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午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1941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
目录 · · · · · ·
祝词
自序
一 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对号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 抄家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 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一)正名
(二)我们的住处
(三)日常生活
(四)晚间训话
(五)离奇的规定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六)设置特务
(七)应付外调
(八)连续批斗
(九)1968年6月18日大批斗
(十)棚中花絮
1.图书馆学系一教授
2.法律系一教授
3.东语系一个女教员
4.生物系党总支书记
5.附小一位女教员
6.西语系的一个“老右派”学生
7.物理系的一个教员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一)特别雅座
(十二)特别班
(十三)东语系一个印尼语的教员
(十四)自暴自弃
(十五)“折磨论”的小结
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半解放
在延庆新华营
十九 完全解放
翻译《罗摩衍那》
一个小插曲
一幕闹剧
我的恢复组织生活
二十 余思或反思
附录
自传
· · · · · · (收起)
自序
一 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1966年6月4日
四 对号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 抄家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 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一)正名
(二)我们的住处
(三)日常生活
(四)晚间训话
(五)离奇的规定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六)设置特务
(七)应付外调
(八)连续批斗
(九)1968年6月18日大批斗
(十)棚中花絮
1.图书馆学系一教授
2.法律系一教授
3.东语系一个女教员
4.生物系党总支书记
5.附小一位女教员
6.西语系的一个“老右派”学生
7.物理系的一个教员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一)特别雅座
(十二)特别班
(十三)东语系一个印尼语的教员
(十四)自暴自弃
(十五)“折磨论”的小结
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半解放
在延庆新华营
十九 完全解放
翻译《罗摩衍那》
一个小插曲
一幕闹剧
我的恢复组织生活
二十 余思或反思
附录
自传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這一本小說是用血來的,是和淚寫成的,我能夠活著把它寫出來,是我畢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 願它帶著我的祝福,走向人間吧。 它帶去的不是仇恨和報復,而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照見惡和善,醜和美,照見絕望和希望。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我有愛,有恨,會妒忌,想報復,我的寬容心腸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動報復之念,我立即想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那種氣氛中,每個人,不管他是哪一個山頭,哪一個派別,都像喝了迷魂湯一樣,異化為非人。現在人們有時候罵人為“畜生”,我覺得這是對畜生的汙蔑。畜生吃人,因為它餓。它不會說謊,不會耍刁,決不會先講上一大篇必須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灑灑,然後才張嘴吃人。而人則不然。 可是在當時,有一種叫做「派性」的東西,摸不著,看不見,既無根據,又無理由,卻是陰狠、毒辣,一點理性也沒有。誰要是中了它,就像是中了邪一樣,一個原來是親愛和睦好端端的家庭,如果不幸而分屬兩派,則夫婦離婚者有之,父子反目者有之,至少也是「兄弟鬩於牆」,天天在家裡吵架。 這場空前的災難,若不留下點記述,則我們的子孫將不會從中吸取應有的教訓,將來氣候一旦適合,還會有人發瘋,幹出同樣殘暴的蠢事。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雖然有一段時間流行過一陣所謂「傷痕」文學。然而,根據我的看法,那不過是碰傷了一塊皮膚,只要用紅藥水一擦,就萬事大吉了。真正的傷痕還深深埋在許多人的心中,沒有表露出來。我期待著當事人有朝一日會表露出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牛棚杂忆(典藏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牛棚杂忆(典藏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牛棚杂忆(典藏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9 条 )





解放区的天使晴朗的天
季羡林。名字给我带来的反应仅仅锢于“国学大师”的称号。到底到什么程度脑海中却无可挖掘的了,就像地下勘探队遇到了坚硬的花岗岩。说来是有一番惭愧。 自诩喜欢读世相书,也自诩要读遍天下好世相书。 在不少书中有过对文革的只言片语的描述,对于那十年的浩劫,也可窥见一斑...
(展开)

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牛棚杂忆》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位还有呼吸,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辛酸泪,心头血。读这本书时,我不由自主联想起了另一部记录着疯狂的社会的书,《1984》。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仅仅因...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 (2005)8.6分 9212人读过
-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16)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9.2分 3565人读过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9.0分 247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牛棚杂忆(典藏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江月 2023-10-14 23:07:56 江苏
阅毕并不觉得幽默,有关那段历史读来总是太沉重。感觉老先生还是嘴硬了,怨气到底难掩,只是未经历这一切的人如何评价他一个亲历者如何呢。理解同情,愿这一切永不会再来,以史为鉴。
2 有用 道路以目 2019-08-22 19:27:15
胡适之先生,真有先见之明;粉红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当了哈巴狗,被主人打几下也没关系的,更别记恨,毕竟主人也有失手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宠物出出气也是有的,不是说打是亲骂是爱吗?打过了再给几个骨头,又可以嬉皮笑脸了。季羡林在最后自传的延续部分说“经济繁荣,人民欢乐,知识分子……现在身上的枷锁砸掉了,身心都感到异常的欢悦……一派大好形势”,看得我忍俊不禁
0 有用 懒风 2024-07-15 23:29:51 贵州
还是觉得季老的文字挺油腻的,别人写文革都是“惨惨惨惨惨”,他是“我要见委座,我为党国立过功”。 说起来他在文革里也不算遭遇特别惨的,但看到后面更觉得动容,种种细节绝不可能捏造。在那时人真像淋了雨的糖人,面目全非。 季老归纳总结写得好,“折磨论”确系高屋建甄,最后的呼吁在写作时的情景下,也算勇敢。可惜此老满心都是小九九,满篇都是绕弯话。这本本来就不厚的书,我想再删去一小半,似乎也不太妨事。
0 有用 夜静晚听风 2021-10-13 17:29:02
才、学、识的重要性。
1 有用 转瞬即逝 2022-07-07 12:53:19
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出来进而融入到历史中去,也算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体现了。文革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我不敢也没能力妄下论断,但,就说季老有勇气做个敢讲自己经历的人,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