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u Liang Shrine的书评 (25)

阿德 2010-05-08 17:14:0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武梁祠书摘

1、武氏祠堂包括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和武梁祠。本书的范围仅包括武梁祠。 2、武梁祠是个家族墓和祠堂群。由南到北依次是石狮、阙、神道、石碑、祠堂和墓地。保留至今的主要是石祠堂。 3、武梁祠分为3个大部分:屋顶、山墙和墙壁,分别表现了东汉人心目中宇宙的三个部分:...  (展开)
unidolphie 2020-06-05 09:59:3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版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与“兼顾”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以下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标注页码)是巫鸿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专著。该书上半部分针对山东省嘉祥县武氏祠的被发现和被重构为线索展开,下半部分为对于武氏祠之中武梁一祠上画像石的研究...  (展开)
君迁子 2009-07-24 22:56:4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读《武梁祠》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橙子给我推荐这本书已经很久了。在上图,先借了巫鸿教授的美术史论文集,才又找来这本书——开架区查询显示有书,排放却颇显凌乱,第二次去,方才从邻近的架上找...  (展开)
Acot一杯茶 2021-02-12 14:18:2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阅读勘误

如另一则书评所言,此书错字甚多。手头版本为2018年一版三印,仍有许多错字,有几处甚至严重影响理解。 1.开头的地图,“松山”当作“宋山”,“渔台”当作“鱼台”。(宋山所出土石祠非常重要,见《汉代的小石祠》一文。此重要小地名译错很不应该。) 2.P28第一段两处“后一”...  (展开)
wú yá zǐ 2011-04-25 15:07:24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版

The Wu Liang Shrine Revisited

Awarded the 1990 Joseph Levenson Priz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The Wu Liang Shrine (hereafter WS) was translated to Chinese version Wu Liang Ci in 2006, and has received acknowledgements from 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scholars. I will compare t...  (展开)
玉山上行 2019-12-10 02:04:1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版

不是书评的感想之读《武梁祠》和《画为心声》

说起来,第一次读《武梁祠》是在13年。我硕导的课分了前后两部分,前半截他讲了他觉得研究中重要的地方,后半截则带着我们一起学习他觉得必要的论著,分析学者的论点论据和组织逻辑。其中一次课,就是专门讲巫先生的《武梁祠》,然后下一节课又将邢义田先生的《画为心声》讲了...  (展开)
汪杨 2009-01-10 12:10:5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读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

像巫鸿这样通过美术史研究和中国当代艺术双向操作成名的不少。 p51 赵明诚认为武梁祠的画像质朴可笑,这也是从书法胜于图画的美学体系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当时的绘画是以写实技术为重,而对于汉代画像的造型和意境较为轻视,而这种绘画的品味变迁需要进一步审查。 p54 ...  (展开)
黑水河的小疯女 2020-05-29 05:37:5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版

解读巫鸿《武梁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篇 巫鸿在这本书的上篇做了一个——我想把它称之为史上最宏大的——文献综述。可以说,他用了一本博士论文的一半的体量来写文献综述。既广又深,而且分析的很精彩。 第一部分说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对于武梁祠的研究。 先讲什么是金石学。金和石的区别是什么呢?金通常是携带有实...  (展开)
hanqi 2006-11-01 17:57:4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绝对性要力荐的一本书—好书!!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不但是因为巫鸿先生一直是我学习艺术史以来很敬仰的一位学者,更重要的是,呵呵,翻译者中有一位是我的老师,谦虚得连自己得名字也用的是笔名,自我介绍也超级简单,“教师”呵呵 简单! 国内有好多人也在搞汉画,有的在用图象学的办法在搞,巫鸿先生总...  (展开)
替替No.4 2017-06-07 23:46:3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读巫鸿《武梁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里,专业文章,特别是就某个事物进行考证或辨析的文章,多是就事物本身说事物,所涉理论太少,让人有“干巴巴的考古”之感。而这本书从理论层面精彩地论述了武梁祠画像的特点与象征意义,并拓展到以武梁为代表的...  (展开)
草虫 2009-04-11 11:38:5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嗯,视野很不错

有段时间习惯读考古报告了,“读图”就不啻是一个无比呆板的过程——在复印的摹本上,用安静的目光把摹本上的每一个人物和器物的图案“读”出来,转而迅速地将文献中可能的句子对照上,然后在摹本边上“写”下,完成图案和文字这两种不同媒介的“文本转换”。那些日子,光阴...  (展开)
环佩 2024-01-22 12:46:5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题材、图像和图像之间、视觉象征符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巫鸿的博士论文"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出版于1989年,中译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出版于2006年。研究围绕武梁祠这个重要的汉代地面石质祠堂内部的画像展开,以期通过个例研究,撬动对汉代画像及其象征性的理解...  (展开)
鬼火少女绿鲤鱼 2020-11-16 16:21:5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书评

武梁祠研究中的早期综合性著作,分为上下两编:第一部分是学术综述,不用多提,第二部分是作者的个人研究。作者的个人心得有两点:第一,将武梁的个人学术取向(治韩《诗》)和画像石上的祥瑞图案结合起来, 认为这些图案出于武梁生前的规划,所有的祥瑞图案都和今文经学中的谶...  (展开)
筠堂随笔 2019-08-07 21:44:2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武梁祠》导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武梁祠》 巫鸿著,柳杨,岑河译,三联书店,2018 全书围绕清点武氏家族墓地遗存,系统回顾以往研究,解释分析武梁祠石刻图像内容和考察整个图像程序以探讨其思想观念四个部分展开论述,其中上编为第一、二部分内容,包括附录二武梁祠研究年表,附录三武梁祠画像石祥目;下编...  (展开)
且拥图书卧白云 2019-03-27 09:45:1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墓葬图像解读的路标

巫鸿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以下简称《武梁祠》)是一篇读起来让人切实地感觉到开卷有益的书。有趣的是,这本书竟然是作者本人的博士论文。巫鸿的博士学位在美国获得,查询美国的博士论文标准,要求:(1)揭示学生分析、解释、总结信息的能力;(2)展现...  (展开)
林赶秋 2015-11-23 23:50:5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版

《武梁祠》大醇而小疵

除了常人不易发现的小瑕疵和个别插图不够清楚外,整体上说是本学术好书,而不仅仅是一册艺术史名著! P230据《历代名画记》说刘褒“画了表现《诗经》的《北风图》”,按《名画记》又转自《博物志》,所以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序》曰“尝记《博物志》云:汉刘褒画《云汉图》,见...  (展开)
烨子 2024-05-13 23:48:2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版

5.13 下编第二章 山墙

巫鸿的文章喜欢在大主题下逐步递进,且前后勾连,因此一气呵成阅读更佳,本章亦是。难得今天能狠下心用一下午时间读了屋顶与山墙两章。 看到巫老师在讨论西王母东王公的时候就想到了上学期看«礼仪中的美术»,巫老师在讨论佛教传入中国后图像的表达时将佛陀与西王母、东王...  (展开)
sillageSolivaga 2023-09-01 23:16:5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写的是武梁祠,思考是最近所读一些书的思考

作者之前的学业(美术史系)和工作经历(故宫书画组、金石组),与博士论文完美契合,奠定学术地位的鼎鼎大名如雷贯耳。巫鸿教授跨学科性研究的迹象在最早的这部作品就已显现。我阅读图像、视觉方面的书不多,重文字甚过图片。近几年开始看一些绘画的感受是无论西方古典还是中...  (展开)
薫風 2021-08-15 19:33:2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就是个短评因为字多了成了书评而已

三个月前为了整我的pre读了学术史梳理和第四章神仙世界(也就是西王母)部分,这两天想起这个坑才重新读完。 巫鸿想来很牛的一点是提出的研究点被后来的学者反复论述(甚至还不是引述是直接拿来用),比如东汉祠堂夸张的显示孝道的铭文和西王母宗教性质的转变这两个点,所以巫...  (展开)
卿云 2020-05-08 20:50:0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对高祖的神异描写实源自《史记》而非《汉书》

作者所列举的对高祖神异的描写,《史记·高祖本纪》均已存在,作者在此睁眼说瞎话了。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5条)

订阅The Wu Liang Shrine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