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部极简中华文明史,道尽五千年华夏之美
冯友兰、骆玉明、刘擎赞叹的石破天惊之作
本书有如穿越历史长廊,对中国之美所做的一场鸟瞰式的巡礼。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谈起,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器“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与“浪漫洪流”……在短短十几万字里,李泽厚娓娓道来,梳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形式,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深刻。
本书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产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勾画出中国历史与文艺的整体轮廓,堪称一部极简中华文明史。
1、内容升级:①新增近200幅高清插图,图文混排,方便对照阅读;
②附赠名家万字导读手册:骆玉明(复旦大学ZUI受欢迎古典文学教授)+牛宏宝(人大哲学院教授、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所长)领...
一部极简中华文明史,道尽五千年华夏之美
冯友兰、骆玉明、刘擎赞叹的石破天惊之作
本书有如穿越历史长廊,对中国之美所做的一场鸟瞰式的巡礼。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谈起,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器“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与“浪漫洪流”……在短短十几万字里,李泽厚娓娓道来,梳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形式,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深刻。
本书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产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勾画出中国历史与文艺的整体轮廓,堪称一部极简中华文明史。
1、内容升级:①新增近200幅高清插图,图文混排,方便对照阅读;
②附赠名家万字导读手册:骆玉明(复旦大学ZUI受欢迎古典文学教授)+牛宏宝(人大哲学院教授、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所长)领衔导读。
2、装帧升级:①锁线裸脊,可完全平铺阅读;
②内外双封面,护封印金+烫红,典雅厚重。
3、实用性升级:优质的博物馆游览指引——书中近200件文物插图全都标注了收藏博物馆,适合带书前往相应博物馆打卡,配合李泽厚先生的深度解说文字,让你对每件文物的意义有真正的理解,逛博物馆不再是走马观花!
美的历程的创作者
· · · · · ·
-
李泽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泽厚(1930年6月13日—2021年11月2日),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家,湖南长沙人。
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是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著述颇丰。其中影响力ZUI大的当属《美的历程》,他也因为此书被一代青年尊为精神导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黑格尔论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时曾说,这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它们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感受到把这种考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3页 -
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这些所谓“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 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中。 “女娲”“伏羲”……在真正远古人们的观念中,它们却是巨大的龙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 闻一多曾指出,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美的历程"的人也喜欢 · · · · · ·
美的历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57 条 )





论坛 · · · · · ·
岳麓和广西师范大学的版本比较 | 来自z先森 | 1 回应 | 2025-02-03 05:52:1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9.2分 47407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8.8分 10638人读过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9.1分 121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野力青年美术馆书单:艺术经典】 (叶飞Phoenix)
- 想买的书 (小实)
- 我的书 (汪金卫)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博集天卷2024年新书速递 (博集天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美的历程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游啊游的游 2024-07-07 17:07:46 北京
阅读过程中,最惊喜的莫过于在插图中看到自己曾经在博物馆参观过的文物,《美的历程》一版再版,而新增的近200件标注了收藏博物馆的文物插图是这一新版的最大亮点,必须力荐。
1 有用 softflow 2024-08-21 00:05:52 福建
新版实体书值得买,新增的插图、导读和思维导图都是锦上添花。
4 有用 陈斯文 2024-06-30 10:35:52 北京
毋庸置疑的经典。“如经百劫天真在,愿乘春风再写诗。”历来给这书挑点错就打差评说李泽厚不行的评论者,可能永远无此心境与气度。章培恒先生曾说,即便我们比李泽厚可能有更多的知识,但是我们没有李泽厚的思想。
1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24-06-28 18:36:53 江苏
借助于博集天卷出品的简装新版出版之机,对这部当代学术经典时隔半年之后的又一次阅读。这是一部集中国美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李泽厚先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与中国改革开放发端时期标志性的思想文化文本这三者于一身的“大家小书”。距离初版时隔四十多年之后再读,无论是其对中国古典文化与古典美学的大力宣讲与传播,还是其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新兴艺术社会学的视角对中国古典美学展开的精彩分析,都让人击节赞叹、过目难忘。博集... 借助于博集天卷出品的简装新版出版之机,对这部当代学术经典时隔半年之后的又一次阅读。这是一部集中国美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李泽厚先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与中国改革开放发端时期标志性的思想文化文本这三者于一身的“大家小书”。距离初版时隔四十多年之后再读,无论是其对中国古典文化与古典美学的大力宣讲与传播,还是其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新兴艺术社会学的视角对中国古典美学展开的精彩分析,都让人击节赞叹、过目难忘。博集天卷的这个最新版本,补充了不少帮助理解原文语境的专业注释,并编配了大量相关的精美资料图片,是对于大众学术读者非常友好的一个版本,值得推荐。 (展开)
3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4-06-24 21:51:20 北京
《美的历程》——虽有宗白华、朱光潜珠玉在前,在一个以美为小布尔乔亚情调被批臭的年代里,本书一出,可谓在以又红又土为特色的国度扔了一颗狂销百万册的炸弹,方才重新拾起美的传统。本书新版,多了两篇导读,杂以种种美学知识图谱——既能一窥华夏万千年美学的渊源和流变,以及各个时期的美学特征;又能在游走在各大博物馆的器物和作品之间,感受美之具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