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布·斯里尼瓦桑
出版社: 理想国\海南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冒险、创新与财富塑造的历史
原作名: Americana:A 400-Year History of American Capitalism
译者: 扈喜林
出版年: 2022-2
页数: 612
定价: 11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73001528
出版社: 理想国\海南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冒险、创新与财富塑造的历史
原作名: Americana:A 400-Year History of American Capitalism
译者: 扈喜林
出版年: 2022-2
页数: 612
定价: 11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73001528
内容简介 · · · · · ·
★ 一部创业者书写的美国资本主义兴衰史,以移民视角重述美国历史。
★ 描绘美国各历史阶段的时代“弄潮儿”群像,呈现创业者的抉择、成功与失败。
★ 讲述35个推动美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发明、技术和行业的故事。
★ 充满丰富有趣的细节,展示显微镜下的美国经济生活。
★ 经济学家张维迎推荐阅读,多位普利策奖得主与历史学家联袂力荐。《经济学人》2017年年度zui佳图书。
美国的历史不仅是政治性,也是经济性的。美国人以公民身份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以消费者的身份行使经济权利。自由市场代表着美国精神中的冒险、创新、不择手段、机会主义,它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法律建设,又逐渐在种种社会运动中被法律和政策规制,它们彼此互动形成美国式资本主义,并塑造着多种物质文明和城乡景观风貌。
美国四百年的创作者
· · · · · ·
-
扈喜林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布·斯里尼瓦桑(Bhu Srinivasan)创业人士,职业跨越数字媒体、流行文化、科技、出版和金融资讯等多个领域。生于印度,八岁时随家人迁往美国,童年在美国南方、铁锈地带、加利福尼亚南部和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等地度过,现居康涅狄格州。这部美国史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
目录 · · · · · ·
引 言
第一部分
第 1 章 风险投资
第 2 章 烟草
第 3 章 赋税
第 4 章 棉花
第 5 章 蒸汽
第 6 章 运河
第 7 章 铁路
第 8 章 电报
第 9 章 黄金
第 10 章 奴隶制
第二部分
第 11 章 战争
第 12 章 石油
第 13 章 钢铁
第 14 章 机器
第 15 章 照明
第 16 章 零售
第 17 章 工会
第 18 章 报纸
第 19 章 托拉斯
第 20 章 食品
第三部分
第 21 章 汽车
第 22 章 无线电
第 23 章 私酒
第 24 章 银行
第 25 章 电影
第 26 章 飞行
第 27 章 郊区化
第 28 章 电视
第 29 章 公路
第四部分
第 30 章 计算机
第 31 章 初创企业
第 32 章 金融
第 33 章 运动鞋
第 34 章 因特网
第 35 章 手机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部分名词对照表
· · · · · · (收起)
第一部分
第 1 章 风险投资
第 2 章 烟草
第 3 章 赋税
第 4 章 棉花
第 5 章 蒸汽
第 6 章 运河
第 7 章 铁路
第 8 章 电报
第 9 章 黄金
第 10 章 奴隶制
第二部分
第 11 章 战争
第 12 章 石油
第 13 章 钢铁
第 14 章 机器
第 15 章 照明
第 16 章 零售
第 17 章 工会
第 18 章 报纸
第 19 章 托拉斯
第 20 章 食品
第三部分
第 21 章 汽车
第 22 章 无线电
第 23 章 私酒
第 24 章 银行
第 25 章 电影
第 26 章 飞行
第 27 章 郊区化
第 28 章 电视
第 29 章 公路
第四部分
第 30 章 计算机
第 31 章 初创企业
第 32 章 金融
第 33 章 运动鞋
第 34 章 因特网
第 35 章 手机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部分名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荒凉贫瘠地区铺铁轨不如靠近战场的地方有“钱景”。2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约翰·D. 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是一位来自克利夫兰的农产品批发商,在战争期间,他靠倒卖食品发了一笔小财。年轻的安德鲁·卡内基利用自己铁路主管的条件,在战争期间从事投资和一些副业,包括一个桥梁建造公司、一条电报线路和其他初创企业。看到每吨铁能卖到130美元,卡内基就成立了铁轨铸造企业,从此进人钢铁行业。1863年,也就是林肯发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那一年,28岁的卡内基说自己在战争期间赚了42260.67美元。这比他在同一时期做铁路公司高级雇员的薪水高很多倍。 当然,当时的基本制度允许这种在伤亡无法估量的血腥战争中追求个人利益的做法。联邦军队规定,被征召人伍的有钱人如果愿意交300美元,军队就会雇其他人替他们上战场。这件事,加上“纽约征兵暴动”,甚至演变成一场激烈的阶层之成。在纽约市,那些出不起300美元的人时不时在街上拦住富人,咒骂他们是"300美元的男人”。其中一个“300美元男人”是身居伦教的美国顶级银行家的儿子J. P. 摩根(J. P. Morgan),根据他个人账簿的记载,1863年,他仅在买雪茄上就花了300美元。 虽然如此,对于国外很多人来说,在美国参加战争的前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在这场战争进入尾声之际,联邦继续征兵,还派代表到大洋对岸物色兵源。他们给出了优厚的条件:前往美国的免费船票,联邦部队服役期间发放薪水,授予美国公民权,签约奖金和一笔在美国安家的费用。对于约瑟夫·普利策(JosephPulitzer)这样的人来说,到美国打仗比待在欧洲更有吸引力。虽然他完全不适合当兵,并且说不出几个英语单词,但他还是进人了联邦军团。然而,在他走上战场之前,战争就结束了。 所有这一切都是美国下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在接下来的这个时代,...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 11 章 战争 -
在某种程度上,形势推动可口可乐做出了选择。当联邦政府开始对药物征税以帮助支付美西战争期间的费用时,税务局的征税人员迫切地将可口可乐看成药品,而不是饮料。多年的营销宣传,如 “理想的补脑佳品”,“治疗头痛和神经质的理想药物”,还有“改善情绪增强体质”,让坎德勒处于选择的十字路口。到1900年,可口可乐完全停止强调产品的医疗效果,避免被征税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一个广阔的市场。不久,它不再添加可卡因,越来越被视为没有药效的饮料。后来,该产品的销售地点超越了药店的饮料机。公司授权全国各地的独立经销商销售可口可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 20 章 食品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美国四百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美国四百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美国四百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国家强大了,工人没用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什么特朗普可以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而且在两个月内引发了被称为“特朗普衰退”的经济下滑后,依然有着庞大的支持群体? 几乎所有政治分析师都不会否认,在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这件事情上,美国的底层工人发挥了巨大作用。 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但美国的工人却被排斥在国家发展... (展开)>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翻译严重影响阅读体验 | 来自行道树 | 1 回应 | 2024-10-05 23:23:5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Penguin Press (2017)8.6分 26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201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人闲桂花落)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 左其盛好书榜 (左其盛)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 理想国2022年书单 (理想国imaginis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美国四百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黄油提子 2024-06-19 12:55:28 湖北
视角比较有趣,每一章都从某个行业角度进行讲述,可以说是各行各业的美国创业故事。但是内容比较浅,而且读起来觉得没什么逻辑。
38 有用 是我的海 2022-07-18 16:46:57
1914年,福特公司的最低日薪5美元,福特生产的汽车440美元,88天就可以买一辆汽车。一百多年后的中国工人,三个月工资才能买到一部iPhone。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购买力的长期差异,比任何公民权更有诱惑力。”
46 有用 曾于里 2022-03-04 10:56:41
在如今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我们时常在公众号中了解到一个“二手”的美国,或是理想社会的形态,抑或是一个腐化堕落的末世。但也许它们都不是美国的真实的模样。我们也时常说,美国没有历史,我们自信满满地认为我们数千年的历史天然地具有优势,但我们真的了解美国吗?《美国四百年》就是一个让我们更接近美国的契机
1 有用 疯疯爱 2022-05-10 14:12:03
美国的历史是关于钱的历史 美国人的勇气来自于对钱原生态的追逐 从五月花写到苹果电话风靡全球 挺有意思
1 有用 拉夫 2022-04-04 22:44:03
采用时间线正叙和话题结合的写作方式蛮好的,让人轻松跳转到感兴趣的部分。个人喜欢开国前的历史以及禁酒令等的话题,现代部分的话题因为太过熟悉,十页左右的篇幅反而觉得不够深入。作为启蒙读物,已经是不错的美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