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
原作名: Der Steppenwolf
译者: 涂媛媛
出版年: 2019-5
页数: 304
定价: 42
装帧: 平装
丛书: 赫尔曼·黑塞作品系列
ISBN: 9787540491048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
原作名: Der Steppenwolf
译者: 涂媛媛
出版年: 2019-5
页数: 304
定价: 42
装帧: 平装
丛书: 赫尔曼·黑塞作品系列
ISBN: 9787540491048
内容简介 · · · · ·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里程碑之作。
◆德文直译,无删减完整版!
◆出版时轰动欧美文坛,比肩《尤利西斯》。
◆在黑塞的作品中找回自己。即便我是只迷途的动物,无法理解它周边的世界,但我愚蠢的生活仍然具有意义。
◆人类应为痛楚而自豪——每种痛楚都是我们重要的回忆。
哈里·哈勒尔是一个性格孤僻、离群索居的中年男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一本《论荒原狼》的小书,他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拥有人性与狼性的荒原狼。为了摆脱痛苦和孤独,他在酒馆买醉,陆续结识了赫尔米娜、帕勃罗和玛利亚。他沉浸在感官游戏之中,似乎忘却了所有烦恼。
当哈里处于崩溃边缘,他来到了魔术剧院。在这个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地方,他看到了种种分裂的人格与压抑的自我。通过这番经历,他意识到自己并不该刻意将人性与狼性对立,而该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最终,哈里摆脱了绝望,重新回到了现实生活。
荒原狼的创作者
· · · · · ·
-
赫尔曼·黑塞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1877——1962)
德国作家,诗人。
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施瓦本地区一个叫卡尔夫的小城。1904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彼得·卡门青》,一举成名。其后陆续创作了《在轮下》《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悉达多》《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多部作品,得到了包括托马斯·曼、保罗·柯艾略、亨利·米勒在内的诸多作家的赞誉。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黑塞的作品深具人文关怀,着重探讨人的精神成长与自我发现之路,让众多读者产生共鸣。
译者——涂媛媛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德语系教师、华东理工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目录 · · · · · ·
出版者前言
哈里·哈勒的手稿
哈里·哈勒的手稿
丛书信息
· · · · · ·
赫尔曼·黑塞作品系列(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在轮下》《悉达多》《德米安》
。
喜欢读"荒原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荒原狼"的人也喜欢 · · · · · ·
荒原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68 条 )
“唯有幽默,能实现不可能实现之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某天深夜,女儿的闺蜜在抑郁症折磨下打来电话,向曾经得过躁郁症的女儿求助,如何渡过生不如死的低落期。我和女儿非常紧张地安慰她,深感焦急无力。 2019年,女儿在英国读研究生,医生诊断她得了躁郁症。因为整宿睡不着觉,她情绪崩溃到了极点。她订了一张去爱沙尼亚的廉价机票... (展开)《荒原狼 》:所有精神内耗患者,都能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表面上看起来你在正常地生活,但精神世界中总有两个小人在相互拉扯,吵得不可开交。你总是在无休止地自我怀疑,觉得痛苦不堪。 或许你会认为这是内卷后遗症,但其实是精神内耗。 《反内耗》中,将内耗定义为“个人因思维困扰、感受与理智冲突,体验到的身心内部持续的自我...
(展开)
论坛 · · · · · ·
读不进去啊咋办 | 来自Justwhatever | 3 回应 | 2023-04-09 12:41:5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3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9.0分 36499人读过
-
Picador (2002)9.3分 15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9.0分 25921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3)8.8分 740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个人电子书备忘 (王多功)
- 国内出版的德语文学(2018——) (宝王白奖评委)
- 文新思 (森森)
- 春天群推荐书目大合集 (康宁)
- 我最爱的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荒原狼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铷 2022-04-05 17:49:11
知道为什么给我推荐这本书了,在荒原狼身上看到了自己和朋友们的身影,被人和狼和其他无数形象特色的人格分裂开的虚无主义者,他们努力入世却又不知如何入世,若碰不到自己的“赫米娜”,仿佛见不到光明一般继续忍受痛楚活下去(或者孤独地死亡)。太对味儿了,或许十几年后,我便是他。 可能没有彻底理解,需要重读,顺便体会不同译文。
1 有用 四火火火火 2021-04-07 23:34:13
第一次读黑塞,被他巨大而澎湃的痛苦求生欲激荡内心,荒原狼有狼性,人有人性,可当两者共存时便是毁灭与新生的死循环,被时刻窥视的灵魂,蠢蠢欲动的与现实决裂的心,维持表面的泰然自若四平八稳的生活,背地已经在地狱自我折磨一万遍,哲学意味的自白书,几位富有魅力女人登场让故事更加精彩,一股偏要偏不的固执劲,魔法剧院秀,让人身临其境体验濒死快感,走一趟和无聊人间当场和解。
6 有用 又要改名 2020-03-30 21:49:47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鬼…
25 有用 希鲁鲁克的儿纸 2019-06-17 17:01:38
在一众诺奖作家里,我最喜欢的是黑塞。在黑塞的一众作品中,我最喜欢《荒原狼》,当然我没有荒原狼那么孤单,那么分裂。但有些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一只荒原狼。这版译本太棒了,远比上海译文那版流畅,用词也更讲究,更符合主人公的语境。
1 有用 胡安焉 2022-12-18 07:07:46 四川
表面是指向个人的精神危机,实质是对民族和社会文化的整体反思。在二战之后,这个领域已经转交给细分的人文学科,文学不必也不适合肩负这个命题了。黑塞在二战后好像也没再写过小说。不过经典本身会超越它的时代,因为对人性的深入而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