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走近莫高窟
原作名: Spatial Dunhuang: Approaching the Mogao Caves
出版年: 2022-1
页数: 326
定价: 14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108072870
内容简介 · · · · · ·
近一个世纪之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如果百年之前的情况是敦煌文献和敦煌艺术的新材料将引出新的研究问题,今天的情况则是经多几代学人的积累,基础性调查和材料整理已相当充盈,需要更多以研究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动对材料的再发掘。巫鸿的这部新作通过“空间”这一角度,调动读者自身经验,从敦煌城一路向西,来到凿有数千洞窟的鸣沙山;面对扑面而来的崖壁展开历史想象,并以人的身体为尺度,进入不同时期的洞窟空间,感受洞窟的功能、性质和参观方式的明显变化。在洞窟中,身体参与感知雕塑和系列壁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目光视线落在单幅画面上,进入画面内部空间,完成精神层面的观看意义。因此,书中虽然广泛借助和征引了关于敦煌研究的原始材料,却试图从新的层面显示它们的意义,激发读者...
近一个世纪之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如果百年之前的情况是敦煌文献和敦煌艺术的新材料将引出新的研究问题,今天的情况则是经多几代学人的积累,基础性调查和材料整理已相当充盈,需要更多以研究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动对材料的再发掘。巫鸿的这部新作通过“空间”这一角度,调动读者自身经验,从敦煌城一路向西,来到凿有数千洞窟的鸣沙山;面对扑面而来的崖壁展开历史想象,并以人的身体为尺度,进入不同时期的洞窟空间,感受洞窟的功能、性质和参观方式的明显变化。在洞窟中,身体参与感知雕塑和系列壁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目光视线落在单幅画面上,进入画面内部空间,完成精神层面的观看意义。因此,书中虽然广泛借助和征引了关于敦煌研究的原始材料,却试图从新的层面显示它们的意义,激发读者调动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在阅读中开启一趟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之旅。
空间的敦煌的创作者
· · · · · ·
-
巫鸿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巫鸿(Wu Hung),1987年哈佛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敦煌的莫高窟
莫高窟与自然
莫高窟与墓葬
莫高窟与其他敦煌宗教和礼仪场所
莫高窟和礼仪时间
第二章 莫高窟的整体空间
对“整体”的反思
对“活体”的探寻
莫高窟的“面容”
第三章 莫高窟的内部空间
原窟群:禅观之域
中心柱窟:塔庙巡礼
大像窟和涅槃窟:参拜佛身
背屏窟:人界与佛界的交会
第四章 莫高窟空间中的图像
焦点上的圣容像
瑞像的历史叙事
瑞像的观念化
《番合圣容像变》
第五章 莫高窟绘画中的空间
经营位置
线性图画空间
二元图画空间的出现
线性空间与二元空间的结合
二元构图与空间叙事
结语:一个美术史方法论提案
注释
参考文献
敦煌历史年表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本书的目的是实验一个研究和理解敦煌艺术的新方式:与其通过朝代史的滤镜把敦煌艺术化解为线性进化,不如以“空间”的概念为切入点把莫高窟当作可以实际走近和进入、可以用目光触摸的历史地点和场所。由于这种理解方式强调同时性而非回顾性,原境分析而非线性进化,它更接近于历史主体——即建造和使用莫高窟的历代人们——的实际经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结语:一个美术史方法论提案 -
大部分敦煌洞窟都在历史上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害,也经过不断的修饰、改建和重建。今天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变化的结果,而非建窟时的原状。对每个洞窟的历史性观察因此必然包括两个方向,是透过历史的叠压寻找和重构洞窟的原始设计,二是把历代的修饰和改建作为有意义的美术史事件进行调查和阐释。虽然美术史研究一般强调前者,但我们也应该把每个窟乃至整个窟看作是不断变化的生命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结语:一个美术史方法论提案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空间的敦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空间的敦煌"的人也喜欢 · · · · · ·
空间的敦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邹清泉《从“空间角度”,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敦煌”》

跟随作者视线 游移历史和空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研究敦煌的著作浩如烟海,在阅读了相当一部分科普向书籍电影、也参观一些展,对敦煌铺垫了基础了解后,再读这本书感觉就明显有提升。除了立意新颖,作者的表述方式也相当引人入胜,哪怕随手翻开随便读,都能迅速被吸引;“空间”这个概念下由远及近、从外到内的巡视方法也让人...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未知出版社 (2022)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ㄨ敦煌学ㄨ (皮特4)
- 中国艺术史 (林别)
- 书单|文艺浪潮 (豆瓣读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70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空间的敦煌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杰小卡爱摸鱼 2022-04-05 20:07:07
当艺术的研究开始关注空间性
0 有用 stevencheung 2022-03-05 00:01:57
夤夜讀畢。個人認為這是巫先生最好的一部,沒有用方法模式去套材料,而是humble去浸入材料。前言說,也是寫於疫情期間。是啊,疫情讓我們都沉靜下來,慢下來
20 有用 争上游 2022-03-30 22:39:31
只能说巫鸿先生真厉害!!!!!研究敦煌学的学者多的不能数了吧!他还能在这里面杀出一条有别所有人的路来,还不值得佩服!!!就这本书而言,脉络清晰,由远及近在他的带领下我又重游了一遍石窟,感觉还得多去几次才行!我超级喜欢他分析的降魔壁画的解读。唯一要说是一定要准备好莫高窟的石窟号的图,太容易记不得哪个了。
0 有用 Leo 2022-03-22 12:43:12
从时间空间、二维三维、宗教叙事和美学不同纬度解构敦煌莫高窟,研究详实,思路清晰。
1 有用 殷顽民 2023-03-27 10:55:41 湖北
前三章觉得平平无奇,第四章开始,不愧是巫先生😇《“空间”的美术史》中作为「经营位置」个案的《降魔变》构图在第五章得到了updated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