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巴黎评论·诗人访谈》收录以下十八...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巴黎评论·诗人访谈》收录以下十八位诗人的长篇访谈:玛丽安·摩尔、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布莱兹·桑德拉尔、乔治·塞菲里斯、安妮·塞克斯顿、菲利普·拉金、约翰·阿什贝利、德里克·沃尔科特、W.S.默温、奥克塔维奥·帕斯、耶胡达·阿米亥、伊夫·博纳富瓦、切斯瓦夫·米沃什、特德·休斯、加里·斯奈德、谢默斯·希尼、罗伯特·勃莱、杰克·吉尔伯特。
巴黎评论·诗人访谈的创作者
· · · · · ·
-
秦三澍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玛丽安·摩尔、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布莱兹·桑德拉尔、乔治·塞菲里斯、安妮·塞克斯顿、菲利普·拉金、约翰·阿什贝利、德里克·沃尔科特、W.S.默温、奥克塔维奥·帕斯、耶胡达·阿米亥、伊夫·博纳富瓦、切斯瓦夫·米沃什、特德·休斯、加里·斯奈德、谢默斯·希尼、罗伯特·勃莱、杰克·吉尔伯特。
目录 · · · · · ·
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1965) 骆家/译 刘与伦/校
布莱兹·桑德拉尔(1966) 周杨/译
乔治·塞菲里斯(1970) 凌越、梁嘉莹/译
安妮·塞克斯顿(1971) 张逸旻/译
菲利普·拉金(1982) 阿九/译
· · · · · · (更多)
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1965) 骆家/译 刘与伦/校
布莱兹·桑德拉尔(1966) 周杨/译
乔治·塞菲里斯(1970) 凌越、梁嘉莹/译
安妮·塞克斯顿(1971) 张逸旻/译
菲利普·拉金(1982) 阿九/译
约翰·阿什贝利(1983) 马永波/译
德里克·沃尔科特(1986) 杨铁军/译
W.S.默温(1987) 伽禾/译
奥克塔维奥·帕斯(1991) 叶春/译
耶胡达·阿米亥(1992) 欧阳昱/译
伊夫·博纳富瓦(1994) 秦三澍/译
切斯瓦夫·米沃什(1994) 李以亮/译
特德·休斯(1995) 范静哗/译
加里·斯奈德(1996) 许淑芳/译
谢默斯·希尼(1997) 罗池/译
罗伯特·勃莱(2000) 赵嘉竑/译
杰克·吉尔伯特(2005) 柳向阳/译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巴黎评论·诗人访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巴黎评论·诗人访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布罗茨基谈话录 8.8
-
- 踏脚石 8.8
-
-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 8.8
-
- 长长的锚链 7.9
-
- 杰克·吉尔伯特诗全集 9.1
-
- 米沃什传 8.8
-
- 波拉尼奥的肖像 8.3
-
- 和帕斯捷尔纳克在一起的岁月 8.3
-
- 开垦地 8.7
-
- 我的世纪,我的野兽 9.2
巴黎评论·诗人访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受访诗人全名单(截至2019年冬季刊)

《巴黎评论·诗人评论》读后与摘录

《巴黎评论》诗人问卷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巴黎评论·诗人访谈》勘误专区(加印待改) | 来自巴黎评论编辑部 | 2 回应 | 2023-08-18 10:45:11 |
米沃什:法国知识分子完全爱上了共产主义和斯大林 | 来自智术师2.0 | 2023-01-05 19:54:15 | |
帕斯对聂鲁达的印象 | 来自智术师2.0 | 2023-01-05 19:18:24 | |
情感是所有时代的,思想是自己的 | 来自智术师2.0 | 2023-01-04 21:42:25 | |
第150页,阿什贝利回答的第二段中的主语丢失感? | 来自八神要继承豆瓣 | 2 回应 | 2020-10-13 14:52:3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一个出版编辑的下场 (何家炜)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豆瓣高分读书榜 (smil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巴黎评论·诗人访谈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K. 2019-12-14 23:47:49
稍微有点失望。收录的诗人不少,也有很多喜欢的诗人。然而,能从里面看到的关于诗歌或写诗的“干货”是如此少。反而谈了太多作者生平的故事,历史,或者政治。包括希尼,米沃什,帕斯,沃尔科特,这四位诺奖获得者。其中,默温,塞菲里斯,塞克斯顿反而说得很好。《巴黎评论》:“那有什么建议要和年轻诗人说的吗?”塞克斯顿:“把耳朵贴在你的灵魂上,用力听。”
1 有用 远子 2021-09-24 16:54:33
阿米亥说特德·休斯是他的密友,特德·休斯说T.S.艾略特是他在英国的第一任编辑,而T.S.艾略特幽灵般地出现在玛丽安·摩尔(她认识艾略特的兄弟)、米沃什(他将《荒原》译成了波兰语》、博纳富瓦等几乎所有诗人的访谈里。这种无处不在的互动不由得让我感到也许当代国际诗坛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北岛那些回忆国际诗坛聚会的散文也是证明,你很难想象小说作家有如此紧密的联系),而这恰恰表征了诗歌的衰落。访谈里印象较深的... 阿米亥说特德·休斯是他的密友,特德·休斯说T.S.艾略特是他在英国的第一任编辑,而T.S.艾略特幽灵般地出现在玛丽安·摩尔(她认识艾略特的兄弟)、米沃什(他将《荒原》译成了波兰语》、博纳富瓦等几乎所有诗人的访谈里。这种无处不在的互动不由得让我感到也许当代国际诗坛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北岛那些回忆国际诗坛聚会的散文也是证明,你很难想象小说作家有如此紧密的联系),而这恰恰表征了诗歌的衰落。访谈里印象较深的诗人有:同样面临高压因而处境有可供我们参考之处的叶夫图申科;有着福楼拜或法郎士般老派文人风格,其生命激情远超于“垮掉派”的桑德拉尔;参加过“二战”和两次中东战争,其整个家族靠敏锐的嗅觉提前逃出德国的阿米亥;以及不善言辞,写过情色小说,代表了某种已经消逝的人格的吉尔伯特。 (展开)
1 有用 malingcat 2021-01-25 20:47:03
对诗人们不是很熟悉,挑着看了安妮·塞克斯顿的一篇,有关洛威尔、普拉斯,精神病和心理治疗,都谈到了,分外坦诚。
1 有用 World4Sophie 2024-09-22 00:28:45 广东
译者水平参差不齐。第一篇那位不合格。李以亮最好。迷上了几位诗人,抄书抄了3000多字。已准备好黄灿然译的奥登、陈东飙译的艾略特,以后还要读希尼、沃尔科特等诗人。阅读愉快,日久天长。
9 有用 成知默 2020-02-06 16:29:02
#2月1打#收录的诗人读过大半,没读过的那些都在网上搜了一些代表作读了读。“诗歌的精髓是一定程度的不可理解”,诚如阿巴斯所说,诗歌所包蕴的丰富内涵、它的不确定与未完成,将阐释的自由留给了读者,而看诗人谈论诗歌,仿佛将破解密码的程序又交到了诗人手中,带我们领略一首诗歌的诞生与被解读甚至被误读的命运。看诗人谈诗、谈其他诗人,有着不一样的体验,那不仅是一个诗人的来处与去处,也是诗人在自然节奏和韵律雕琢之... #2月1打#收录的诗人读过大半,没读过的那些都在网上搜了一些代表作读了读。“诗歌的精髓是一定程度的不可理解”,诚如阿巴斯所说,诗歌所包蕴的丰富内涵、它的不确定与未完成,将阐释的自由留给了读者,而看诗人谈论诗歌,仿佛将破解密码的程序又交到了诗人手中,带我们领略一首诗歌的诞生与被解读甚至被误读的命运。看诗人谈诗、谈其他诗人,有着不一样的体验,那不仅是一个诗人的来处与去处,也是诗人在自然节奏和韵律雕琢之间的经营轨迹。诗歌的自由凌驾于词语的秩序之上,对风格和形式的探求,也是对自我的探索,对精神的关照,同时也提供了诗人观看世界的方式。最喜欢桑德拉尔、塞菲里斯、塞克斯顿、博纳富瓦诸篇。错别字以及前后翻译不一致等编校错误不少,如玛可欣·库明/库敏,《假释的自由》《自由的假释》等,希望加印时能够修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