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Letters to a Young Contrarian
译者: 陈以侃
出版年: 2023-9
页数: 224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22220713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Letters to a Young Contrarian
译者: 陈以侃
出版年: 2023-9
页数: 224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22220713
内容简介 · · · · · ·
在本书中,克里斯托弗·希钦斯以书信体的形式,为未来的“叛逆者”(contrarian)提供了一些“规避幻灭”的建议。他探究了各种类型的特立独行者在关键历史时刻为进步与正义事业所采取的违抗立场,援引左拉、奥威尔、哈维尔等普罗米修斯式人物作为楷范,为“不同意见”的重要价值做了热情的辩护。
希钦斯言传身教,劝诫青年人装配起独立思考的武器,塑造批判性的人格,对威胁自由意志的一切保持警惕,并从挑战旧世界的艰辛故事里汲取养分。如何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叛逆者”,不惮于反对愚顽、无趣和谎言,去实践一种矫健而广阔的生命自我——本书是一位久经历练的老兵犀利、雄辩而激扬的回应。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的创作者
· · · · · ·
-
陈以侃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 1949—2011)
当代最负盛名的新闻记者、专栏作家、评论员。他是《名利场》《纪事》《新政治家》《纽约时报书评》和《大西洋月刊》等杂志的特约编辑、撰稿人,在2005年《外交政策》和《展望》杂志举办的“全球百大公共知识分子”评选中排名第五。代表作有《给青年叛逆者的信》《人之将死》《有待商榷》《审判基辛格》和回忆录《Hitch 22》等。
目录 · · · · · ·
前言
序
01 需要一点勇气
02 不得不写
03 争斗是万物之源
04 保持怀疑
05 会有一些艰难的日子
06 给敌人提供弹药
07 事情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复杂
08 如何规避衰颓和惯性
09 心智自由的前提
10 宗教的“精神力量”
11 警惕民意
12 关于“优越感”
13 都是哺乳动物
14 异见者终究是少数
15 要多旅行
16 关于幽默
17 关于无趣
18 密涅瓦的猫头鹰
跋
· · · · · · (收起)
序
01 需要一点勇气
02 不得不写
03 争斗是万物之源
04 保持怀疑
05 会有一些艰难的日子
06 给敌人提供弹药
07 事情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复杂
08 如何规避衰颓和惯性
09 心智自由的前提
10 宗教的“精神力量”
11 警惕民意
12 关于“优越感”
13 都是哺乳动物
14 异见者终究是少数
15 要多旅行
16 关于幽默
17 关于无趣
18 密涅瓦的猫头鹰
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又及,因为这个话题在讨论激进派行事作风的时候空常被提起,我会再提一个我在远行中捡拾起的小知识。当心“身份政治”。我重新表达一下:离“身份政治”越远越好。“个人的都是政治的。”我记得非常清楚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一开始,它是对1968年之后各种失败和衰退的反动:你可以称它为一项安慰奖,颁给那些错过了1968的人。我从骨子里知道一个真正糟糕的想法要传播起来了。我的第一反应并没有错。在会议中,开始有人站起来长篇大论他们的感受,而不是他们思考的结果或方法,开始大谈他们是谁,而不是他们做过什么,相信什么(或许他们的这一栏也只能空缺)。这也是“细微差别的自我迷恋”,但却是一种更加无趣的形式,因为每个因身份构成的团体还会继续细分,并发明更多的“差异性”。这种倾向经常被嘲讽——变性、残疾、彻罗基女同性恋派别中的肥胖分会要求民众听到她们的吁求一一但嘲讽得还不够。你要看它在你眼前发生才能明白。某种形式的激进派很快成了一种反动;卡拉伦斯·托马斯的听证会向所有人展示了这一点,也只有最愚钝、无聊和自私的人才视而不见,但话说回来,正是那些愚钝、无聊、自私的人永远把“身份政治”当成自己的出头机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5 要多旅行 ......... 121 -
所以我最后没有激扬的结语,没有号角送别。对非理性保持警惕,不管它多诱人。远离“超验”和那些邀请你服从或自毁的人。提防同情心;对于你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尊严更为可取。不要怕别人觉得你傲慢或自私。把所有的专家都看成哺乳动物。对于不公正和愚昧,永远不要旁观。寻求论述和争辩不需要额外的理由;坟墓里有足够的时间供你沉默。质疑你自己的动机,和所有借口。不为他人而活,就如同你也不期待他人为你而活一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跋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给青年叛逆者的信"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给青年叛逆者的信"的人也喜欢 · · · · · ·
给青年叛逆者的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愤青的自我修养(云也退)
(转自《经济观察报》,云也退先生的书评) 我很尊敬《查理周刊》的漫画家们,不是因为他们画了给自己惹来杀身大祸的那些漫画。前些天,在得知这份杂志订户猛增,全球销量数百万份时,正巧看到一幅漫画:云端立着男男女女五个人,下边的大地上,每个人拿着一份画报。五个人都很...
(展开)

苏晓军 版本的 翻译挑刺(未完待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 3,译文:首先,看到我所从事的职业被降级为一种反复使用的东西,这让我厌倦。 原文:For one thing, it bores me to see my supposed “profession” reduced to recycling. 这里的recycling是说上面那些人反复用同一些'clippings from earlier reviews and notices' 'bo... (展开)
愿你愤青,遗世独立(附书中提到的名人)
对非理性保持警惕,不管它多诱人。远离“超验”和那些邀请你服从或自毁的人。提防同情心;对于你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尊严更为可取。不要怕别人觉得你傲慢或自私。把所有的专家都看成哺乳动物。对于不公正和愚昧永远不要旁观。寻求论述和争辩不需要额外的理由;坟墓里有足够的...
(展开)

怀疑一切,永不妥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是的没错,这本书在豆瓣的两个版本,陈以侃的译本8.7分,于海生的译本只有7.2分,我选择了后者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毛病,只是因为我只找到了这一版的电子书。其实翻译在我看来有些问题,但并不算太大——我感觉是作者写作和译者翻译时的情绪是两个状态,作者应该更为激情洋溢一... (展开)
刺头希钦斯:无限转宗
刺头希钦斯:无限转宗 文|DAGAR 是做一个乖宝宝,还是做个叛逆鬼?花季雨季叛逆鬼不少,最终都该做个乖宝宝。希钦斯被称为少有的狷狂公知,被他瞄准的都是特蕾莎修女、克林顿、基辛格、戴安娜这些大人物及一些大事,拿不出实打实的证据、敏锐的洞见炮打大人物,他可狷狂不起来...
(展开)

行正义之事,管他天崩地裂
这本书还有另一个更通用的名字叫“致愤青”。我自认不算是个愤青,最多是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但是愤青也有理想主义的一部分,所以我对这本书还是感触颇多。 这本书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最重要的不是你思考的内容,而是你思考的方式”。我读书有一个陋习,比起作者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华夏出版社 (2019)8.4分 1046人读过
-
Basic Books (2002)8.4分 49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15)7.4分 252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0/01)7.7分 11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学车间 aka 理想国外文馆 (哦)
- 做了几本书 (哦)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2小时可以读完的小书 (bird)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给青年叛逆者的信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飞侠 2024-03-20 09:52:46 广东
“qtmd我只能活这一辈子,不想把其中的任何一刻浪费在可悲的妥协上。”作者本身就是个“反叛者”,骂骂咧咧很带感,引经据典很高级。flag又各种叠满了,书单延长了不少。
1 有用 Iris 2024-05-07 12:58:20 浙江
晦涩难懂
0 有用 嗷呜🍎 2024-02-25 11:46:33 江苏
“我们生来病态,却被命令要活得健康”。 看完感觉我一点都不“叛逆”,还拥有一个容易被洗脑的“天真”大脑。
1 有用 River 2024-03-16 12:57:23 湖北
道理虽懂,但以这种方式辩证出来,却有一种从未想象过的震撼
0 有用 Asya 2024-02-26 17:08:59 四川
翻译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