情深意重,深受感动,遂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夫妻和好如初,相携白首。此成佳话。
2002年11月24日下午,香港特区龙迷约70个左右在港举行聚会,纪念小龙62岁诞辰(11月27日),气氛愉快而融洽。在历时3个多小时的聚会行将结束时,香港电台的直播节目,很应景地传来了这首收录在李振辉先生当年演唱的《怀念李小龙(民谣)》唱片大碟里的《我侬词》,并以古筝陪伴朗诵,别个气氛——现时听来,词中意,更深刻……
PARTING(李小龙 译)
Who knows when meeting shall ever be.
It might be for years or
It might be forever.
Let us then take a lump of clay,
Wet it, pat it,
And make an image of you
And an image of me.
Then smash them, crash them,
And, with a little water,
Knead them together.
And out of the clay we’ll remake
An image of you, and an image of me.
Thus in my clay, there’s little of you,
And in your clay, there’s a little of me.
And nothing will ever set us apart.
Living, we’ll be forever in each other’s heart,
And dead, we’ll be buried together.
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里特是当今世界上关于李小龙的工作、生活、训练法、及哲学思想的最权威的作者。他是被李小龙遗产机构唯一授权可以使用阅读所有李小龙的私人信件,草图以及他的读书笔记的人。里特还是《李小龙》杂志的合作出版商之一,“振藩截拳道中心”的官方时讯《仅仅知道还不够》的策划编辑,有广泛影响力的非赢利组织“李小龙教育基金会”的主席。除此之外,他还撰写了一些关于男性健康和锻炼的书和杂志文章,并获得电影预告片、电影海报等制作人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被流氓恶棍袭击的时候,要想到他只会思考一样东西,那就是一心一意地要击垮你,打败你,他几乎不会考虑你会做出什么反应。如果你的行为出乎他的意料,他就会丧失一大半的自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页 -
功夫之所以如此特别,正是因为它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它仅仅只是靠最少的招式和力量来直接表达一个人的情感。每个动作都是它自身的,不掺杂任何使其复杂化的人工修饰。越接近功夫的真谛,冗余的表达就越少。 功夫不需要漂亮的西装和配套的领带。当我们焦急地寻求精准、致命的技巧时,它还存在一些秘诀。但是如果习武者将注意力放在“看”和“搏”上,就可能会错过这些秘诀。(毕竟,用不过分偏离自然的招式,来对付对手的方法又有多少呢?)功夫看重平凡中的奇迹,而这个观念是与日俱消,而非与日俱增的。 功夫中的明智,并不意味着要去增加更多东西,而是要祛除过分复杂和装饰性的东西,简简单单就好。就像在雕刻塑像的时候,雕塑者不会在塑像上增砖添瓦。而是一开始就把非本质的东西凿掉,这样本质才可以毫无阻碍地再现于观者面前。功夫只要一双手,不需要那些花哨的装饰和手套,他们只会阻碍双手的正常功能。功夫修为越高,越趋于质朴无华。而越是境界不够的人,就越喜欢就越喜欢装饰自己。 功夫的修炼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艺术阶段以及“无艺术”的阶段。在初级阶段,习武者对武术中的搏击艺术一无所知,天真无邪。在搏击战时,他只是本能地防御和攻击,而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尽管他不懂什么是科学搏击方法,但他显示出的是本真的自己。 第二阶段是艺术阶段,也就是功夫训练的开始。有人会教他各种各样的防御和攻击的方法,各式各样的踢腿、步法、移动、调整呼吸以及思考问题的技巧。毫无疑问,此时他对搏击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但是遗憾的是,他同时也丧失了本真的自我以及自由的感觉。他的动作不再自然,他的思想也往往会在做不同的动作之间,停下来思索和分析各种动作是否正确。更糟的是,他可能会被智力所束缚,而让自己游离于真实之外。 第三阶段,“无艺术”的阶段。经过多年严格而艰难的训练之后,他意识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的人也喜欢 · · · · · ·
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4 条 )


梁文道:西方人把李小龙当成哲学家

李小龙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位优秀的生活艺术家

《生活的艺术家》个人摘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龙常说,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的原因并不在于我们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当我们面对人生中能考验生命勇气的重要境遇时,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作出回应。 心灵与技巧相配合的精妙艺术。 每一个冲突焦点,每一种外在的情感都既有破坏性,又分散精力。它打乱了人的自然节奏,降... (展开)
走近不停思考与书写的李小龙

如同月光洒在深的湖泊上
> 更多书评 6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8.4分 2540人读过
-
Tuttle Pub (1999)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0)8.8分 186人读过
-
Tuttle Publishing (2001)暂无评分 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开卷八分钟书单 (南岛)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 “李小龙图书馆”系列丛书 (阿瑟)
- 功夫在诗外 (peter)
- 开卷八分钟2011 (Mafald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Rooocky 2010-07-11 02:08:15
寓哲学于生活
1 有用 mike 2011-07-15 22:20:07
原来李小龙在大学修的是哲学.看这本书对理解他及截拳道还是有一定帮助,但是好多文章内容是相同的,作者/编辑实在太差了
0 有用 刘二狗 2021-08-08 13:26:52
真哲学家!
0 有用 Kowalski 2013-09-23 09:42:12
2009上半年
0 有用 淡水瑜 2024-09-07 19:38:01 江苏
美国作家 李小龙 功夫之王的背后 截拳道 小时候被退学 去美国求生 开创武术馆 拍电影 精武门 32岁 在情人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