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复盘A股20年行情演进与策略变迁,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价值投资周期逻辑、投研策略与未来推演。
20年,三轮周期:2005—2009年的“周期为王”,2010—2015年的“成长致胜”,2016—2022年的“茅宁共舞”。
作者凌鹏长期在主流机构从事投研活动,兼具一线卖方策略与买方实操经验。基于实战经验复盘,厘清三轮周期的主线逻辑,剖析每轮周期背后机构投资者使用的方法论。每一轮周期均按照酝酿—崛起—调整—泡沫—陨落的顺序发展。
在变幻的主线逻辑中,也有不变的共性,即周期、估值与人性。“周期思维”才是永恒的赛道。
通过复盘历史,该书助力投资者顺应时代,构建切实可行的投研体系与投资框架。
作者简介 · · · · · ·
凌鹏,荒原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和投资总监。
2006—2012年,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任首席策略分析师。2013—2014年,任东吴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专户副总经理以及基金经理等。2015—2016年,任兴业全球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专户经理。
曾主导编写《策略投资方法论》。
目录 · · · · · ·
前言 我的价值之旅
第一章 2005年:A股的重生之年
2005年是分水岭
2005年之前的A股
2005年之后的A股
第二章 2005—2009年:周期为王
投资时钟统御江湖
2005年 熊市出清
2006年 牛市来临
2007年 蓝筹泡沫
2008年 次贷崩盘
2009年 肌肉记忆
第三章 2010—2015年:成长致胜
成长崛起与互联网思维
2010年 尝试切换
2011年 倒春之寒
2012年 正式切换
2013年 成长完胜
2014年 蓝筹逆袭
2015年 市场巨震
第四章 2016—2022年:茅宁共舞
周期归来、龙头至上
2016年 破局重生
2017年 渐入佳境
2018年 补跌调整
2019年 “茅氏”封神
2020年 宁王独立
2021—2022年 茅宁陨落
第五章 寻找投资中的“不变”
三个“不变”
两次“转变”
· · · · · · (收起)
第一章 2005年:A股的重生之年
2005年是分水岭
2005年之前的A股
2005年之后的A股
第二章 2005—2009年:周期为王
投资时钟统御江湖
2005年 熊市出清
2006年 牛市来临
2007年 蓝筹泡沫
2008年 次贷崩盘
2009年 肌肉记忆
第三章 2010—2015年:成长致胜
成长崛起与互联网思维
2010年 尝试切换
2011年 倒春之寒
2012年 正式切换
2013年 成长完胜
2014年 蓝筹逆袭
2015年 市场巨震
第四章 2016—2022年:茅宁共舞
周期归来、龙头至上
2016年 破局重生
2017年 渐入佳境
2018年 补跌调整
2019年 “茅氏”封神
2020年 宁王独立
2021—2022年 茅宁陨落
第五章 寻找投资中的“不变”
三个“不变”
两次“转变”
· · · · · · (收起)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喜欢读"周期、估值与人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周期、估值与人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周期、估值与人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以史明鉴,以及自己近期读书上的花钱方式
之前用微信听书,因为觉得正好可以将开车或跑步的时间同步学习,最初办了月卡因为觉得app里还是有些感兴趣的书,听了近1年后发现感兴趣的都听完了,其他感兴趣的都没上架,后来发现可以导入电子书使用听书功能,取消付费模式后,之前还能听一段时间后来发现使用该功能必须付费...
(展开)

当下创业板的投资价值几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在书中提及在 18 年底重仓创业板的分析逻辑,兴许可以将其当做一个投资指数的范本,以提升投资的胜率与赔率。先简单的复述一下作者在 2018 年底对创业板所做的几个判断及其逻辑,再来看看当下创业板的投资价值。 作者18 年底重仓创业板的3 个逻辑: 1、极致跌幅。从 2015 ... (展开)>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股市特色 (行之)
- 豆瓣五星图书【商业/管理/投资】 (爱玛·包法利)
- 书单|上嘉-有 (喵呜)
- 他山之玉 (鶴景)
- 罗七喜的图书 (罗七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3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周期、估值与人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叶科良 2024-06-11 10:32:00 四川
A股从2005到2020的编年史。但读罢之后的感觉真的如书的标题,只能把握那些不变的要素,周期、估值和人性。如果不是对A股过去经历有兴趣,直接看前言和最后不变部分的总结即可,要再想多看点内容,可以看每一年的复盘总结部分
0 有用 lix7 2024-08-11 02:10:22 北京
流水账,但有用
10 有用 柳叶刀. 2024-04-16 09:58:56 山西
这是我第一本还没看完就给差评的作品。基本是个流水账没有归因分析的烂书。宏观研究院引以为傲的作品是发现了“春季躁动”。A股虽然还不完善但都不是根本问题。作为这个厕所的既得利益者,这真是蛆的赞歌。
1 有用 cheng 2024-02-14 17:40:23 安徽
好像很诚恳,但是,身为一个券商从业人员,又公募又私募,到头来还是,这种认识,是不应该的,回避根本原因,谈信仰,有点不地道,害人了吧
1 有用 dahlia 2024-01-15 23:39:49 北京
凌鹏老师真是,唉,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