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
柏杨的史观以“人”为中心,自称是平民著史、狱中著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柏杨一生经历坎坷,因有大苦难,所以有大愤懑与大悲悯,这种情怀始终激荡在文字里,才使得柏杨作品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稍有减衰。
在体例上,本书有至少以下突出的特点:
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作者常常开门见山又一针见血地进入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和最关键的人物,分析勾勒,寥寥数笔,便使历史中那些老朽的事件和人物神采顿生,也使隐藏在历史积尘下的规则与真相昭然若揭。
每章最后的“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心和视野。宋明之后,尤其是十六世纪开始,西方政治文明突破性地发展起来,科技之光兴起,中西方的...
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
柏杨的史观以“人”为中心,自称是平民著史、狱中著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柏杨一生经历坎坷,因有大苦难,所以有大愤懑与大悲悯,这种情怀始终激荡在文字里,才使得柏杨作品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稍有减衰。
在体例上,本书有至少以下突出的特点:
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作者常常开门见山又一针见血地进入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和最关键的人物,分析勾勒,寥寥数笔,便使历史中那些老朽的事件和人物神采顿生,也使隐藏在历史积尘下的规则与真相昭然若揭。
每章最后的“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心和视野。宋明之后,尤其是十六世纪开始,西方政治文明突破性地发展起来,科技之光兴起,中西方的发展遂于此分道扬镳,并终于导致十九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不堪收拾。今天的人在扼腕叹息之余,更应该明白到,不仅仅从中国来看中国历史,和不仅仅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多么必要和意义非凡。
本书特有的以世纪分章和以问题分节,不以帝王年号而以普遍的公历算法来纪年,和将一个世纪分成十个年代来分别表示,等等做法,都使得全书脉络清晰,重点主题一目了然,大大地方便了阅读。
作者简介 · · · · · ·
柏杨 (1920-2008),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大学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1949年去台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的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原文开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6页 -
我们可以用几句简单的话作为总结,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的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而不彻底的国家乱,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只有灭亡。 这位嫂嫂在纪元前四世纪就一语道破一个属于人性上的秘密,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尤其是想得到这种嫂嫂型势利眼的尊敬,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地位高而又有钱就够了。 “司法裁判,是国家大事,处死的人不能复生,砍断的手足不能复续。《书经》上说:‘与其杀一个无罪的人,宁可放掉一个有罪的人。’可是,今天的司法裁判,却恰恰相反。法官们上下勾结,刻薄的人,被称赞为廉明。残忍的人,被称赞为公正。主持正义、昭雪冤狱的人,却有被认为不忠贞的后患。所以,法官审讯案件,非致人于重刑不可,他对囚犯并没有私人恩怨,只是用别人的自由和生命,来保卫自己的自由和生命而已。他必须把别人陷入重刑,他才可以获得安全。” 这些减少的人口,大多数都是饿死、病死,或被屠杀。其余则不外战死或逃亡。改朝换代型混战,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循环性的浩劫。我们对千千万万死难的亡魂,尤其是那些可怜的儿童和无助的妇女,怀有深切悲痛。 两年后(九一年),窦宪再派遣大将耿夔、任尚,出居延塞(内蒙额济纳旗),企图一举把北匈奴汗国消灭。耿夔统军急进,在金微山(蒙古阿尔泰山)下,把北匈奴单于包围,北匈奴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中国人史纲(上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中国人史纲(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1 条 )


怎样才能恢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荣光?


中国史的温度:人性坐标下的“中国人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接触柏杨是在08年,本来要去新华书店买教辅的我,无意间发现了《丑陋的中国人》(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741889/] ),那段时间刚读了外公家里一些分析中国人性格的书,加上书名如此触目,又随书附赠超厚实笔记本(里面配的插画很可爱),我就买... (展开)
暴躁老爷子的吐槽中国史
论坛 · · · · · ·
春秋战国时那些纷繁复杂的人名哟 | 来自尾巴 | 8 回应 | 2013-02-15 10:07:35 |
三个江湖骗子:谢安、韩琦、范仲淹 | 来自电影是文盲的艺术 | 1 回应 | 2010-11-12 09:34:02 |
现在每晚睡觉前的必备~ | 来自飞鸟 | 2010-09-28 17:28:48 | |
《中国人史纲》下载 【TXT / 553KB】 | 来自Cyning | 20 回应 | 2010-09-20 08:37:42 |
快节奏的小说书 | 来自喻正顺! | 2010-03-18 08:35:5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同心出版社 (2005)8.5分 8723人读过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8)8.4分 160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8.6分 1026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8.4分 85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荒岛图书馆议员2009阅读之选 (長良川)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汉唐阳光原创人文图书10年检阅 (汉唐阳光)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刘瑜推荐 (ic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人史纲(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尧耳 2011-08-28 12:54:05
为自己建立了一个较客观的历史坐标系。接下来可以往里面填充更多观点和史实。遗憾的是,这件事情应该提前十年完成。中国教育的失败由此显现。
7 有用 自娱者小五 2011-08-17 14:03:31
好书不必多言。书如其名,是“纲”,柏杨对历史是信手拈来,字里行间可见,真了不起。
0 有用 làzy day 2010-03-17 22:18:43
关键字:人权;建国30-50年的瓶颈期;酱缸!
0 有用 蝉 2014-03-22 18:29:26
: K20/4949-3
30 有用 风情绝代小萝莉 2012-11-19 22:19:15
其实柏杨某些性质上来说和李敖差不多。据称这套书和史记相比更加客观真实。读罢这本书的确还是有些惊叹,以前对于“暴君”“苛政猛于虎”的理解显然还是过于狭隘。自古以来人民的奴性,以及不可预知的生命完全掌握在统治者手里。虐杀,冤杀,冤假错案。。。。唉~其实相较于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倾略性战争惨死的人,历代统治者犯下的暴行与虐杀的人更甚更甚更甚!!!为什么人民对于历代统治者的宽容度那么高,但是却念念不忘侵略战... 其实柏杨某些性质上来说和李敖差不多。据称这套书和史记相比更加客观真实。读罢这本书的确还是有些惊叹,以前对于“暴君”“苛政猛于虎”的理解显然还是过于狭隘。自古以来人民的奴性,以及不可预知的生命完全掌握在统治者手里。虐杀,冤杀,冤假错案。。。。唉~其实相较于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倾略性战争惨死的人,历代统治者犯下的暴行与虐杀的人更甚更甚更甚!!!为什么人民对于历代统治者的宽容度那么高,但是却念念不忘侵略战争呢。这都是教育的失职啊!!!这种教育从小培养了孩子的奴性!!只想请求社会还原历史一个真相~不要偏激地对待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要粉饰国内统治者犯下的过错~ (展开)
0 有用 花森 2023-05-02 15:30:07 北京
久闻柏杨大名,但第一次看其作。算不上史学书籍,但是角度选得很有亲民,时间线+朝代变更+大事件,少量穿插文化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柏杨的爱憎分明,明朝被批得最狠。传统儒家文化=酱缸。
0 有用 葛亮 2023-03-22 14:26:54 浙江
作者不是严谨的历史学家,许多民间传说汇杂在历史叙述之中,而且没有特别说明。至于不少别开生面的观点,贬之者认为片面,乃至偏激,倒也无可非议,读(著)史而无史观,读(著)之何益? 此书长处,在文笔豁达清楚,叙事简明扼要,思想要旨,除一般帝王将相史外,更着眼于小民之哀哭喜乐、生死无常。 读这样的历史,竟有美好的感觉。 (三个黄金时期:周秦汉、唐、清; 三个伟大政治家:公孙鞅、王安石、张居正; 三个江湖骗... 作者不是严谨的历史学家,许多民间传说汇杂在历史叙述之中,而且没有特别说明。至于不少别开生面的观点,贬之者认为片面,乃至偏激,倒也无可非议,读(著)史而无史观,读(著)之何益? 此书长处,在文笔豁达清楚,叙事简明扼要,思想要旨,除一般帝王将相史外,更着眼于小民之哀哭喜乐、生死无常。 读这样的历史,竟有美好的感觉。 (三个黄金时期:周秦汉、唐、清; 三个伟大政治家:公孙鞅、王安石、张居正; 三个江湖骗子:谢安、韩琦、范仲淹。) (展开)
0 有用 必有邻 2023-02-28 00:03:36 北京
补标
0 有用 pupuxiang 2023-01-28 14:15:23 山东
书中隐藏了各种对中国人的讽刺。自检,自省
0 有用 hou.danwu 2022-12-17 20:31:30 上海
提纲挈领有重点并且有观点的历史 有中外历史年表的对比,有不少没见过的历史细节(先不论考据) 历史本来就是后人写的,很难说谁对谁错,哪怕是书写的记录也有可能是被皇帝逼迫瞎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