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出版年: 2009-3
页数: 432
定价: 26.00元
丛书: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ISBN: 9787535438393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出版年: 2009-3
页数: 432
定价: 26.00元
丛书: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ISBN: 9787535438393
内容简介 · · · · · ·
《大师与玛格丽特》是苏联俄罗斯作家米·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被誉为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家为此呕心沥血,八易其稿。小说将现实与神话融为一体,揭示了惩恶扬善等主题。
法国的《理想藏书》对它推崇备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称它“精妙绝伦”,艾特玛托夫视它为前苏联文学艺术性的顶峰。小说以1929年的莫斯科为背景,间或涉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书中的许多情节和细节或辛辣或诙谐地讽刺了现实中的恐怖、腐败、虚假、不公、低效和愚昧。
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创作者
· · · · · ·
-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米•阿•布尔加科夫(1891-1940)
俄罗斯“白银时代”重要作家,被公认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最无可争议的经典作家,同时也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
布尔加科夫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里、歌德等的影响。最初作品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风著称,揭露并讽刺不良社会现象,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然而从1927年开始,他被批评为严重反对苏维埃。到1929年,他的任何作品都无法通过审查。1939年作家呕心沥血完成了历时12年的巨著《大师和玛格丽特》,1940年便与世长辞,而《大师和玛格丽特》直至1966年才得以面世。这部想象奇诡、包罗万象的作品出版之后,被公认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引发了持续经年的超越国界、超越文学领域的“布尔加科夫热”,并逐渐形成了“布尔加科夫学”。
丛书信息
· · · · ·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共13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八十天环游地球》《还乡》《时间机器》《海上劳工》《名人传》
等
。
喜欢读"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73 条 )




《大师和玛格丽特》:没有自由,就没有文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师和玛格丽特》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俄语文学作品之一,作者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经典作家,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鼻祖,按创作时间来算,《大师和玛格丽特》比《百年孤独》的创作早了26年。它完成于1940年,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66年其手稿才... (展开)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7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9.1分 6869人读过
-
Vintage (1996)8.7分 11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9.0分 6955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9.3分 416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长江文艺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半支竹简)
- 我喜欢的书 (miumomo)
- 私人书单(2015—2016) (Viking Blood)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TC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师与玛格丽特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二〇二二 2012-07-13 08:47:46
整体而言,翻译得不错。除了几处小问题和一处硬伤。所谓全译本是商人的广告噱头,据本人所知,市面中文版都是全译本。
0 有用 酒酿萝卜皮 2024-11-30 19:49:22 宁夏
终于看完这本书了,从头到尾隔着漫长的一段上班时间,一直都没机会看。 万分拜服本书的作者布尔加科夫,新颖的脑洞、无尽的奇思妙想,言语之间细腻又活泼,时不时说上两个笑话愉悦一下读者,感觉作者写到虐猫那一块十分生气,文字真的太灵巧了,每一个黑暗的、光明的场景都能从作者营造的氛围中清晰感受出来,真的好美妙。 一开始一直没太看懂,实在是文中的人名太难记,根本分不清谁是谁,而且时间线也有点捋不清。作者铺设了很... 终于看完这本书了,从头到尾隔着漫长的一段上班时间,一直都没机会看。 万分拜服本书的作者布尔加科夫,新颖的脑洞、无尽的奇思妙想,言语之间细腻又活泼,时不时说上两个笑话愉悦一下读者,感觉作者写到虐猫那一块十分生气,文字真的太灵巧了,每一个黑暗的、光明的场景都能从作者营造的氛围中清晰感受出来,真的好美妙。 一开始一直没太看懂,实在是文中的人名太难记,根本分不清谁是谁,而且时间线也有点捋不清。作者铺设了很多线,很多或交叉或分割的人物关系,看着好像写着写着就把部分人忘记了,可读者都忘记了,作者还一直记得,在结尾都一一给了他们最后的结局。 真的好厉害的作者,虽然这次没太看懂,但好书不厌百回读,总会再次看的。 顺便记录一下知道本书的契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男女主在火车初遇,女主就是在读这本书。 (展开)
0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0-02-21 19:34:13
精彩绝伦
0 有用 K-树 2012-12-22 10:43:40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在爱,谁就应该与他所爱的人分担命运。”我是因为看到这句话才想看这本书的,不太适应作者在场景上花费那么多的想象,我总想看到场景平淡至极与人物的激烈情感的反差,不过挺喜欢结尾
1 有用 塞壬的沉默 2015-12-13 23:45:01
书是绝对的好书,每一遍读都觉得非常有趣,能发现新的东西。《大师与玛格丽特》绝非是那种完美的小说,但考虑到时代背景与写作环境,这些都情有可原,更显得这一杰作的难得。布尔加科夫在小说中有时候哪怕是为了牺牲叙事的流畅性,都要跳出来对某些事情单独评论一下,把自己的肺腑之言说出来,这样的特质让这本小说更加真实,通俗点说,读的更爽了。但必须要吐槽一下,这个版本的注解是真的到了一种搞笑的程度,例如什么埃菲尔铁塔... 书是绝对的好书,每一遍读都觉得非常有趣,能发现新的东西。《大师与玛格丽特》绝非是那种完美的小说,但考虑到时代背景与写作环境,这些都情有可原,更显得这一杰作的难得。布尔加科夫在小说中有时候哪怕是为了牺牲叙事的流畅性,都要跳出来对某些事情单独评论一下,把自己的肺腑之言说出来,这样的特质让这本小说更加真实,通俗点说,读的更爽了。但必须要吐槽一下,这个版本的注解是真的到了一种搞笑的程度,例如什么埃菲尔铁塔、香奈儿这类东西,真的有需要单独拿出来做注解的必要吗,还有个注解是金矛骑士彼拉多,特地还在金矛骑士下面注了一个“指彼拉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