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杨武能
出版年: 2022-5
页数: 646
装帧: 平装
丛书: 杨武能译德语文学经典
ISBN: 9787100206297
内容简介 · · · · · ·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这部教育小说尽管内涵丰富、深刻,对艺术问题的探讨深入、细致、详尽,读起来却并不枯燥、乏味,不,相反倒是十分引人入胜的,这在以思想深邃见长的德语长篇小说中可以讲颇为少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歌德在这部作品中非常讲究艺术性,是因为深刻的思想往往直接而自然地融入了生动的故事情节中。
在歌德的所有小说里,《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结构是少有地严谨,情节是格外地生动、曲折、起伏跌宕,而且是悬念一个接着一个,隐约的伏线和神秘的暗示也很多,如迷娘和竖琴老人的蹊跷的行径和身世,演出《哈姆雷特》时自动前来救场的鬼魂和他留给威廉的警告,还有当晚来到威廉床榻上的不速之客等,都叫人一直要读到全书结束,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歌德为了将复杂的故事情节编织得错落有致,耐人寻味,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创作者
· · · · · ·
-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作者
-
杨武能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就是在威廉的怀抱里,甚而在他爱情的卵翼下,也不安全。如果她又是单独一人,从他用热情把她向上高抬的云雾中下坠到清醒的状态,那她简直是可怜的,只要她还生活在低级的混乱状态中,对本身的处境自己欺骗自己,或者说还认识不清,于是她就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她觉得她遇到的事故,只是极个别的:快意与厌烦互相交替,自卑用虚荣来补偿,匮乏常常用暂时的丰裕来填充;她可以把困难和习惯作为准则和辩解,这样她把所有不愉快的感觉一时又一时一天又一天地摆脱掉了。不过这个可怜的女孩觉得自己有些时刻转移到了较好的世界,似乎从上而下,从光明和欢乐鸟瞰她的生活的荒漠和邪恶,她感觉到女人是多么可怜的生物,她的要求并不同时引起爱和崇敬,她觉得自己里里外外都没有改善。她丝毫没有使自己振作起来的东西。如果她自己反省和寻求,她精神上是空虚的,她的心灵没有支撑点。这种处境越是可悲,她就越把自己的身心贴紧恋人;是呀,热情每天都在增长,而她失去他的危险也在每天移近。 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从别人的愚蠢行为中获利更合理的了。”“我不知道,使这些人摆脱愚蠢会不会是一种较高尚的情趣。”“就我对他们的认识来说,这大概是一种自命不凡的努力吧。为此理应要求点什么东西了,如果有个唯一的人要变得聪明而又富有,那他多半是靠别人去付出代价。” 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不幸地是属于除了一颗心而外别无所有的求爱者,正是这种人怀着最多的奢望。 ___________________ 自从我对他的倾心和忠诚有了把握的时刻起,我就把他看作我的丈夫,我把爱情所要求的以及一颗深信不疑的心所不能拒绝的一切,都心甘情愿地给予了他。 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满足现状的人是多么稀少啊!他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职业,而后者同样巴不得从这个职业中摆脱出来。可怜的东西不在你的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一个人在世上,没有内心使命,而从事一门手艺、一种艺术、或者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又怎么能不像你一样觉得自己的处境不好受呢? 只有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并在其中发现他最美的人生!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没有任何困难的!只有内在的本能,只有乐趣,只有爱,才能帮助我们克服障碍,才能开拓道路,才能把我们从别人惶惶不可终日的狭隘圈子中提拔出来。(第一卷第十四章) 人身上燃烧着一种更好的火花,如果它得不到营养,如果它没有被激动起来,它将被日常需要和冷漠的灰烬埋得更深,可是它燃得很久,几乎永远也不窒息。(同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人也喜欢 · · · · · ·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学习时代》这本难懂的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听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是看了茨威格的那篇人物特写《玛丽恩巴德悲歌》,取名自歌德的同名抒情诗。茨威格生动地再现了晚年歌德一颗热烈的心如何深受感情折磨,以及诗人如何用自己的诗歌治愈了自己。从那以后,在生命倒计时的岁月里,他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老朋友威... (展开)
【转】谷裕:从市民家庭到公共生活——解读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威廉迈斯特——成长的得与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是一部在还没开始读时就会让人有所判断的小说:因为它被称为“修养小说”或“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又是耗费了歌德极长写作时间的大部头,读者很自然地会认为小说应该是关于一位青年走向成熟的过程,并以此反映歌德的理想教育观。但是,根据之前老师来... (展开)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0 )
-
重庆出版社 (2007)8.4分 134人读过
-
Reclam, Ditzingen (2008)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2)8.4分 232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8.4分 10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推荐中的推荐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西方文学 (殳年)
- 书单|Fiction (Vera)
- 德语文学 (缘云)
- 2009yg (Eagl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普月 2024-12-29 15:07:25 云南
当人尚有这样一双眼睛,他的目光总要流向周围的一切,就恨不得所及之处都入木三分,对每个人都多情善感,随之而起的缤纷思绪及观念即便不甚深刻,也总是无所固执饱含希冀,意味着下一刻即将毫不犹豫地发生新转变的可能。这种况味凭歌德的语言显化成青翠、轻盈、晴朗的美,我们谓之为少年感。当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面自我诘问一面谴责命运,在狂风暴雨中整个人都在冲突,挣扎,歌德终其一生在求索自冲突和动荡开始扬升而获得外部环... 当人尚有这样一双眼睛,他的目光总要流向周围的一切,就恨不得所及之处都入木三分,对每个人都多情善感,随之而起的缤纷思绪及观念即便不甚深刻,也总是无所固执饱含希冀,意味着下一刻即将毫不犹豫地发生新转变的可能。这种况味凭歌德的语言显化成青翠、轻盈、晴朗的美,我们谓之为少年感。当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面自我诘问一面谴责命运,在狂风暴雨中整个人都在冲突,挣扎,歌德终其一生在求索自冲突和动荡开始扬升而获得外部环境、个体和外部之间、徐徐迁流于个体内部的和解及宽恕。试想,爽脆的清晨或微雨午后透明远空中随意散泊着几痕烟青碎云,滑翔云雀的羽翅的浅兰捷影轻点在橡树枝芽掩映的琉璃般的湖面——和谐优美,歌德式的诗意大多类此。读的过程中不时想起歌德后来对《浮士德》第一部的批评:那些混乱与不义不过是狭隘的中产阶级观念所致。 (展开)
0 有用 effhfg 2024-02-02 11:22:09 辽宁
第一本bildungsroman。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时代。 歌德的作品就像一片晴朗的天空,这在现在的作品中其实很少见,很少有人能够重现歌德的那种明亮的晴朗。这种明亮和其他宗教作家的明亮明显不是一种东西。
0 有用 Amoranova 2024-12-16 22:46:11 英国
近乎于百科全书一般的成长小说,歌德作为一个长者,毫无保留的向读者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膜一下)。故事最有趣的部分便是前期戏班,借人物之口所讲出的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以及莎翁戏剧对塑造德意志认同所起的贡献。 这虽然是小说,但读起来却似戏剧结构。几段爱情悲剧,与结尾威廉本身的爱情喜剧,一同构成了这部德国青年的悲喜剧。以不忠的初恋及胡闹的戏班为模版,歌德揭示了青年成长时期的困惑,及人性的复杂。尘世间没... 近乎于百科全书一般的成长小说,歌德作为一个长者,毫无保留的向读者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膜一下)。故事最有趣的部分便是前期戏班,借人物之口所讲出的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以及莎翁戏剧对塑造德意志认同所起的贡献。 这虽然是小说,但读起来却似戏剧结构。几段爱情悲剧,与结尾威廉本身的爱情喜剧,一同构成了这部德国青年的悲喜剧。以不忠的初恋及胡闹的戏班为模版,歌德揭示了青年成长时期的困惑,及人性的复杂。尘世间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必要去期待他们变成无暇的圣人,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慢慢成长,而最终天国的救赎送还灵魂失去的碎片,而变成真正完整的人。 故事中女性角色的塑造非常单薄,一个又一个近乎圣洁的人仅仅为了让威廉获得教训莫名死亡。威廉虽然得到了其中最好的人,但他是否对得起自己忠贞的初恋? (展开)
0 有用 林中旅人 2023-08-31 18:50:21 北京
人物对话之间有很多“说教”,对处于迷途中之人大有裨益。
0 有用 仪岚 2023-10-01 09:49:10 北京
歌德这本著作的影响力完全不亚于《浮士德》。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张巨大的命运之网中,每个网格的交错又会产生出新的网路,正如人与人,物与物之间无数个不可思议的偶然生出机缘巧合的必然。也许人的意志是自由的,我们总是可以依照个人的意愿去选择,然而有一种东西是凌驾于选择之上的存在,让人兜兜转转不知何时能走出迷途。那闪耀着灵性的理想,时时刻刻都在教育成长中的人们。虽然每个人自有其专属的“学习时代”,但这“学习”只... 歌德这本著作的影响力完全不亚于《浮士德》。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张巨大的命运之网中,每个网格的交错又会产生出新的网路,正如人与人,物与物之间无数个不可思议的偶然生出机缘巧合的必然。也许人的意志是自由的,我们总是可以依照个人的意愿去选择,然而有一种东西是凌驾于选择之上的存在,让人兜兜转转不知何时能走出迷途。那闪耀着灵性的理想,时时刻刻都在教育成长中的人们。虽然每个人自有其专属的“学习时代”,但这“学习”只要开始便会以某种形式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成全自己。与其说歌德是作家,不如说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在变幻的时代中给予理想的力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