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25-1941.3.28)
188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897年进入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希腊文和历史
1904年迁居布鲁姆斯伯里戈登广场46号
同年12月14日,初次在《卫报》上发表一篇未署名的书评
1905年开始在戈登广场46号举办“星期四之夜”
1910年为女性投票权运动做志愿工作
1912年和伦纳德·伍尔夫结婚
1915年第一部小说《远航》出版
1917年和伦纳德·伍尔夫创立霍加斯出版社
1925年《普通读者》《达洛维夫人》出版
1927年《到灯塔去》出版,次年获法国费米娜奖
1928年10月在剑桥大学先后两次演讲
1929年《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出版
1931年《海浪》出版
1941年身体状况恶化,于3月28日投河自尽
周颖琪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毕业
工作与书为伴,翻译涉及童书、文学、自然和建筑
译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25-1941.3.28)
188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897年进入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希腊文和历史
1904年迁居布鲁姆斯伯里戈登广场46号
同年12月14日,初次在《卫报》上发表一篇未署名的书评
1905年开始在戈登广场46号举办“星期四之夜”
1910年为女性投票权运动做志愿工作
1912年和伦纳德·伍尔夫结婚
1915年第一部小说《远航》出版
1917年和伦纳德·伍尔夫创立霍加斯出版社
1925年《普通读者》《达洛维夫人》出版
1927年《到灯塔去》出版,次年获法国费米娜奖
1928年10月在剑桥大学先后两次演讲
1929年《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出版
1931年《海浪》出版
1941年身体状况恶化,于3月28日投河自尽
周颖琪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毕业
工作与书为伴,翻译涉及童书、文学、自然和建筑
译作有《怪物比利·迪恩的真实故事》《企鹅及其他海鸟》《喀伦坡之狼》等
住在乡下,火车通勤,周末遛弯,看云观鸟
喜欢读"《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77 条 )



落到实处的Women Power:回忆一个幸福的阅读之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这本书,是在4月8日一个普通的加班夜,因为全书不过四五万字,索性就靠在椅背上读了起来,那天从晚上七点多,读到十点多,心潮澎湃,在公司附近兜了好几圈,晚上一点都不饿,因为我扎扎实实地被这个“精神食粮”喂饱了。不仅是饱,我还觉得,那一晚的我是无比幸福的,以至... (展开)



论坛 · · · · · ·
打算买实体,问一下看过的朋友,这版翻译怎么样? | 来自大皮铭~DPM | 2024-08-02 00:03: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9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9.2分 49600人读过
-
Mariner Books (1989)8.9分 1161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9)8.8分 12847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8.6分 692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最爱的图书
- 书单|2024出版外国文学 (焰)
- 2024读书清单 (小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安心读书 2024-07-02 20:23:49 北京
伍尔夫鼓励女孩子勇敢做自己,去努力赚钱、认真思考、勇敢表达、勤勉创造。她以冷静、克制、诚恳、温柔的笔触,创作了这部激发女性精神觉醒的惊世奠基之作。
0 有用 兔小魔仙 2024-11-11 13:32:30 广东
单就这个单篇来说,已经能够感受到伍尔夫扑面而来的睿智与思辨,看这样的文字着实是一种享受。
0 有用 是猫熊呀 2025-02-21 14:04:38 江苏
20250221 不要放弃去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结束🔚
0 有用 伊津汀 2025-04-16 12:33:41 上海
又读了一遍
0 有用 给给 2025-03-29 20:59:03 海南
上锁的房间=思考的能力。 作者思考女性为什么贫困,因为被束缚在家,没有赚钱的能力。为什么成为诗人的女性那么少?在男权社会影响下,女性若想进行创作,她们遭受的困难与苦痛难道不比男性多很多吗?首先,生活在19世纪的普通女性难以拥有一间独立的卧室,更别提家里还能专门腾出一间安静的房间供其写作,那可是名媛小姐们的待遇。 格雷先生在《星期六评论》中也曾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女性存在的意义,就是仰仗男性生... 上锁的房间=思考的能力。 作者思考女性为什么贫困,因为被束缚在家,没有赚钱的能力。为什么成为诗人的女性那么少?在男权社会影响下,女性若想进行创作,她们遭受的困难与苦痛难道不比男性多很多吗?首先,生活在19世纪的普通女性难以拥有一间独立的卧室,更别提家里还能专门腾出一间安静的房间供其写作,那可是名媛小姐们的待遇。 格雷先生在《星期六评论》中也曾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女性存在的意义,就是仰仗男性生存,并为男人服务。" 此类男权主义思想数不胜数,重在强调女性智力平平,无法创造成就。即便是到了19世纪,女性看到这类观点也会遍体生寒。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