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明室Lucida
原作名: Die Schuldlosen
译者: 李晓艳
出版年: 2022-8
页数: 344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明室 · 赫尔曼·布洛赫作品系列
ISBN: 9787559661593
内容简介 · · · · · ·
◎在价值崩溃的年代,没有人是无罪者
★
用宛若艺术品般的精妙结构与诗性笔触
探问价值真空时代的精神状况
托马斯·曼、汉娜·阿伦特、米兰·昆德拉、乔治·斯坦纳一致推崇
与卡夫卡齐名的“中欧四大小说家”之一
20世纪德语文学巨擘 赫尔曼·布洛赫 经典代表作
中文版首次译介!
【编辑推荐】
1.赫尔曼·布洛赫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米兰·昆德拉对他极为推崇,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对他有专门论述。托马斯·曼、汉娜·阿伦特、乔治·斯坦纳等文学名家也对他推崇备至。
2.《无罪者》是布洛赫的代表作之一,以独一无二的诗体框架和诗性笔触,描写了“二战”前的德国小市民——一群有罪的无罪者——如何在传统价值崩溃的时代,陷入孤独、麻木与痛苦之中,从而导致了纳粹的崛起。《无罪者》是反思欧洲历史的重要文学作品。
3.本书是首次从德语翻译为中文,译文优美晓畅, 完美还...
◎在价值崩溃的年代,没有人是无罪者
★
用宛若艺术品般的精妙结构与诗性笔触
探问价值真空时代的精神状况
托马斯·曼、汉娜·阿伦特、米兰·昆德拉、乔治·斯坦纳一致推崇
与卡夫卡齐名的“中欧四大小说家”之一
20世纪德语文学巨擘 赫尔曼·布洛赫 经典代表作
中文版首次译介!
【编辑推荐】
1.赫尔曼·布洛赫是20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米兰·昆德拉对他极为推崇,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对他有专门论述。托马斯·曼、汉娜·阿伦特、乔治·斯坦纳等文学名家也对他推崇备至。
2.《无罪者》是布洛赫的代表作之一,以独一无二的诗体框架和诗性笔触,描写了“二战”前的德国小市民——一群有罪的无罪者——如何在传统价值崩溃的时代,陷入孤独、麻木与痛苦之中,从而导致了纳粹的崛起。《无罪者》是反思欧洲历史的重要文学作品。
3.本书是首次从德语翻译为中文,译文优美晓畅, 完美还原布洛赫的诗性笔触与道德思辨。
【内容简介】
《无罪者》是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中欧最伟大的四位小说家”之一的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故事发生在前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以钻石商人A和W男爵夫人一家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生动地呈现了小人物在价值崩溃时代的孤独、麻木与痛苦。
小说炉火纯青地运用了多种文学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章节中分别呈现出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等风格,各部分被统一的诗体框架天衣无缝地缝合在一起,成为一件绝妙的艺术品。《无罪者》对人性的洞察极其深刻,是反思欧洲历史的重要文学作品,本次是首次翻译为中文。
【名人推荐】
赫尔曼·布洛赫是乔伊斯之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家。
——乔治·斯坦纳
赫尔曼·布洛赫以几乎超出认知的方式改变了19世纪经典小说的艺术形式。
——汉娜·阿伦特
无罪者的创作者
· · · · · ·
-
赫尔曼·布洛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赫尔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1886—1951)
奥地利小说家,与卡夫卡、穆齐尔、贡布罗维奇一起被昆德拉誉为“中欧最伟大的四位小说家”。布洛赫生于维也纳,父亲是纺织厂老板,母亲是犹太富商的女儿,他在20岁时接管父亲的纺织厂,后结识卡尔·克劳斯、托马斯·曼、茨威格、罗伯特·穆齐尔、埃利亚斯·卡内蒂、爱因斯坦等人,40岁时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数学、心理学和哲学,45岁时出版首部长篇小说《梦游人》,1938年流亡美国,晚年主要从事群众心理学研究,1950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次年心脏病发作,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去世。主要代表作有小说《无罪者》《着魔》《梦游人》《维吉尔之死》《未知量》。
译者|李晓艳
译者,德语文学博士,目前就职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目录 · · · · · ·
声音:1913 007
Ⅰ 伴着微风启航 015
Ⅱ 条理的构思 030
声音:1923 045
Ⅲ 浪子 050
Ⅳ 养蜂人之歌 087
Ⅴ 女仆策琳的故事 098
Ⅵ 惘然若失 131
Ⅶ 参议教师扎哈里亚斯的四次演讲 150
Ⅷ 老鸨之歌 187
Ⅸ 买来的母亲 201
声音:1933 257
Ⅹ 石客 270
Ⅺ 乌云飘过 308
成书记 321
在地狱中寻找家园 328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无罪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无罪者"的人也喜欢 · · · · · ·
无罪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Marlboro Press (2000)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Suhrkamp (197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Suhrkamp (2003)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 (Viking)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德语文学 (胡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无罪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Alain 2022-10-02 17:59:40 北京
在精确的词语之间,混沌丛生。
5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23-06-12 17:18:25 山东
以此种方式产生的整个构造是否可以而且应该被称为长篇小说是十分无关紧要的术语方面的考虑。长篇小说的形式——甚至连那种炮制而出的没有特别的艺术雄心的娱乐性的叙述形式——在近几年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和每一种艺术一样,长篇小说也必须表现世界的整体性,尤其要展现小说人物的生活整体性;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分裂和复杂,这一要求也越来越难完成。长篇小说今天所需的素材广度远胜昔日,同时为了驾驭这些素材又需要更为敏锐的... 以此种方式产生的整个构造是否可以而且应该被称为长篇小说是十分无关紧要的术语方面的考虑。长篇小说的形式——甚至连那种炮制而出的没有特别的艺术雄心的娱乐性的叙述形式——在近几年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和每一种艺术一样,长篇小说也必须表现世界的整体性,尤其要展现小说人物的生活整体性;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分裂和复杂,这一要求也越来越难完成。长篇小说今天所需的素材广度远胜昔日,同时为了驾驭这些素材又需要更为敏锐的抽象化和组织能力。以往的长篇小说涵盖局部的领域,可以是教养小说、社会小说或者灵魂小说,它们在这些局部领域经常是科学尤其是心理学的先驱。今天,极端性的时代,已不再有纯文学方面的伪科学,由长篇小说传递的这种认识至多只能是人所共知的陈词滥调。与此相反,科学提供不了整体性,它必须把任务留给艺术,留给长篇小说 (展开)
1 有用 阿困 2023-12-14 15:54:36 广东
看不懂
1 有用 略 2023-03-04 13:27:06 北京
策琳这条线最适合东方人阅读理解
4 有用 冬妮娅 2022-12-23 10:23:36 北京
从《梦游人》到《无罪者》,从描述现代世界价值崩溃进程到探问价值真空时代的精神状況。只要看一章,不,只要一页,就能知道布洛赫这位勇士在进行一项怎样艰辛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审判人的恶并还要在那地狱重建应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