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我们活得那么累?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茫然?
为什么我们甚至开始不知道“我是谁”?
我们被指责内卷,又被指责躺平;我们被贩卖孤独,又被推销爱情;我们被推向对立,又被斥为无情……
有人问,这代年轻人怎么了?
可是,我们也想问,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一书中分享——
打破一切权威,热爱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虚构地生活。
关于爱情,要有坚定的单身信念,才有能量给对方输送温暖。
多读书。书和人的生命,是连在一起的。
要有点儿离群索居的气质,要有点儿孤独的能力。
好的人生是兢兢业业地珍惜自己、逆流而上,也就是坚持自己的判断。
为自己建立一种有尺度的生活,制定一个需要费力的目标。
梁永安老师从阅读、游历、爱情、工作、女性、自我、修养、孤独、人格、社交等15个主题切入当下青年群体的时代症候,期望与青年人一起突破...
为什么我们活得那么累?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茫然?
为什么我们甚至开始不知道“我是谁”?
我们被指责内卷,又被指责躺平;我们被贩卖孤独,又被推销爱情;我们被推向对立,又被斥为无情……
有人问,这代年轻人怎么了?
可是,我们也想问,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生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在《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一书中分享——
打破一切权威,热爱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虚构地生活。
关于爱情,要有坚定的单身信念,才有能量给对方输送温暖。
多读书。书和人的生命,是连在一起的。
要有点儿离群索居的气质,要有点儿孤独的能力。
好的人生是兢兢业业地珍惜自己、逆流而上,也就是坚持自己的判断。
为自己建立一种有尺度的生活,制定一个需要费力的目标。
梁永安老师从阅读、游历、爱情、工作、女性、自我、修养、孤独、人格、社交等15个主题切入当下青年群体的时代症候,期望与青年人一起突破对问题的单一认知,体会到生活的无限可能与多元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
梁永安——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旅行摄影师。
目录 · · · · · ·
在失去坐标的转型时代,青年人如何定位自己? // 003
如何接纳不完美且独一无二的自己? // 007
人这种社会动物,如何坚定自己?
—谈青年男女的社会焦虑与压力 // 009
谈工作
· · · · · · (更多)
在失去坐标的转型时代,青年人如何定位自己? // 003
如何接纳不完美且独一无二的自己? // 007
人这种社会动物,如何坚定自己?
—谈青年男女的社会焦虑与压力 // 009
谈工作
工作很苦,不喜欢,怎么办? // 017
摸鱼可耻?怎样做一个理直气壮的打工人 // 021
我劳动,我幸福 // 029
关于斜杠青年 // 032
论人格:做一个好人还那么重要吗?
乌合之众的社会规则 // 039
一个好人该如何定义 // 043
好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 047
以无畏的精神去生活,是好人的生命素质 // 050
躺平与幸福
躺平,是对生活有了新思考 // 055
跳出当下,眺望幸福 // 057
当代年轻人,需要哪些生命的探索 // 060
谈社交
青年人的社交问题,大家都很宅? // 071
年轻人一定要避免无效社交 // 077
“社死”还是“社牛”?关键是找到“活过”的价值感 // 078
女性文化的发展
几千年来的文化压制与禁锢 // 085
女性文化伴随社会发展,曲折向前 // 089
真正的女性文化是突破对自由的束缚 // 092女性寻到自我的精神价值,需要这三步 // 097
女性让男性越来越有压力? // 102
谈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者的形成基因 // 109
人人都能写,但不是人人都能当作家
—写作与天赋和勤奋 // 113
如果没有天赋,还能写作吗? // 117
写作也要断舍离—走出生活的舒展度 // 119
谈相爱—相爱路上的决定性瞬间
相爱路上,一定要抓住决定性的瞬间 // 125
时代复杂,怎样抓住瞬间 // 128
瞬间的决定来自对生活的体认 // 130
小说、电影中的爱情瞬间时刻 // 132
爱,不思考,才有永恒 // 137
我们为什么相爱相杀?
女性的解放与困境 // 143
相爱相杀源于人性的复杂 // 146相爱是存量,相杀是增量 // 148
爱情不是方舟,人应该追寻更高的精神空间 // 149
单身其实是一件光荣的事 // 154
谈生活
年轻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生活方式 // 161
如何打开年轻人的世界 // 166
如何理解年轻人的力量和软弱 // 170
年轻人要如何面对变化 // 177
论孤独:孤独的力量
孤独在中国文化语境里的难言之隐 // 183
想要自由的生活,必然从孤独开始 // 185
有思考的人都是孤独的 // 186
孤独,让你认识自己 // 189
孤独的人有一种精神上的超越 // 190
有孤独的能力,才能造福大众 // 193
孤独的巨大障碍是放不下 // 195
孤独的力量 // 197
谈读书—一生细读一本书
书是与人的命运相连接的 // 203
阅读是生命的答案 // 204
细读是一种态度 // 210
书籍打开人的灵性 // 212
书写是读书的试金石 // 216
我们的读书时代 // 218
我的读书建议—怎样读书,读什么书 // 220
谈美
对美我们要有一种历史性认识 // 225
为什么现在的审美趋向中性化 // 229
审美和审丑,该怎样界定 // 232
谈艺术
艺术不仅是绘画、音乐,艺术是原创,是自由—如何定义艺术 // 237
艺术的无用之美比有用还厉害 // 239
年轻人要怎样去学习和认知艺术 // 240谈修养
修养,体现在对自然、人类、生命的热爱里 // 245
人与人相处,如何做到恰到好处的尊重? // 253
附录
梁永安答青年读者问
梁老师推荐的100部书单
梁老师推荐的100部影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最好的一种形式,就是看到了对方非常有价值的、自己非常认同的部分。比如说,这个人很朴实,他很喜欢旅行,喜欢拍照,喜欢写作,正好跟自己相合,自己也认同这种生活。其实爱上一个人就是爱上一种生活。一个人最可悲的就是一辈子没有生活过,一辈子都在追逐生活的条件,要挣钱、要大房子,虽然最终得到了,一辈子的时间也过去了。真正的恋爱是两个人共同打开生活,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非常喜欢的生活。 但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去创造的,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你的一切资源都要有非常好的配置。我们看一个人的时候,仅看他的资源怎么配置,就知道他的生活有没有重心、有没有方向。所以喜欢一个人,跟他在一起,你要看他到底在干什么,他在建设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爱情是两个人一起去建设一种生活,两个人都是生活的建设者。 有的人非常重视存量,一个人有学位、聪明有钱,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那是他以往的,属于你们两个人的东西在哪里,你们俩能创造出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相爱相杀源于人性的复杂 // 146相爱是存量,相杀是增量 -
很多女生在大学里有种体会,从学校门到学校门再到学校门,硕士读完25岁,本来学了这么多年知识,走出校门后是发展自我的大好时机,但这个时机却被人为打断。女性一出校门,她们就被外界逼着相亲、结婚,人生之路一下子被困住了,一步赶一步,按部就班地生活,就像被放到工业流水线上制造出来一样。这非常可惜。对女性生命,社会也往往以倒计时来衡量,30岁时要生孩子,28岁时要结婚,这样25岁时一定要找到男朋友……她们的生活一直在焦虑中行进。可是她们的精神价值在哪里呢?很少有人讨论和关注。 传统文化造就了女性的慕强心理,她们依然希望与一个比自己更强的异性成为生活的搭档,但越往上优秀的人越少,最后只能单身。我有一个女学生去外地当老师,别人给她介绍男朋友,男生见了一次就再也不来了。两个人坐下来聊天喝咖啡,女生跟人家聊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就这样把男生“聊”走了。女性有慕强心理,而男性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本能上又比较排斥和自己旗鼓相当的人。没有精神共鸣,很多女性因此也就不想恋爱、结婚了。从人类学角度看,男性的无意识思维,导致这部分女性结不了婚,基因得不到遗传,这样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这些人就“自生自灭”了。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0 条 )

更像刷视频的阅读体验
论坛 · · · · · ·
看到这书的封面,我想问那些讨厌腰封的人 | 来自又名 | 3 回应 | 2022-11-17 14:39:29 |
是那个翻译 达摩流浪者的译者吗? | 来自saturnus醉倒在月光下 | 2022-10-19 15:43:54 | |
我们处在一个过渡阶段:我们这代人好惨 | 来自Hi😳there😳Ms.ELF | 1 回应 | 2022-07-21 10:32:35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性/别/爱研究(3) (🦉的瓦涅密)
- kindle 2 (momo)
- 文化漫笔 (森森)
- 专业书目 / 拓展视野 (宁止水)
- 学习强国荐书平台 (就叫我铿爷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凋存叶 2022-05-23 21:18:17
梁老师是一个既平静又很热血的人。他的一片赤诚都在播客里和书籍里坦露着,里面是一个打开的他,他又劝导别人打开自己、发现美。很多苦,他能看到乐,我想,这就是被文化滋养过后的样子吧。
4 有用 青泥莲花缎 2022-05-23 10:41:17
有点像读书笔记,贵在写得真诚。细细碎碎的,估计也是上课时的一部分讲稿
5 有用 Pisum 2022-05-21 15:54:11
希望自己也可以有“扫荡了一个面 也就不再纠结一个点”的格局
5 有用 不說话 2022-05-30 22:07:13
就是…讲了很多观点,用了诸多学术著作、自身故事、名家学说来佐证,但读完又觉得这本书什么都没说清楚…
87 有用 眠去 2022-09-14 10:02:15 上海
媒体炒出来的吧
0 有用 今天也不喝奶茶M 2023-03-23 17:57:32 江苏
前面很有启发,后面有些观点还需进一步消化。希望我能做一个宽广的人。 谁能想到我在读书前想寻求答案的问题是该不该退学去流浪。
0 有用 Baebaek- 2023-03-23 15:17:06 广东
现在的人就会像浮世绘一样,很多东西是樱花式的生存,只有一个一个瞬间。
0 有用 逗比的逗比时代 2023-03-23 13:33:33 中国澳门
生命还是要有些纵深感…还是要多看看世界。作为一本“问题意识”很浓的书,书的作用也是蛮个人向的。
0 有用 ErinChu1022 2023-03-23 06:58:47 上海
在不確定的世界做確定的自己,盡量避免成為單向度的人
0 有用 YanG 2023-03-21 23:38:37 江苏
女性,跳脱事件本身去看待事情,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生命。(很有意思的老头子) 想去看小森林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