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个案研究无疑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与文化的解释空间。然而,梳理武则天的研究史我们会发现,这个聚讼不休的话题,在相当大程度上透视出我们史学的一种基本状况:对武则天的评价,专业史学内部纷争不止,而在“公共史学”领域内几乎一面倒,武则天的形象似乎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新唐书》《资治通鉴》。
◎然而,《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关于武则天的某些表述,似乎会受到某种政治正确的影响,对于武则天的形象,会根据某一说法、一点影子进行放大,直到事实的性质完全发生改变。而本书以新史学的研究路径,突破了传统史学的藩篱,从另一种视角展示了不一样的武则天。
◎本书不是武则天的传记,每一章的讨论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从武则天出生地与故乡的考证,到武则天归葬乾陵,一代女皇的出生到落幕,中间有着哪些精彩纷呈的故事?女皇的故事,为什么武则天成为了绝唱?在...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个案研究无疑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与文化的解释空间。然而,梳理武则天的研究史我们会发现,这个聚讼不休的话题,在相当大程度上透视出我们史学的一种基本状况:对武则天的评价,专业史学内部纷争不止,而在“公共史学”领域内几乎一面倒,武则天的形象似乎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新唐书》《资治通鉴》。
◎然而,《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关于武则天的某些表述,似乎会受到某种政治正确的影响,对于武则天的形象,会根据某一说法、一点影子进行放大,直到事实的性质完全发生改变。而本书以新史学的研究路径,突破了传统史学的藩篱,从另一种视角展示了不一样的武则天。
◎本书不是武则天的传记,每一章的讨论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从武则天出生地与故乡的考证,到武则天归葬乾陵,一代女皇的出生到落幕,中间有着哪些精彩纷呈的故事?女皇的故事,为什么武则天成为了绝唱?在本书中,作者用最详实的史料,与古今学者展开对话,抽丝剥茧,力图向读者还原最真实的武则天。
武则天研究的创作者
· · · · · ·
-
孟宪实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隋唐历史、敦煌吐鲁番学。出版专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齐鲁书社,2004)、《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中华书局,2017)。2005年始,与荣新江、李肖 等先生一起整理新获吐鲁番出土文书,2008年出版《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在《历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2006年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和《唐高宗的真相》等,曾与阿城一起担任大型电视连续剧《贞观之治》的编剧。
目录 · · · · · ·
导 论 传统史学、新史学和公共史学的“三国鼎立”/001
第一章 武则天的出生地与故乡/015
第一节 背景回顾/015
第二节 汪篯先生的观点/019
第三节 出生地与故乡/026
· · · · · · (更多)
导 论 传统史学、新史学和公共史学的“三国鼎立”/001
第一章 武则天的出生地与故乡/015
第一节 背景回顾/015
第二节 汪篯先生的观点/019
第三节 出生地与故乡/026
第四节 武则天的家世/032
第二章 武则天初入宫/037
第一节 现有史书的记载/037
第二节 唐太宗的才人们/039
第三节 武士彟的唐朝历官/046
第四节 武士彟之死/054
第三章 李君羡案件/063
第一节 李君羡案件/064
第二节 再度解释/071
第三节 三度解释/089
第四章 永徽时期的政治/099
第一节 “永徽政治”问题的提出/100
第二节 永徽政治的实相/106
第三节 永徽政治的特质/117
第五章 吴王李恪之死/128
第一节 《李恪墓志》/129
第二节 李恪之死/131
第三节 李恪谋反动机/135
第四节 唐高宗的作用/142
第六章 高宗功臣李义府/149
第一节 “废王立武”的功臣/149
第二节 得志便猖狂/160
第三节 牵连武则天/166
第七章 李勣与“废王立武”/174
第一节 前人研究回顾/174
第二节 “旧臣”李勣/179
第三节 高宗的东宫旧部/191
第八章 小公主之死/201
第一节 从简至繁的记录变迁/201
第二节 苦肉计的风险/206
第三节 王皇后的危机/208
第四节 公主之死的作用/211
第五节 “厌胜”事件是废后的导火索/213
第六节 《讨武曌檄》不言公主之死/217
第七节 公主之死与婴儿夭折/219
第九章 “北门学士”及其历史书写/223
第一节 作为翰林院前史的“北门学士”/223
第二节 作为武则天夺权手段的“北门学士”/229
第三节 “北门学士”产生的时间及其职能/235
第四节 北门学士的结局/242
第十章 高宗、武则天并称“二圣”之说/251
第一节 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252
第二节 “二圣”之称的使用范围/258
第三节 石刻史料的强大证据/265
第四节 家礼及其使用范围/273
第五节 后高宗时代的“二圣”之称/279
第六节 皇后武则天上表唐高宗/282
第十一章 从《上官婉儿墓志》看上官仪之死/288
第一节 上官仪的历官/289
第二节 上官仪与“废王立武”/297
第三节 上官仪与废后风波/305
第十二章 武则天的太后称制/316
第一节 高宗遗诏/317
第二节 天后摄政计划/324
第三节 新的选择/332
第十三章 武则天从加尊号到称帝/343
第一节 皇帝的两种尊号/344
第二节 武则天的政治发明/349
第三节 尊号体现政治理念/356
第十四章 武则天的舆论营造/361
第一节 武则天与佛教/362
第二节 武则天与祯祥/366
第三节 女身问题/378
第十五章 武则天称帝/385
第一节 性别史视角/386
第二节 阶级基础/394
第三节 制度史的解释/401
第四节 武则天称帝是政治事件/407
第十六章 武则天时期的祥瑞/420
第一节 唐朝祥瑞制度/420
第二节 武则天时期的祥瑞/442
第三节 祥瑞与地方政治/476
第十七章 武则天的“内宠”问题/493
第一节 “内宠”的称谓/494
第二节 薛怀义/499
第三节 “二张”/507
第四节 女皇的健康神话/513
第十八章 武周魏王武承嗣事迹/519
第一节 《武承嗣墓志》/520
第二节 历官/523
第三节 未入墓志的事迹/531
第十九章 武周政权的短命及其症结/538
第一节 称帝时的继承人安排/539
第二节 武承嗣的努力/542
第三节 间歇期/548
第四节 确立继承人/555
第五节 短命武周的症结/560
第二十章 归葬乾陵/565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565
第二节 皇帝、皇后合葬的传统/570
第三节 神龙政变之后的政治局势/575
第四节 武则天的评价与政治分野/584
第二十一章 武则天著述考/592
第一节 书目/592
第二节 编者/597
第三节 意义/604
附 论 关于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612
第一节 《李武集团》论文内容概述/612
第二节 《李武集团》一文在陈寅恪唐史研究中的位置/619
第三节 后续发展与讨论/632
小 结/639
后记/642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唐太宗为什么选择了武则天?在各种记载中,几乎千篇一律都是说唐太宗听说武则天美貌而召入后宫的。稍有区别的地方在于,《唐会要》中,唐太宗听说武则天是有“才貌”,除了美貌以外还有“才”。但《旧唐书》记载为“美容止”,《新唐书》记为“有色”,《通鉴》写作“闻其美”,与《会要》皆有不同。虽然一字之差,但是已经显现出很本质的不同,才貌双全的概念显然要比仅仅容貌美丽更具有魅力,是对一个女孩的更高评价。但是,后出诸书,不应该忽略了《唐会要》这种记载,而有意用一字之差强调出武则天不过是容貌美丽而已。但是,这样一来,让唐太宗的评价也陷入以貌取人的境地。如果说,唐太宗喜欢武则天的才貌,那也有娶为内助的意义。如果说,唐太宗仅仅是喜欢武则天的美貌,那唐太宗岂不是一个典型的好色之徒。当然,唐太宗很可能就是一个好色之徒,玄武门事变之后能够娶齐王杨妃,除了好色之外似乎也难有其他解释。一个大权在握的帝王,仅凭好色而娶一位女子,也不是不能理解。然而,除了太宗好色之外,是否还能继续探索呢?没有相关资料,看来我们的研究只能止步于此。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武则天初入宫/037 -
唐太宗的统战动作,最后落实在武则天身上。五品才人,不管对于武家而言是多么委屈,皇帝毕竟还是迎娶了武则天,尽管都是表面文章,但是对于长期遭受唐太宗朝廷冷落的武家而言,这个表面文章的价值很高。唐太宗表达了宽宏大量的皇恩,武家必须接受。至于这个统战的政治动作的后来影响,自然是谁都无法预料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节 武士彟之死/054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武则天研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武则天研究"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从胡地到戎墟 7.6
-
- 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 7.3
-
- 危机与重构 9.2
-
- “山中”的六朝史 8.7
-
- 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8.8
-
- 關隴集團的權力結構演變 8.8
-
- 西汉经学源流 9.2
-
- 朝廷、藩镇、土豪 8.0
-
- 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 8.9
武则天研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2 条 )

读《武则天研究》有感
论坛 · · · · · ·
《武则天研究》实拍图~ | 来自壹卷YeBook | 6 回应 | 2023-05-05 21:02:41 |
编校问题(2021年11月第二次印刷) | 来自天東有若木 | 5 回应 | 2022-08-23 15:36:13 |
编校 | 来自都柏林的斯蒂芬 | 9 回应 | 2022-07-27 00:20:02 |
武则天鸩杀太子李弘了吗? | 来自智术师 | 2022-07-03 14:39:57 | |
唐高宗、武则天并称“二圣”吗? | 来自智术师 | 2022-07-02 22:02:13 |
> 浏览更多话题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唐学研究的旧式新法 (王观旂)
- 壹卷 | 论世衡史 (壹卷YeBook)
- 拟填坑备忘 (瑶溪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85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武则天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闻夕felicity 2024-03-03 14:15:50 江苏
武则天到底是怎么在男权如此稳固的封建制度中成为唯一的女皇帝的?这本书第一次正面回答了我的这个问题,而且是以新史学的严肃认真、结合公共史学的通俗易懂回答了这个问题,同时打破了传统史学视之为“天然”、“正道”的男性主导的“帝王天定正统”式的政治视角和道德评价。我意识到我之前对历史研究的厌恶主要来自于传统史学的陈腐之气和公共史学毫无意义的阴谋论。如果都是像这本《武则天研究》一样笔法简明、逻辑清晰、不带道... 武则天到底是怎么在男权如此稳固的封建制度中成为唯一的女皇帝的?这本书第一次正面回答了我的这个问题,而且是以新史学的严肃认真、结合公共史学的通俗易懂回答了这个问题,同时打破了传统史学视之为“天然”、“正道”的男性主导的“帝王天定正统”式的政治视角和道德评价。我意识到我之前对历史研究的厌恶主要来自于传统史学的陈腐之气和公共史学毫无意义的阴谋论。如果都是像这本《武则天研究》一样笔法简明、逻辑清晰、不带道德预设的新史学研究,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是很愿意读的。 (展开)
5 有用 letdouman 2022-08-10 22:10:09
坚持为女帝平反,力矫传统史家之枉,似乎对其在位弊政有所略去,舍不得鞭挞。己之功过,任人评说。也许会是孟教授融可读性与学术性的最佳之作。
67 有用 无斋公子 2021-10-07 00:11:39
此前,武则天的形象从未脱离《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范畴,而这本《武则天研究》却突破了传统史学的藩篱,从另一种视角展示了不一样的武则天,让我们看到了这位千古女帝最真实的一面。正如孟宪实教授所感慨的那样:一千多年过去了,武则天还是孤独一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在写什么?荒野风景、人间情感?不,都不是。他在写一个人——武则天!
3 有用 大懒猫 2025-02-17 16:34:40 上海
仅仅一篇导论就值5分,关于传统史学,新史学和公共史学的讨论就值得每一个学历史的人认认真真思考一下。补充,微信读书上,导论各种女拳打拳,到了正文,没评论,我估计女拳约摸是看不懂书了
1 有用 百夜行 2024-08-19 17:58:55 河北
以专业史家笔法写通俗史学之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