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不住的历史的书评 (13)

小凯曦光 2011-02-21 21:29:11

靠不住的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947年1月,朱光潜先生对这句话如此阐发到:“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底思索,打动现实底兴趣,和现实底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 我读谢泳先生的...  (展开)
变成泡沫的人鱼 2010-12-05 03:48:59

温开水般的淘书经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作者的作品,其实,想读的是第一本,只是卓越北京地区不肯送货,于是就定了这本。不是很喜欢名字,原本的实话拿出来做书名,略微还是招摇了些。 书很容易读完,都是一篇篇的小短文,没有那种把玩文字,勾勒风云的情致,也少了很多引经据典的豪华铺陈。 粗粗...  (展开)
QBY 2009-02-18 14:38:54

谢泳的业余阅读笔记

谢泳说“我比较羡慕业余的专业,不用靠那个东西吃饭,但又有专业品质,这种感觉很不错。学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兴趣,其实是一件很苦的事。我自己感觉比较幸福的就是从来不在专业内,以业余为荣,所以不苦,因为没有人以专业来要求你,但自己其实是按专业标准来做的,所...  (展开)
李陌生 2009-05-08 12:29:37

过眼过眼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129 就纯粹的学术来说,我自问相当低能,丝毫没有贡献可言。就思想努力的进程而论,我则超过胡适至少一百年,超过唐牟至少三百年,超过钱穆至少五百年。个中的进程,我自己知道得很清楚。这些知识分子在种种幌子之下努力倒退,只有我还在前进不已。 种种幌子下被我一晃眼看...  (展开)
铁马冰河 2009-10-31 22:23:27

真实藏于细节

在读这本书时,我时常会羡慕作者谢泳先生,羡慕他能有那么充足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自己所喜爱的研究和收藏领域,更羡慕他在研究和收藏中的耐心与细心。我也是一个爱书的人,也爱研究一些问题。我也曾下过无数次的决心,要好好钻研一些问题,要塌下心来好好读几本书。只可惜现实...  (展开)
平方田 2013-08-17 09:25:31

书评的两种写法

同样是写书评,因为经历的不同,所写出的文章会截然不同。小宝和谢泳就是风格十分鲜明的两位。前者作为季风书店的老板之一,又在电视台工作过,所以对时下的各类书籍很熟悉,举凡文学、历史、风月,无所不包,文字顺畅滑腻。点评各色书籍,总脱不了上海人“包打听”的派头。想...  (展开)
fox 2010-04-20 10:48:26

不同的怀疑

奇怪的是,看吴晗的《朱元璋传》中断了许多次,但没有太强的兴趣通读。倒是这样一本没有故事性的书,反而很快分散五次就读完了。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阅读体验,因为作者所说的大多数书,我连见也没有见过,相信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 谢泳是个很勤勉的研究者。这在他...  (展开)
蠢蠢欲蠹·德坤 2021-02-18 15:56:13

宝剑赠给业余人

求学时读过一本谢泳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本以为是一本从理论角度探讨文学史研究的著作,但全书讲的都是如何进行现代文学史的史料研究。在我看来,挖掘到一条重要史料,就好像在推理小说中找到一条关键线索一样,能让扮演侦探角色的研究者揭开历史的真相。但决定研究...  (展开)
之乙 2020-02-26 09:38:29

“业余的专业”与“专业的业余”

谢泳先生名闻于国内人文学界,其原因一是学历低(仅师专毕业!),二是产量高(发表的文章特多!)。 据网上介绍,谢先生生于1961年,山西榆次人,1983年毕业于晋中师专英语系,留校任学报编辑,两年后调山西省作家协会《批评家》杂志社,又转山西省作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后...  (展开)
叶铿然 2011-10-04 12:26:26

有些治学心得还比较有趣

副标题为“杂书过眼录二集”,读研时看过《杂书过眼录》,很喜欢他在细微处做文章的功夫,也很欣赏他买书送人的风范——谢喜欢逛旧书店,遇见有价值的书籍资料,即使自己不做这方面研究,也会买下送给相关方面的研究者。《靠》比《杂》多了一些个人的治学心得,读起来更有温度...  (展开)
唐酌(浙江) 2009-09-17 15:06:03

有意思

作者也算是当代小有名气的知识分子,以前读过一些他的随笔,感觉挺平和的。在书店看到他的这本杂书过眼录就买了下来。书内容与书名果然十分相符,内里都是一些平时很少见甚至我闻所未闻的杂书,如《钱理甫先生家传》、《东语完壁》、《江西纪游》等,可见作者阅读之广泛,只是...  (展开)
风中 2009-05-07 11:43:52

碎片是有意义的

关于这本书。我感兴趣的几个点。 1、钱钟书与周氏兄弟。钱夫妇在一生中都对周以略过不提的态度,颇有意趣。另一个考研,提到厦大王富仁所做的鲁迅厦门叙事环节,其微辞似乎也能验证我去年牵线在长沙做鲁迅论坛的一些感觉,对ZLF的鲁迅课题,我已持很大的保留看法。 2、增量知识...  (展开)
古木 2009-02-23 12:57:24

业余的专业是最理想的

业余的专业是最理想的 ——摘《靠不住的历史》 一如断往的摘书行动,干体力活的! 我一向的看法是历史学者,从直接文献中看出有用的材料并不高明,因为谁都会找直接的材料,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有趣的历史研究,应当是在看似不相关的文献中,发现有用的史料,所以学者读书不能太...  (展开)

订阅靠不住的历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