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副标题: 9·11的故事
原作名: Fall and Rise: The Story of 9/11
译者: 杜先菊
出版年: 2021-1
页数: 536
定价: 12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9632947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个关于坠落的故事,却处处闪现着重生的力量
科克斯书评2019年度好书,同名美剧由奥斯卡获奖编剧改编制作
————————
★ 亲历者视角全景式还原9·11始末,讲述你我无从了解的事件真相
★ 记录灾难面前个体的生与死、脆弱与坚韧、悲恸与振作,“从他们的故事中可
以照见我们自己”
★ 9·11二十周年,献给无辜的逝者和疼痛的生者,面对生命,拒绝淡漠
★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蓄力之作,Amazon评分4.8/5,Goodreads评分4.7/5
————————
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晴。起飞的航班上,乘客们有幸赶上一个飞行的好日子;曼哈顿下城和五角大楼里,上班族迎来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宾夕法尼亚乡村的草地上,主妇们在晴朗的暮夏之日晾晒衣服。直到四架喷气式客机接连从天而降。新的一天刚刚开始,近三千人的生命却走向结局。
9·11事件震...
这是一个关于坠落的故事,却处处闪现着重生的力量
科克斯书评2019年度好书,同名美剧由奥斯卡获奖编剧改编制作
————————
★ 亲历者视角全景式还原9·11始末,讲述你我无从了解的事件真相
★ 记录灾难面前个体的生与死、脆弱与坚韧、悲恸与振作,“从他们的故事中可
以照见我们自己”
★ 9·11二十周年,献给无辜的逝者和疼痛的生者,面对生命,拒绝淡漠
★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蓄力之作,Amazon评分4.8/5,Goodreads评分4.7/5
————————
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晴。起飞的航班上,乘客们有幸赶上一个飞行的好日子;曼哈顿下城和五角大楼里,上班族迎来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宾夕法尼亚乡村的草地上,主妇们在晴朗的暮夏之日晾晒衣服。直到四架喷气式客机接连从天而降。新的一天刚刚开始,近三千人的生命却走向结局。
9·11事件震惊世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通过缜密的调查与动人的叙述,米切尔·祖科夫以上百名亲历者经历为主线还原9·11具体经过,以分秒为单位呈现袭击与救援的惊心动魄,并讲述后9·11的重建工作与人们的后续生活。
————————
调查严谨,黑白分明,米切尔·祖科夫向我们提供了一份无价之宝。他加深了我们对于9·11当天发生的事情的理解,记录了受害者和幸存者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知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大卫·格雷恩,《花月杀手》作者
这本书是伟大报道与严谨调查的胜利,《坠落与重生》以令人断肠的细致和值得称赞的共情还原了2001年9月11日的悲剧事件。 ——丹尼尔·詹姆斯·布朗,《激流男孩》作者
比之前关于9·11的任何叙述都更好也更全面。《坠落与重生》让我们看到了9·11恐怖袭击中的人员伤亡。它讲述了生命中止的故事,激荡着无止尽的心碎的涟漪,记录了个体生命无可估量的价值。经历过9·11的人能从中找到宣泄情感的快感,而对于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他们有些人当时太过年幼,因而毫无记忆,有些则压根还没出生——这本书也极具启发性。 ——约翰·法默,9·11委员会高级顾问及《事实真相》作者
《坠落与重生》可以视为一幅引人入胜的拼图:一个普通的周二上午突然被打断,一场事故把我们的集体记忆划裂,分成2001年9月11日之前和之后。米切尔·祖科夫开始重新拼凑那些碎片,并将之相互关联,创作出命运无常的画像,也展现出在突发事件中人与人的关联。祖科夫通过缜密的调查,善解人意的聆听以及巧妙的叙述,还原那些生命的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照见我们自己。 ——简·拉米雷斯,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总策展人及执行副主席
————————
写于事发18年之后,《坠落与重生》能以之前所有作品都无法做到的方式评价这场灾难对人的影响。 ——《波士顿环球报》
《坠落与重生》揭晓了关于2001年9月11日鲜为人知或被人淡忘的细节……它以灾难片的结构、扣人心弦的节奏、稳固的焦点、个体的故事讲述整个事件。全面,精确,证据充分,且极具可读性……强烈推荐在2001年还未成年的读者阅读,而那些认为自己记得这件事的人——包括我自己——可能也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有如此多的事我们还不知道。 ——《新闻日报》
一次细致到分秒、充满悬念、揪心却又鼓舞人心的讲述,《坠落与重生》应该被看作献给这个独一无二的一天的纪念散文诗。祖科夫笔下的主人公——飞机机长、乘务员、乘客、消防员、办公室职员——就是美国的化身。他们极其普通,却在对一场恐怖事件的反应中证明了每个生命的价值。 ——《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一部分温暖人心,一部分令人震惊。对于只有死者才知道的事,祖科夫也精心斟酌,巧妙呈现。作为“避免遗忘”的叙事,这本书是难以超越的。对缺乏9·11记忆的年轻人和未来几代人来说,《坠落与重生》是一本必读书。 ——《每日电讯报》
这个故事中有着庞杂的角色,对于一个技巧不够娴熟的作者来说,这足以毁掉一本书,而祖科夫则能得心应手地应对这种复杂……《坠落与重生》是一部成功的当代历史,它清晰而又感人至深。 ——科克斯书评
作者简介 · · · · · ·
米切尔·祖科夫(Mitchell Zuckoff),美国作家、波士顿大学教授。曾在《波士顿环球报》担任记者多年,入围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获得包括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杰出新闻写作奖”在内的多项新闻业大奖。2001年,他为《波士顿环球报》报道9·11事件,并在袭击当天撰写了头 条新闻。
常年专注于非虚构写作,有多部作品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其中《迷失在香格里拉》2012年获新英格兰笔会奖,《危机13小时》被改编成由迈克尔·贝执导的同名电影。《坠落与重生:9·11的故事》是他的第八本书。
·
杜先菊
湖北武汉人。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曾赴英国牛津留学,年余后转至美国波士顿继续学业,获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定居波士顿。工作、家务之余,亦致力于文学和社科书籍的翻译与写作。
目录 · · · · · ·
序幕 “明确宣战”
第一部分 从天坠落
第一章 “安静是好事”
第二章 “他飞机上没有无线电信号”
第三章 “飞行的好日子”
第四章 “我觉得我们被劫持了”
第五章 “别担心,爸爸”
第六章 “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第七章 “当心有人入侵驾驶舱”
第八章 “美国正在遭到袭击”
第九章 “让他勇敢些”
第十章 “我们动手吧”
第二部分 坠落在地
第十一章 “我们需要你”
第十二章 “我多么幸运啊”
第十三章 “上帝保佑我”
第十四章 “我们会成为一辈子的兄弟”
第十五章 “他们想杀我们,兄弟们”
第十六章 “他们把五角大楼给炸了”
第十七章 “我觉得那些大楼要塌了”
第十八章 “逃跑,勇者不为”
第十九章 “记住这个名字”
第二十章 “这是你的坠机事件”
第二十一章 “救命,救命,救命!”
第三部分 从灰烬中重生
第二十二章 “你妹妹和外甥女永远不会孤单”
附录一 死难人士名单
附录二 2001年9月11日主要事件时间线
致谢
· · · · · · (收起)
喜欢读"坠落与重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坠落与重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坠落与重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 更多书评 26篇
论坛 · · · · · ·
广播挂锁,发讨论区,《末日巨塔》与《坠落与重生》 | 来自ly的读享生活 | 1 回应 | 2021-04-12 00:28:0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Harper (2019)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
Harper Perennial (2020)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HarperCollins (202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HarperCollins (2019)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自选 (天雨流芳)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 购书单【1】 (波豆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4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坠落与重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21-02-04 20:55:03
新经典引进出版的一部关于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珍贵非虚构纪实作品。作者以高超的调查还原能力和直面苦难的巨大勇气,在对众多事件亲历者进行深入口述访谈的基础上,站在普通亲历者的视角,还原这一重大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中,无辜受难者们的遭遇与后续命运。在短短一两天的时间跨度内,将众多受难者的故事,以一种点面结合、叙事性极强的方式展现出来,作者的文字调度与写作能力让人敬服。而字里行间(包括附录里的所有... 新经典引进出版的一部关于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珍贵非虚构纪实作品。作者以高超的调查还原能力和直面苦难的巨大勇气,在对众多事件亲历者进行深入口述访谈的基础上,站在普通亲历者的视角,还原这一重大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中,无辜受难者们的遭遇与后续命运。在短短一两天的时间跨度内,将众多受难者的故事,以一种点面结合、叙事性极强的方式展现出来,作者的文字调度与写作能力让人敬服。而字里行间(包括附录里的所有遇难者名单),作者对于生命的敬畏、出自人本主义立场的温情关怀和对恐怖主义的本能谴责,都让人感同身受。 (展开)
5 有用 Qfmfq 2021-09-12 03:04:50
当年“暮光之城”罗伯特大火时有部电影Remember Me,讲一个有原生家庭问题的叛逆青年受到爱情的激励而转变,一切进入正规之际却突遭意外。“Remember Me”就是离去之际的独白,后来我才知道,让一切戛然而止的就是“9.11”事件。后知后觉地明白也许在表达一场国家危机对生命个体的影响,活着的人要如何去面对。这本书也可以叫做“那些人(911亲历者)的一天”,大部分篇幅在展示他们的家庭背景,为什... 当年“暮光之城”罗伯特大火时有部电影Remember Me,讲一个有原生家庭问题的叛逆青年受到爱情的激励而转变,一切进入正规之际却突遭意外。“Remember Me”就是离去之际的独白,后来我才知道,让一切戛然而止的就是“9.11”事件。后知后觉地明白也许在表达一场国家危机对生命个体的影响,活着的人要如何去面对。这本书也可以叫做“那些人(911亲历者)的一天”,大部分篇幅在展示他们的家庭背景,为什么坐上那架飞机,要去哪里,出发前如何道别,一幅紧张忙碌的美国城市生活众生相。直到那四个瞬间,一切都被改变了。未来的世界也被改变了。它像是验证了那句关于现代性的名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也许在往后岁月里,塑成我们价值观的不再是那些古老的传统,而是一个个惊奇而巨大的瞬间。疫情下的我们也如是。 (展开)
3 有用 尼采与尼玛 2021-06-01 00:02:27
抛开阴谋论去读这本书。
9 有用 新经典 2021-01-12 16:09:28
9·11可能无人不知,许多人也通过新闻报道对事件经过有大致了解,但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倾听到那些身处事件中心的人的叙述,国内有关9·11当天具体经过的纪实作品也十分少有,《坠落与重生》可以看作是第一部。但这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便是让我们看到,灾难面前个体的脆弱与坚韧,遗憾与坦然、悲恸与振作,这些个体,如同你我,“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照见自己。”
13 有用 荒腔走板 2021-07-03 13:16:23
还记得事件发生的当天,与同事打水时遇到,此公拎着水瓶,兴奋地挥着闲着的那只手臂,说:炸得好!其人现在也是某处的处座了吧。当时国人的情绪大抵如此,如今情形可以理解了吧。911亲人分离时都说的是:我爱你。而不是卡号和密码,只能理解为国情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