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品方: 光尘
原作名: Grasp: The Science Transforming How We Learn
译者: 吕红丽
出版年: 2022-3-30
定价: 69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2514003
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是如何学习的?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
麻省理工学院(MIT)开放学习项目(Open Learning)的负责人桑贾伊·萨尔马跨越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探究了学习的真谛,并启发了人们对于未来学习和教育方式的思考。
标准化教育是无懈可击的吗?
临时抱佛脚是好的学习方式吗?
好奇心对学习意味着什么?
如何激活惰性知识?
遗忘是记忆的失败吗?
……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一场“学习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这本研究人类如何学习的科学之书,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每位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份及时而珍贵的礼物。想要突破传统教育形式的桎梏,教育者只有将学习科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才能促进学习者更加高效地学习,让学习变得更容易、更人性化。
学习的本质的创作者
· · · · · ·
-
吕红丽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桑贾伊•萨尔马拥有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的本科学位,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高级学位,目前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开放学习项目(Open Learning)的负责人。他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教授,曾在能源和交通、计算几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工作过,并一直是RFID技术的先驱。
卢克·约昆图是一名科学作家,他的作品曾在《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大西洋月刊》等报刊上发表。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年龄实验室担任研究员,研究学习和教育、老龄化和人口变化等问题。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心理与大脑
第一章 学习之鸿沟
机器教学和教师教学
杜威的实验学校
从地下室到阁楼
行为主义理论的诞生
桑代克回归学校
第二章 间隔学习法
卡哈尔的预言
海蛞蝓研究时代
海蛞蝓试验
追忆过去
间隔效应的反击
长形重锤的故事
前沿技术不断发展
第三章 大脑:记忆的基础
瑞士军刀式大脑
患有诵读困难症的大脑
探究根源
准备学习状态
好奇的大脑
第四章 激活惰性知识
惰性知识问题
认知开关
学校的建构之路
由内而外思想的反击
近似学习法
第五章 遗忘的力量
记忆失用理论
学校的努力
必要难度理论
颠覆“教育扬谷机”
第二部分 动脑与动手
第六章 教育变革的探索之旅
技术支持主动学习体系
超越时空
男子孤儿学校
贝尔—兰卡斯特制
教育反思
第七章 个性化学习
42 号编程学院
星际探索学校
奥特创新学校与蒙氏学校
第八章 教育技术的应用
蒙古理工学院
全新大脑
MITx
教育科技大爆发
三角州的教育问题
对教育技术的思考
第九章 最后一战
微硕士项目
改良版“教育扬谷机”
解决问题能力
决战胜负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或许更有可能的是:我们一直把学习理解错了。长久以来,我们已经内化了这样一种观念:学习就是一种磨难,唯有不屈不挠方可成功,否则必将失败。我想退一步问一问为什么。人为学习而生。 我们的学习能力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与生俱来的权利,是历尽万古千秋来之不易的自然选择,这么说并不算夸大其词。 这样看来, 学习就不应该是困难的。那么,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只有依靠坚定不屈的毅力,才能从周围世界中获得有用的知识?从什么时候起,学习不再是二个有趣的冒险故事,而是一个与困难做斗争的艰难历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引 言 冒险启程 -
当时,普遍的做法是在多个国家建立分校,要么从头开始建设与当地的大学合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加坡科技设计是我们最近与新加坡政府联合主办的一所学校,我对这所学校非常熟悉,负责过学校的教学设计工作。 这个顶目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提炼出了麻省理工学院最初办学的核心教学原则。麻省理工学院最初办学时,目标是创建一个在波士顿周边大学中更务实的技术型学院,学院创始人制定的校训是: “既要学会动脑,又要学会动手。从建校开始,学校的教学特色就是“从做中学”,并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盛行之时,将实验室教学纳入教学工作之中。1868年的一位学生证实:“这种教学方法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全新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告别了旧时的背诵式学习方法。我们从实验和经验中学到了知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教育技术的应用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学习的本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学习的本质"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认知控制 8.0
-
- 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 7.8
-
- 论证的艺术 (原书第3版) 9.1
-
- 正念幸福课 8.8
-
- 给坏情绪一个好理由 7.4
-
-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 (第2版) 9.1
-
- 效率脑科学 8.7
-
- 如何清晰地表达 6.3
-
- 自学大全 8.0
学习的本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本书为什么讲讲一部分知识不适合某些人? | 来自豆友fdjQ-uruEc | 2022-10-22 17:51:3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未知出版社 (202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Anchor (2021)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学 (Borage)
- 学习、生活、旅行、自我 (🐳 🐳)
- 学习科普2 (La lecture)
- 书单|学习 (空悠悠书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学习的本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Ppsy 2022-08-12 16:41:05
目前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章,有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本身就是在应用有关“学习的本质”的一些方式,至少就我自己的阅读经验而言,目前还没有遇到过一本“这样”的书能像这本一样写得那么引人入胜,是那种想一直读下去一探究竟的感觉。因此,从“阅读-学习”这个学习路径来讲,这本书是非常成功的。我期待着继续阅读下去的旅程,也无数次感叹,至少就第一章节的内容,如果当年本科的时候教育心理学是这么讲这么... 目前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一章,有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本身就是在应用有关“学习的本质”的一些方式,至少就我自己的阅读经验而言,目前还没有遇到过一本“这样”的书能像这本一样写得那么引人入胜,是那种想一直读下去一探究竟的感觉。因此,从“阅读-学习”这个学习路径来讲,这本书是非常成功的。我期待着继续阅读下去的旅程,也无数次感叹,至少就第一章节的内容,如果当年本科的时候教育心理学是这么讲这么学,那我可以领悟的更好! (展开)
1 有用 skymonkey 2022-06-28 21:38:30
干货并不多,太啰嗦了
0 有用 唔西 2022-08-11 23:54:43
8.9读毕。作者思维很跳跃,整体来说逻辑能说得通但是确实不太连贯。堆了很多看起来很厉害的理论,梳理了一下教育的发展脉络但是也就只是堆在那里而已(我写东西也这样嗅到了一丝丝同类的味道所以打了五星)¯\_(ツ)_/¯看到后面觉得逐渐变成了MIT的招生广告,MIT真牛...好羡慕ˊ_>ˋ我也想做机器人但是我什么都不会。anyway这本书对我的reality确实产生了一些影响,看完之后立刻打开了雪藏已久的... 8.9读毕。作者思维很跳跃,整体来说逻辑能说得通但是确实不太连贯。堆了很多看起来很厉害的理论,梳理了一下教育的发展脉络但是也就只是堆在那里而已(我写东西也这样嗅到了一丝丝同类的味道所以打了五星)¯\_(ツ)_/¯看到后面觉得逐渐变成了MIT的招生广告,MIT真牛...好羡慕ˊ_>ˋ我也想做机器人但是我什么都不会。anyway这本书对我的reality确实产生了一些影响,看完之后立刻打开了雪藏已久的digital humanity网课ˊ_>ˋ就真的很有趣诶。一步一步地引导自主思考➕鼓励多元真的好棒。虽然没有人类面对面互动,但是本自闭人士很喜欢这样的形式...蛮想进一步接触这类顶级大学发布的网课,感觉是非常有用的!无论是用来锻炼思维还是寻找新工具。(拉踩一下某歪,上了两年觉得不如自学) (展开)
0 有用 麒麟 2022-04-26 00:07:35
标准化教育是无懈可击的吗? 临时抱佛脚是好的学习方式吗? 好奇心对学习意味着什么? 如何激活惰性知识? 遗忘是记忆的失败吗?
12 有用 Porco 2022-05-21 20:50:52
迷惑性中文标题,奔着学习法来的都要大呼上当。英文副标题“The Science Transforming How We Learn”才是真身,实际一半是心理学导论进阶版,一半是近年的教育改革实践。收获简单总结为:兴趣+复习+输出=“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