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an Lianke
出版社: Grove Press
译者: Carlos Rojas
出版年: 2019-3
页数: 304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802148087
出版社: Grove Press
译者: Carlos Rojas
出版年: 2019-3
页数: 304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802148087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Three Brothers: Memories of My Family的创作者
· · · · · ·
-
阎连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阎连科
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田湖,1978年应征入伍,1979年开始写作,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客座教授。
曾获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及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入围2012年度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短名单、2013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获得第十二届马拉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2014年卡夫卡文学奖、2015年日本推特文学奖、2016年第六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
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荷、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尔维亚等二十多种语言出版。
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 《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风雅颂》《炸裂志》
中篇小说 《年月日》《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
短篇小说 《黑猪毛白猪毛》
散 文 《我与父辈》《田湖的孩子》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让我想到我们这些做晚辈儿子的,总是要把父母对我们少年的疼爱无休止地拉长到青年和中年,只要父母健在,就永远把老人当做当年三四十岁的壮年去对待,永远把自己当成少不更事的孩童去享受父亲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哪怕自己已经是壮年,而父母长辈们已经步入老年的行列里。因为这种疼爱河流样源远而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可以取之不竭的;因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我们也并不把那爱放到心上去。许多时候,甚至把那疼爱当作累赘和包袱,当作烦琐和厌恶,想把长辈的疼爱扔掉就像扔掉长在我们背上的瘤。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碎琐,精疲力竭,元气耗尽,而我们,也已经早就不是了少年和青年,不是了青年和壮年。 对父母和长辈生命的疏忽,如同我们常年在暗暗吸吮着父母和长辈的血液而当作可有可无的水。到了这时候,我们想起我们原是父亲的儿女了,是长辈的晚辈了。父母和长辈,在此之前,他们为我们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可我们,能做的一切却都不是为了他们。现在,他们年迈了,不能下田耕地了,不能到车间工作了。而陪伴他们的,只能是赋闲的无奈和一日日的衰老时,甚或从他们迎面走来的日子里,只能是疾病和死亡时,我们该明白我们的角色不光是自己儿女的父亲和母亲,不光是妻子的丈夫、丈夫的妻子,不光要为自己的事业、贪念努力和钻营,我们还应该把我们欲望中的努力拿出那么一丁点儿给他们,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应该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他们这一生,是确确实实生过儿女、养过儿女、有着儿女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0页 -
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 说完这话,二姐借着窗光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却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似乎挂着凄惨的笑客。笑着转身走时,还又笑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本该在家种地。” 然后是漫长地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地笑看说道:“好好读书,连二组的那份也给读上。” 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说起这些,他有情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虽是正宗的社会主义,可中国乡村的孩子,却是普遍贫穷饥饿,衣无温暖,食无饱饭。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留下的一份被时代早已忘记的社会歉疚。今天我们记述下来,也就是记记忆忆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我的那年代
> 全部原文摘录
Three Brothers: Memories of My Family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3 条 )


我们总想极力摆脱故乡,却从未真正的远离
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的一部《故乡》凿开了乡土文学的源头,之后通过王鲁彦、许钦文、萧红、台静农、沈从文、阎连科、莫言等一批现当代作家的推动,乡土文学才慢慢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乡土文学”就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展现农村面貌,描写农民疾苦。这些乡土作家大多出生于...
(展开)

理解父辈的生活,看清自己的命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淅淅沥沥的周末,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在光线柔和的台灯下看书。看完阎连科老师的《我与父辈》,不胜唏嘘。 全书记录了“我”成长以来的家族故事,记录了家族里的父辈们——大伯、父亲和四叔一生的奋斗与落寞,也记录了他们的生老病死,无疑是那个时代下农村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和历史... (展开)
走吧,走了就努力出息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我知道我一生的努力中,都伴随着狭隘,奴性和无力,可也很少回家歇息后便不在出门去远行,哪怕一生都如公共汽车往复在别人安排好的线路上。” 我是哭着读完全书,在通勤的地铁上,在深夜的房间里,在周末的早晨,这几天看这本书已经不记得断断续续哭了多少回…… 《我与父辈... (展开)
如今,即使是农村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能正确理解农村
从很久很久时候起,农村与城市之间就有了一个天然的鸿沟——人们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就是真实地图上的那道北纬38度线,或者如很久之前小学课桌上的那道小刀划出的“三八线”一样,隔开了农村与城市,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农村人与城市人。只不过,有些农村人后来进城了,从此变得...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9)8.4分 4914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8.1分 2772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8.6分 1168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8.3分 76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华语图书英译 (苏夫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Three Brothers: Memories of My Family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待葵花成海 2022-09-24 02:21:15 美国
特地买了英文版来对比,Carlos不懂农民和土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