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
出版年: 2010-4
页数: 256
定价: 30.00元
装帧: 简装
丛书: 北京大学科技史与科技哲学丛书
ISBN: 9787301166864
内容简介 · · · · · ·
如美国著名中世纪历史学家哈斯金斯所说,“中世纪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黑暗和落后,文艺复兴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光明和突然”。中国对西方中世纪的学术研究一直很薄弱,对中世纪科学史的研究更是基本处于空白。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西方中世纪物理学史的专著。它基于原始文献和此前科学史家的研究成就,以问题为线索,以语境主义的眼光,比较完整而系统地讨论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家的运动学成果及其背景,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者简介 · · · · · ·
张卜天,1979年生,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思想史。有《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韦洛克拉丁语教程》、《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等十余部译作。
目录 · · · · · ·
导言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质的量化
三、运动的量化
四、辉格编史学的限度
五、史料准备
六、章节安排
第一章 14世纪科学史的研究概述
一、迪昂的开创性工作
二、20世纪科学史家对迪昂的批判和发展
第二章 关于运动本性的争论
一、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和对运动的分类
二、中世纪对运动本性的不同看法
第三章 质的量化的前奏:质的强度变化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神学背景:圣爱的变化问题
三、质变的本体论问题和物理问题
四、伯利对附加论的反驳
五、承继论对圣餐运动的解释
第四章 牛津学派:形式幅度学说
一、“计算”方法与牛津计算者
二、形式幅度学说
三、与光的发射的类比
四、对质的时空分布的分类和对质变速度的度量
第五章 巴黎学派:奥雷姆对质的强度的几何表示
一、《论质和运动的构形》的内容概要和理解关键
二、对质的强度的几何表示
三、奥雷姆与牛津计算者的区别
四、构形的物理意义
第六章 运动的量化的前奏:早期运动学以及
牛津学派的基本运动学概念
一、早期运动学的发展
二、奥卡姆对学科界限的打破:数学在自然哲学中的应用
三、质变与位置运动的类比
四、牛津计算者的基本运动学概念
第七章 牛津学派:布雷德沃丁的定律
一、《论运动速度的比》的主要内容
二、对布雷德沃丁定律的应用和拓展
第八章 牛津学派和巴黎学派:主要运动学成就
一、《解决诡辩的规则》的内容和结构
二、海特斯伯里的运动学成就
三、奥雷姆对默顿规则的几何证明
第九章 14世纪运动学再回顾
一、与伽利略运动学的区别
二、与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深层联系
三、14世纪运动学的逻辑背景
四、质的量化与实际测量
五、“根据想象”的推理
六、14世纪知识的统一性:“分析的语言”
七、研究中世纪科学史的意义
中世纪逻辑术语解释
一、诡辩
二、指代
三、命名
主要人物小传
一、戈德弗雷
二、伯利
三、布里丹
四、布雷德沃丁
五、海特斯伯里
六、斯万斯海德
七、奥雷姆
人名译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③应当认识到,默顿规则的出发点与“命名”这一逻辑问题有关。倘若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明白经院哲学家提出默顿规则的动机是什么,不明白中世纪学者为何要研究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等价性,这种问题对他们有何意义,致使这一规则的内涵显得单薄许多。在他们看来,说一个均匀地非均匀的热的物体等价于以其中度均匀分布的物体,这与用“红”这个谓词来命名一个物体是完全对应和平行的。默顿规则说的无非是:“任何被赋予了均匀地非均匀的质的基体,它相对于这种质的度量或命名就相当于好像整个基体被赋予了一种均匀的质,它的度等于它在均匀地非均匀状态下两个极端的度的算术平均。”事实上,我们第四章讲到的斯万斯海德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命名题,即那个具有不规则热度甚至是无穷热度的物体,其总体的热度相当于多少?如何用同一热度来“命名”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海特斯伯里的运动学成就
丛书信息
喜欢读"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的人也喜欢 · · · · · ·
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项平 (且食蛤蜊,不问狐狸。)
③应当认识到,默顿规则的出发点与“命名”这一逻辑问题有关。倘若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明白经院哲学家提出默顿规则的动机是什么,不明白中世纪学者为何要研究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等价性,这种问题对他们有何意义,致使这一规则的内涵显得单薄许多。在他们看来,说一个均匀地非均匀的热的物体等价于以其中度均匀分布的物体,这与用“红”这个谓词来命名一个物体是完全对应和平行的。默顿规则说的无非是:“任何被赋予了均...2021-06-14 17:09:30
③应当认识到,默顿规则的出发点与“命名”这一逻辑问题有关。倘若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明白经院哲学家提出默顿规则的动机是什么,不明白中世纪学者为何要研究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等价性,这种问题对他们有何意义,致使这一规则的内涵显得单薄许多。在他们看来,说一个均匀地非均匀的热的物体等价于以其中度均匀分布的物体,这与用“红”这个谓词来命名一个物体是完全对应和平行的。默顿规则说的无非是:“任何被赋予了均匀地非均匀的质的基体,它相对于这种质的度量或命名就相当于好像整个基体被赋予了一种均匀的质,它的度等于它在均匀地非均匀状态下两个极端的度的算术平均。”事实上,我们第四章讲到的斯万斯海德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命名题,即那个具有不规则热度甚至是无穷热度的物体,其总体的热度相当于多少?如何用同一热度来“命名”它? 引自 二、海特斯伯里的运动学成就 回应 2021-06-14 17:09:30
-
项平 (且食蛤蜊,不问狐狸。)
③应当认识到,默顿规则的出发点与“命名”这一逻辑问题有关。倘若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明白经院哲学家提出默顿规则的动机是什么,不明白中世纪学者为何要研究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等价性,这种问题对他们有何意义,致使这一规则的内涵显得单薄许多。在他们看来,说一个均匀地非均匀的热的物体等价于以其中度均匀分布的物体,这与用“红”这个谓词来命名一个物体是完全对应和平行的。默顿规则说的无非是:“任何被赋予了均...2021-06-14 17:09:30
③应当认识到,默顿规则的出发点与“命名”这一逻辑问题有关。倘若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明白经院哲学家提出默顿规则的动机是什么,不明白中世纪学者为何要研究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等价性,这种问题对他们有何意义,致使这一规则的内涵显得单薄许多。在他们看来,说一个均匀地非均匀的热的物体等价于以其中度均匀分布的物体,这与用“红”这个谓词来命名一个物体是完全对应和平行的。默顿规则说的无非是:“任何被赋予了均匀地非均匀的质的基体,它相对于这种质的度量或命名就相当于好像整个基体被赋予了一种均匀的质,它的度等于它在均匀地非均匀状态下两个极端的度的算术平均。”事实上,我们第四章讲到的斯万斯海德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命名题,即那个具有不规则热度甚至是无穷热度的物体,其总体的热度相当于多少?如何用同一热度来“命名”它? 引自 二、海特斯伯里的运动学成就 回应 2021-06-14 17:09:30
-
项平 (且食蛤蜊,不问狐狸。)
③应当认识到,默顿规则的出发点与“命名”这一逻辑问题有关。倘若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明白经院哲学家提出默顿规则的动机是什么,不明白中世纪学者为何要研究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等价性,这种问题对他们有何意义,致使这一规则的内涵显得单薄许多。在他们看来,说一个均匀地非均匀的热的物体等价于以其中度均匀分布的物体,这与用“红”这个谓词来命名一个物体是完全对应和平行的。默顿规则说的无非是:“任何被赋予了均...2021-06-14 17:09:30
③应当认识到,默顿规则的出发点与“命名”这一逻辑问题有关。倘若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明白经院哲学家提出默顿规则的动机是什么,不明白中世纪学者为何要研究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等价性,这种问题对他们有何意义,致使这一规则的内涵显得单薄许多。在他们看来,说一个均匀地非均匀的热的物体等价于以其中度均匀分布的物体,这与用“红”这个谓词来命名一个物体是完全对应和平行的。默顿规则说的无非是:“任何被赋予了均匀地非均匀的质的基体,它相对于这种质的度量或命名就相当于好像整个基体被赋予了一种均匀的质,它的度等于它在均匀地非均匀状态下两个极端的度的算术平均。”事实上,我们第四章讲到的斯万斯海德提出的那个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命名题,即那个具有不规则热度甚至是无穷热度的物体,其总体的热度相当于多少?如何用同一热度来“命名”它? 引自 二、海特斯伯里的运动学成就 回应 2021-06-14 17:09:30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商务印书馆 (2019)9.1分 3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丛书收藏报告【未完结】 (爱玛·包法利)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搜集电子书比买书还上瘾 (xie190205)
- 中世纪哲学1 (福利院长正太喵)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沈治 2019-12-30 22:37:20
有点意思。
0 有用 ZolaGrape 2019-11-13 19:33:28
作者思路非常清晰,对他人观点的引述和自己的推理非常精彩,注释都很好看。对引述文献有所了解也很有必要…希望以后可以到德国读Maier的文献。第一次认识了“辉格历史观”。关于物理学在中世纪与近现代的发展线索,启发很多: 1.形而上思辨还是实际应用 2.如何用固定变量分析运动变量 3.不同变量的关系-不可公度,只能比较同量间的比例和乘数(论比的比)/ 指数 4.质的量化,与位置运动的类比-幅度、度、速度... 作者思路非常清晰,对他人观点的引述和自己的推理非常精彩,注释都很好看。对引述文献有所了解也很有必要…希望以后可以到德国读Maier的文献。第一次认识了“辉格历史观”。关于物理学在中世纪与近现代的发展线索,启发很多: 1.形而上思辨还是实际应用 2.如何用固定变量分析运动变量 3.不同变量的关系-不可公度,只能比较同量间的比例和乘数(论比的比)/ 指数 4.质的量化,与位置运动的类比-幅度、度、速度 5.极限化-瞬时速度 6.归纳还是复杂化,如何统一偶性 7.科学概念与具体所指的关系(数学、中间科学、物理学) 8.度量为“命名”,本体论的搁置 9.自然科学服务还是被服务?质如何让位于量-“古典科学是用一个存在的世界取代了一个生成与变化的世界…在一个数或几何图形的世界中是没有质可言的。” (展开)
2 有用 Ddforever 2013-08-16 13:26:12
专业标杆
0 有用 琴 酒 2019-10-17 16:05:41
总是直切要害。
0 有用 小p 2022-06-24 17:17:28
之前谁跟我说张卜天翻译很好,自己做研究却水平一般的?这书写得很扎实啊。
0 有用 小p 2022-06-24 17:17:28
之前谁跟我说张卜天翻译很好,自己做研究却水平一般的?这书写得很扎实啊。
0 有用 Archie 2022-05-13 21:06:04
应该是读的第一本科学史研究
0 有用 项平 2021-06-15 11:32:52
提要钩玄,材料扎实,逻辑清晰可辨。以辉格编年史的限度开篇明义;迪昂、克拉盖特、迈尔、柯瓦雷、默多克,20世纪科学史家们纷至沓来;返回亚氏范畴与质料学说,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冲突,藉由阿威罗伊(两种区分)、大阿尔伯特(前者“流动的形式”和阿维森纳“形式的流动”)与奥卡姆及其反对者布里丹(运动为内在的质,为巴黎学派命名)而导向“运动”的内涵。由此又有calculator与奥雷姆的交互,历史公案再如质的量化... 提要钩玄,材料扎实,逻辑清晰可辨。以辉格编年史的限度开篇明义;迪昂、克拉盖特、迈尔、柯瓦雷、默多克,20世纪科学史家们纷至沓来;返回亚氏范畴与质料学说,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冲突,藉由阿威罗伊(两种区分)、大阿尔伯特(前者“流动的形式”和阿维森纳“形式的流动”)与奥卡姆及其反对者布里丹(运动为内在的质,为巴黎学派命名)而导向“运动”的内涵。由此又有calculator与奥雷姆的交互,历史公案再如质的量化与圣爱的加强和减弱;承继论与圣餐变体论;形式幅度与盖伦的健康幅度。默多克指出14世纪分析语言的知识统一,以指代理论为代表的“新逻辑”及其概念语言,于神之绝对权能下,实则将“自然哲学中所隐含的物理可能性推到更广阔的逻辑可能性”。末章谓,“其逻辑上的彻底性和内在的张力甚至远远超过了现代”,读之深以为然。 (展开)
0 有用 Rapheal 2021-04-08 09:35:02
科学史
0 有用 积极自救者 2020-12-14 13:14:48
极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