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国]
托马斯·沃尔夫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陈玉洪 / 雨凡
出版年: 2009-8
页数: 512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14058829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陈玉洪 / 雨凡
出版年: 2009-8
页数: 512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14058829
内容简介 · · · · · ·
尤金出生在阿尔特蒙的一个小镇。他的母亲伊丽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和姐妹们赶到街上去挣钱。在他8岁的时候,伊丽莎将“南都”设为寄宿公寓,而尤金则一直跟随着她。尤金的姐姐海伦与父亲一直待在老家。其他的孩子则在两个家之间搬来搬去。尤金讨厌“南都”。16岁的时候,尤金进入州立大学。
大四快结束之际,尤金已经成了校园中的大人物了。后来,他哥哥本恩的突然死亡,使他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父亲病重,兄弟姐妹之间为遗产也产生了争吵,因为尤金上过大学,他们扣除了他应得的那一份遗产,并且逼他签字。他母亲答应供给他一年的学费,他便离开家乡去哈佛大学……
天使,望故乡的创作者
· · · · · ·
-
托马斯·沃尔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托马斯·沃尔夫(THOMASWOLFE,1900—1938)
20世纪美国文学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1900年生于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在哈佛大学获得尉本写作硕士学位,后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创作于大萧条时期的作品描述了美国文化的变化和多样。其代表作有四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天使,望故乡》《时间和河流》《蛛网和岩石》和《无处还乡》。
喜欢读"天使,望故乡"的人也喜欢 · · · · · ·
天使,望故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4 条 )


“我打算把我的灵魂拧在纸上,把一切和盘托出”
托马斯·沃尔夫(Tomas Wolfe,1900―1938)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也是名副其实的巨人。他身高六英尺半,体重约两百五十磅,经常每天写作十五个小时。他在世时,只出版了两本很长的长篇小说,死时不到三十八岁,留下一堆高达八英尺的原稿。 沃尔夫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阿...
(展开)

作品遭家乡鄙夷被大幅删减,他是美国历史的全部
《天使望故乡》: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走, 他也许只是想搭上火车 作者:暗蓝 杂学家,译者,书评人 几乎是一种宿命。关于离乡的小说《天使望故乡》,作为文学作品无疑是成功的,但对于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却意味着“你不能再回家”的宣判:作品中自传性的描写,极大地“冒犯”了沃...
(展开)


在与时间的战斗中,他赢得了永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曾给美国当代作家排过一个名次,名单中的五位作家来头都不小,福克纳将自己列为第二,美国另两位诺奖得主也榜上有名,分别是排名第四的海明威和排名第五的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作者),第三名则是多斯·帕索斯。 那福克纳心中的... (展开)> 更多书评 94篇
论坛 · · · · · ·
也是传说 | 来自这里那里 | 2 回应 | 2011-11-12 07:07:07 |
译文也新版,赶到一起了 | 来自大炎 | 12 回应 | 2011-08-21 13:07:5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8.4分 1317人读过
-
Scribner (2006)8.6分 4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8.7分 1045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3)9.0分 74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托马斯.沃尔夫 (小布头)
- 托马斯·沃尔夫 (RMR)
- 托马斯·沃尔夫 中译本 (Tyger Tyger)
- 2013读书计划/我到底还有多少书没读!!! (新学期要买新文具)
- 天使,望故乡 (day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天使,望故乡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dward 2010-06-15 18:56:41
作者与我心有戚戚焉
0 有用 盖勃拉斯 2020-02-29 22:57:48
我觉得可能是翻译的原因。甘特一家都是神经病,除了本恩,整天吵架打闹哭泣叫骂,这本书混沌不堪但是又有可读之处
0 有用 [已注销] 2017-04-12 08:04:34
2017.3.20-4.12 每天回家读一会儿,最开始真是很难进入状态。一直觉得和本恩在一边。破碎的家庭,破碎的心灵。
0 有用 瞧瞧 2011-11-15 10:07:14
这小说太强大了,随手翻开任何一页就能读下去。描述记忆里的味道能连着写一页多。普鲁斯特3.0版
0 有用 无忧的热雨 2022-09-03 08:56:09 陕西
开篇让人惊喜,然而读到中间由于其过于发散的面面俱到流我至倦怠的边缘,但我没有想到读到后面,我竟还会为之流泪。好像所有的逝去的悲欢都归拢到一起重又席卷回来浸湿我,好像在那一瞬间周围崭新的楼房已经化为未来的尘埃,唯有风从文字里的一生吹拂到我的一生。 同时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还未逝去的恰似的家庭、家族,他们与我们正在故去的家庭、家族何等切近。文字启发着the beat generation,但不像后... 开篇让人惊喜,然而读到中间由于其过于发散的面面俱到流我至倦怠的边缘,但我没有想到读到后面,我竟还会为之流泪。好像所有的逝去的悲欢都归拢到一起重又席卷回来浸湿我,好像在那一瞬间周围崭新的楼房已经化为未来的尘埃,唯有风从文字里的一生吹拂到我的一生。 同时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还未逝去的恰似的家庭、家族,他们与我们正在故去的家庭、家族何等切近。文字启发着the beat generation,但不像后面那一代长出了讨好年轻人的模样,亦没有立于核心不言自明又大概站不稳脚的“自由正确观”,从这些故事样的真实情景中,多少,今天此地的我们可以少一些冷酷,毕竟在另一方面毫无疑问的是,离开这里,无穷的新痛苦又会卷潮而至,但那已经是新的场景中新的故事逻辑了。 “从来没有人了解他”,孤独就这样笼罩着我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