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明史讲义》为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是近代中国明清史研究的开创者,成就卓著。《明史讲义》虽为讲义,但却是第一次用新体裁系统地讲述明代历史,作者以《明史》考证明朝史事,并引证明人文集、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内容充实,并具有极明显的学术深度,对后辈学者影响极大。《明史讲义》简体横排,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加上后记,对作者其人及其书予以简要介绍,有助于现代读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使读者知人论世、知世论人。选目精当、装帧得体、印刷精美,既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明史讲义的创作者
· · · · · ·
-
孟森 作者
目录 · · · · · ·
第一编 总论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第二章 明史体例 附明代系统表 第二编 各论第一章 开国 第一节 太祖起事之前提 附群雄系统表说 第二节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第三节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第四节 洪武年中诸大事第二章 靖难 第一节 建文朝事之得失 第二节 靖难兵起之事实 第三节 靖难后杀戮之惨 第四节 靖难以后明运之隆替 第五节 靖难两疑案之论定 第六节 仁宣两朝大事略述 第七节 明代讲学之始第三章 夺门 第一节 正统初政 第二节 土木之变 第三节 景泰即位后之守御 第四节 景泰在位日之功过 第五节 夺 门 第六节 成化朝政局 第七节 弘治朝政局 第八节 英宪孝三朝之学术第四章 议礼 第一节 武宗之失道 第二节 议礼 第三节 议礼前后之影响 第四节 隆庆朝政治 第五节 正嘉隆三朝之学术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 第一节 冲幼之期 第二节 醉梦之期 第三节 决裂之期 第四节 光宗一月之附赘第六章 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第一节 天启初门户之害 第二节 天启朝之奄祸 第三节 崇祯致亡之症结 第四节 专辨正袁崇焕之诬枉 第五节 崇祯朝之用人 第六节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 第一节 弘光朝事 第二节 隆武朝事 附绍武建号 第三节 永历朝事 第四节 鲁监国事后记
第一编 总论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第二章 明史体例 附明代系统表 第二编 各论第一章 开国 第一节 太祖起事之前提 附群雄系统表说 第二节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第三节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第四节 洪武年中诸大事第二章 靖难 第一节 建文朝事之得失 第二节 靖难兵起之事实 第三节 靖难后杀戮之惨 第四节 靖难以后明运之隆替 第五节 靖难两疑案之论定 第六节 仁宣两朝大事略述 第七节 明代讲学之始第三章 夺门 第一节 正统初政 第二节 土木之变 第三节 景泰即位后之守御 第四节 景泰在位日之功过 第五节 夺 门 第六节 成化朝政局 第七节 弘治朝政局 第八节 英宪孝三朝之学术第四章 议礼 第一节 武宗之失道 第二节 议礼 第三节 议礼前后之影响 第四节 隆庆朝政治 第五节 正嘉隆三朝之学术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 第一节 冲幼之期 第二节 醉梦之期 第三节 决裂之期 第四节 光宗一月之附赘第六章 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第一节 天启初门户之害 第二节 天启朝之奄祸 第三节 崇祯致亡之症结 第四节 专辨正袁崇焕之诬枉 第五节 崇祯朝之用人 第六节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 第一节 弘光朝事 第二节 隆武朝事 附绍武建号 第三节 永历朝事 第四节 鲁监国事后记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共200册),
这套丛书还有
《杨朱哲学》《艺术漫谈》《中国小说史略》《诗论》《中国哲学史纲要》
等
。
喜欢读"明史讲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国民族史 8.2
-
- 历史主义的兴起 8.9
-
- 中国帮会三百年革命史 6.4
-
- 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 9.4
-
-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8.7
-
- 清史讲义 9.0
-
- 目录学发微 9.8
-
- 金明館叢稿初編 9.9
-
- 中国社会史 8.9
明史讲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订正这个版本的文字错误
孟森提纲挈领之作,定后世写明史的纲目,内容精悍多正论,读起来手不释卷,对明史有兴趣的推荐读一读。由于此本是由故人笔记辑之,编辑校对不甚得力,这个版本多有错字漏字,发现的地方标出来放在笔记里,供大家参考。 P8,“纂嗣”=“篡嗣” P112,“胡濙”的“濙”字前后不一...
(展开)
> 更多书评 3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中华书局 (2006)8.9分 113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1分 465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8.9分 349人读过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5)9.7分 2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國文化把脈【2】 (南池子)
- 五代宋元明清 (Lightsage)
- 当卓越还记得当当和京东的奸情 (sanqi)
- 中国史 (疯长的灌木)
- 華夏-史記-下 (ZigmaZ)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明史讲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豆友164987703 2019-03-23 01:22:43
六年前读近夺门,今从头重读。文概考备,见解独到,至今仍不觉过时。只“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一句,就不知胜过多少庸夫之见,惜先生未亲见开国,以知汉明之继。通俗读物过度涂抹帝王将相,甚至为之讴颂的毛病,本书丝毫未犯。早前读当年明月的书,翻看了两三遍,颇为喜欢,现在再读本书,才知二者眼界之别,不过两书立意不同,不必苛求前者。
0 有用 麵包節的浮士德 2014-04-07 10:58:56
是《明史》讲义
0 有用 瑜声余韵 2018-01-22 18:29:24
《明史》加上《实录》,卷帙浩繁,孟心史先生此书可以说是带领读者进入了明史大门,无论是取舍分析史料还是流露出的史观都很有启发性指导性,不受时代所限制。只是先生对明太祖之赞誉近乎于"忠粉"的状态,有问题也是出发点好之类的评价,个人不太认同。我阅读目的不深,所以这一横排简体版本足够满足需要,如果深度阅读大概还是中华竖排繁体版更适合。
0 有用 左溪 2019-12-06 17:37:18
「明史讲义」是孟森先生的明史专著,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摘录精选并加之自己的多方搜寻甄别而来。书中诸多观点都已被史学家和大众所接受,比如明太祖励精图治的各项政策的由来、实施和运转百年后的衰落,以及对明实亡于万历的论断,对南明颠沛与其必然之结果分析。孟森先生坚持传统史观,注重对人对事的分析,从先生的点评来看,总能够跳脱出习见,根据史料和合理推测来提出自己的见解,成一家之言。但也不得不说,孟森先生的笔触相... 「明史讲义」是孟森先生的明史专著,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摘录精选并加之自己的多方搜寻甄别而来。书中诸多观点都已被史学家和大众所接受,比如明太祖励精图治的各项政策的由来、实施和运转百年后的衰落,以及对明实亡于万历的论断,对南明颠沛与其必然之结果分析。孟森先生坚持传统史观,注重对人对事的分析,从先生的点评来看,总能够跳脱出习见,根据史料和合理推测来提出自己的见解,成一家之言。但也不得不说,孟森先生的笔触相当生动,其中夹杂了大量的私人情感,或欣然、或赞许、或愤恨、或怒斥,全都跃然纸上。不过这些情感都是建立在稳健客观的事实基础上,从蛛丝马迹中剖析人物的确切心理,读来令人不得不信服,拍手称快,与之相和。 (展开)
0 有用 布宜諾斯 2015-06-22 22:00:49
读了好久…都是干货,不过也都是别处看过的事情,当练习文言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