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理想国》是柏拉图创作的哲学经典著作。本书借苏格拉底与格劳孔、色拉叙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对话,描述了一个理想国家的蓝图,还讨论了诸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比如正义、财产、教育、品德等。本书围绕如何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这一问题,讨论丝丝入扣而亲切有趣,细细品味,余香四溢。本书作为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一个源头,震古烁今,是理解西方政治文化的之书。
理想国的创作者
· · · · · ·
-
柏拉图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西方哲学奠基人之一。与其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出生于古希腊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其创立的以“理念”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以及柏拉图哲学、柏拉图主义等,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生著述颇丰,代表性和影响深远的是《理想国》。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许多痛苦,包含亲人朋友的许多不满,其原因只有一个,不在于人的年老,而在于人的性格。 假设他们是大大方方,心平气和的人,年老对他们称不上是太大的痛苦。要不然的话,年轻轻的照样也少不了烦恼。 一个好人,同时忍受贫困、老年,固然不容易,可是坏人虽富,到了老年其内心也是得不到满足与宁静的。 除了接受无知之罚外还能有什么别的吗?而受无知之罚显然就是我对有智慧的人学习。 善良的人便不肯为名为利来当官。 他们不肯为了职务公开拿钱被人当仆人看待,更不肯假公济私,暗中舞弊,被人当作小偷。 名誉也不能动其心,原因是他们并没有野心。 于是要他们愿意当官就只得用惩罚来强制了。 这就怪不得大家看不起那些没有受到强迫,就自己想要当官的人。可最大的惩罚还是你不去管人,却让比你坏的人来管你来了。我想象,好人怕这个惩罚,因此勉强出来。 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迫不得已,实在找不到比他们更好的或同样好的人来担负这个责任。 假设全国都是好人,大家会争着不当官,象现在争着大家要当官一样热烈。 那时候才会看得出来,一位真正的治国者追求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 所以有识之士宁可受人之惠,也不愿多管闲事加惠于人。 心灵不也是这样的吗?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最不容易被任何外界的影响所干扰或者改变了。万事万物那么都是这样的了。 ——任何事物处于最好状况之下,(不论是天然的状况最好,还是人为的状况最好,或两种状况都最好),是最不容易被别的东西所改变的。 一位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便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 再者,一个受过适宜教育的儿童,对于人工作品或者自然物的缺点也最敏感,因而对丑恶的东西会非常反感,对优美的东西会非常赞赏,感受其鼓舞,并且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 对任何丑恶的东西,他能象嫌恶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追求真实存在是真正爱知者的天性;他不会停留在意见所能达到的多样的个别事物上的,他会继续追求,爱的锋芒不会变钝,爱的热情不会降低,直至他心灵中的那个能把握真实的,即与真实相亲近的部分接触到了每一事物真正的实体,并且通过心灵的这个部分与事物真实的接近,交合,生出了理性和真理,他才有了真知,才真实地活着成长着;到那时,也只有到那时,他才停止自己艰苦的追求过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卷
> 全部原文摘录
理想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07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1 )
-
商务印书馆 (1986)8.8分 86371人读过
-
Basic Books (1991)9.5分 38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8)9.3分 1520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12)9.0分 113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理想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sph_ia 2024-12-28 17:29:11 浙江
到头来坚守正义的目的还是功利性和迷信的 难怪即使有了这本书 这个世界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现在读任何哲学的时候脑海里都会提前浮现一个#仅限我们这个物种的tag 造物主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于我所见柏拉图此书的观念里 人要选择向上的路和一只轮子认为向上的路就是转得又快又稳之间没有差别 因为我们看造物主的逻辑和轮子看我们的逻辑同样是一种未知 所以既然坚守正义最终的目的竟是为了在轮回中得到神的赏格 那柏拉图的论... 到头来坚守正义的目的还是功利性和迷信的 难怪即使有了这本书 这个世界还是没有任何改变 现在读任何哲学的时候脑海里都会提前浮现一个#仅限我们这个物种的tag 造物主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于我所见柏拉图此书的观念里 人要选择向上的路和一只轮子认为向上的路就是转得又快又稳之间没有差别 因为我们看造物主的逻辑和轮子看我们的逻辑同样是一种未知 所以既然坚守正义最终的目的竟是为了在轮回中得到神的赏格 那柏拉图的论证就进入了死循环 且于我本人而言灵魂不朽并不存在(说存在的人可以回忆一下睡觉不做梦的情况或者晕厥时的感受 与其如此虚伪 还不如彻底从功利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正义完成的道德完满对人的精神提升或者说满足和不正义者得到的满足孰优孰劣又是由谁来判定的呢 不正义若不存在正义又如何存在 另外我也很肯定理性的力量 (展开)
0 有用 BIN 2025-07-25 20:45:25 北京
没读明白,弃了。
0 有用 心辰 2024-10-23 21:46:13 上海
还需要反复阅读,很多情节还不能完全理解
0 有用 Holy Grail 2025-07-02 01:37:45 广东
“灵魂是不朽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我们死后得到奖赏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万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未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