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沙与沫》道出了平民的心声,探索了通向理想世界之路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底蕴和强大的心灵感召力。主题广泛、文风多姿的《沙与沫》汇集了纪伯伦的思想,体现了“纪伯伦风格”,给人慰藉,给人智慧。一如纪伯伦在其中的自白:“若是真懂我的价值,你便会知道:我心中的多于我说出的,我渴望的多于我手中的。”
沙与沫的创作者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曾有七次我鄙视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而却谦让的时候。 第二次是我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时候。 第三次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了易的时候。 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同样做错了事。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而把她的忍受称为坚强。 第六次是当她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是她自 己的面具中之一。 第七次是当她唱一首颂歌的时候,自己相信这是一种美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我像一面镜子立于你的面前,此时你注视着我,看到了自己的形象。 于是你说:“我爱你。” 其实你爱的是我中的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经典新译”丛书(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托尔斯泰每日箴言》《老年》《巴黎的忧郁》《先知》《飞鸟集》
等
。
喜欢读"沙与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沙与沫"的人也喜欢 · · · · · ·
沙与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焦虑的时候,就读纪伯伦:《沙与沫》
我永远行走在这些海滩上, 行走在沙土和海沫之间。 高潮会抹掉我的脚印, 风也会吹走海沫, 但大海和沙滩 永远存在。 茫茫人海,每个人都是一个水滴;茫茫沙滩,每个人都是一颗沙粒。水滴会消失,沙粒也会消失,但是大海和沙滩,永远存在。 仅仅是昨天,我以为自己是在生命的...
(展开)

一切生命是我体内颤动的碎片
读纪伯伦的《沙与沫》产生了一个思考,应该也算是逆向思维吧。在很多时候,我们给自己和世界的定义就是:宇宙浩瀚,地球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还有许多人类未知的一切等待探索,每个人都是一粒微小的沙子,我们真的太渺小太渺小了。 这是一个普遍思维。这样的认知导致了一件什...
(展开)

生命中的那些情思,并不虚幻。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这本书,已是13年初。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感悟出部分真理、哲思和美。而那些尚未感悟出来的,只是与我们融合的更深而已。 人生中这部分可以触及的情思,似你我心存的沙粒、灵魂腾起的泡沫,虽微少,却不再虚幻,它们是你我真真活过的证明。人生之旅总是匆匆...
(展开)
> 更多书评 3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哈尔滨出版社 (2004)9.2分 3032人读过
-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0)9.0分 1159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4)7.8分 657人读过
-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1日)9.2分 5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TBTIH (江左乱弹)
- 每月书单 (空中的小雪花)
- 16下 (jianshelu)
- > 书架 (这个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沙与沫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一个月的寒假 2011-05-25 18:13:14
简短~~不一~~交予~~绘画~~心魂~~ 静域
0 有用 -Somnus 2014-02-16 21:23:56
没翻完。字字珠玑。
0 有用 狮染 2022-03-20 19:13:31
边读边感叹智慧竟可以这样巧妙地承载于优美的散文诗里。
0 有用 鸟 2017-09-28 20:06:10
一句话的思想。
0 有用 妙妙 2017-01-23 13:11:02
翻译那么烂,还卖那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