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元) 王实甫 著
/
张燕瑾 校注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4
页数: 401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彩色插图本)
ISBN: 9787020158058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4
页数: 401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彩色插图本)
ISBN: 9787020158058
内容简介 · · · · · ·
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作品,历来受到文学爱好者关注。该剧共五本,分别为《张君瑞闹道场杂剧》《崔莺莺夜听琴杂剧》《张君瑞害相思杂剧》《草桥店梦莺莺杂剧》《张君瑞清团圞杂剧》。每本四折一楔子,显示出较为典型的元杂剧的结构特征。书中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各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现实生活中艰难险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同时,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成就。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情绪是跌宕、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都堪称绝唱。其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画和峰回路转的结构安排也是古代以爱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的佼佼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齐名,其杂剧作品汲取唐诗、宋词优美的语言艺术,又灵活地运用了元代民间口头语言,创造出文采粲然的艺术作品,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戏曲史上"文采派"的代表。著有杂剧十余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本书校注者张燕瑾,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尤长于戏曲研究。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介绍崔家背景: 夫主京师禄命终刚,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盼不到博陵旧冢,血泪洒杜鹃红。(旅榇lǚ chèn,谓暂寄灵柩。 梵王宫,本指大梵天王的宫殿。泛指佛寺。) 张生现状: 2、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3、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描写崔莺莺模样的: 1、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 2、恰便似历历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3、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且休提眼角留情处,则这脚踪儿将心事传。慢俄延,投至到栊门儿前面,刚那了一步远。刚刚的打个照面,风魔了张解元。似神仙归洞天,空馀下杨柳烟,只闻得鸟雀喧。 4、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倒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5、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粉香腻玉搓咽项,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不想呵其实强,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6、恰便似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妖娆,满面儿扑堆着俏苗条,一团儿衠是娇。(衠 zhūn,方言,全,尽。) 写张生相思: 1、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著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 2、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烟,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近庭轩,花柳争妍,日午当庭塔影圆。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3、听说罢心怀悒怏,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说“夫人节操凛冰霜,不召呼,谁敢入中堂!”自思想,比及你心儿里畏惧老母亲威严,小姐呵,你不合临去也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张生对这雄伟的建筑,着实赞叹了一番。正在妙语如珠,忽然间觉得眼前一亮,有一位千娇百媚的小姐突然走进了他的视野,不禁令他几乎闭过气去。 张生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莺莺小姐身上。心中不禁在想,我张珙也见过了无数的漂亮女子,像这样的可喜娇娘却从来没有见过,真教人眼花缭乱,没办法去用语言来形容。啊!我的魂灵儿已经飞到半天云霄去了。你瞧,你瞧,她竟然让我死死地盯着瞧,一点儿也不生气,垂下香肩只管微笑着把鲜花捻弄。于是不免想入非非,一厢情愿起来。他想,是了,一定是小姐对我有意思了,这里是有情人成双成对的兜率天宫啊,但愿不会成为让人痛苦的离恨天。你看她那张粉脸儿,五官安排得没有一件不恰到好处,细细的眉儿,弯弯的好像新月,斜斜的一直到飞鬓云边,娇脸上擦了粉则太白,施了胭脂则太红,最好是贴上翠花钿。我看她那吹弹得破的娇脸,生气时好看,微笑时更美,春风满面,让人越看越爱,恨不得拿过来捧住了轻轻地咬她两口才舒心快意哩。 不提张生想入非非,却说莺莺小姐,也早就看见了张生,在她跟红娘踏进大殿时眼角就瞟到了。不过,她不会像张生那样露骨。现在张生是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莺莺小姐,莺莺小姐则是用眼角一瞟一瞥,脉脉含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张生、崔莺莺一见钟情(张生初次见面就想入非非)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彩色插图本)(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
。
喜欢读"西厢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西厢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2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8.6分 326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8.5分 14610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8.9分 1092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8.8分 51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古籍整理新书 (老古董)
- 明清 (NADPH)
- 书单|2025年待购 (岁月泡沫)
- 读书一千本之中国文学 (zjm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西厢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鼎彦观雪 2023-04-06 11:19:05 北京
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 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搢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其难,则有六字三韵:“忽听,一声,猛惊”是也。 “忽听,一声,猛惊”正是《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的曲词,语言艺术当为错彩镂金之文林。 情节上承袭《莺莺传》的地方比较明显,比如孙飞虎强围崔氏一家、... 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 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搢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其难,则有六字三韵:“忽听,一声,猛惊”是也。 “忽听,一声,猛惊”正是《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的曲词,语言艺术当为错彩镂金之文林。 情节上承袭《莺莺传》的地方比较明显,比如孙飞虎强围崔氏一家、张生递给莺莺书简等等,但更加丰满曲折。 “长亭送别”一段,流传甚远,也是我对《西厢记》的初印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此外,最后郑恒作梗,崔莺莺问候衣锦还乡的张生时那一句“先生万福”也挺让人怵然一惊。 (展开)
1 有用 Mei 2023-04-26 17:39:12 黑龙江
颦颦一目十行之书,长亭送别一出文笔最佳,其余章节,张生委实不堪,行止猥琐。也不知是为塑造立体人物的需要,还是迎合勾栏瓦舍的趣味,或是元朝士大夫礼崩乐坏?此版图书,注释详细,且有校记,态度认真。
0 有用 Biberius 2023-09-10 08:25:15 法国
还是觉得元稹词约义丰,王实甫和董解元曲词过于花哨聒噪,可能看演员当场唱出来又是另外一种感觉。“百转千回懒下床”及“还将旧时意,惜取眼前人”一段的大团圆改编很“戏剧性”。
0 有用 Sophie 2024-01-14 19:21:00 浙江
一个淫虫猥琐男偷香窃玉的故事,精神内核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全书都是男性的视角,词句也非常俗艳。崔莺莺思春且假正经,就是个满足男性欲望的工具人,还不如唐元稹莺莺传里可爱有个性;红娘虽然身份是莺莺的丫鬟,实际却是张君瑞的淫媒。张君瑞就是那个时代穷酸读书人的白日梦,赢娶白富美考取功名,实现人生逆袭。
0 有用 嗯星ONLYONE X 2024-07-07 11:14:32 辽宁
这个版本注释很全,让阅读的门槛稍微降了一些难度,但字里行间有些心领神会的词句不免让人觉得作为现代人的我是不是有些过于保守了!故事并没有想象中爱情故事本应有的样子,更像是两个顺从生理需求试探拉扯之后的苟合,词藻还是美的,人物性格有可爱之处,但并不多...了解元杂剧的背景后也稍微理解了这种迎合观众的桥段,但总得体验来说真的一般,最后的结局也并没有众望所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