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中译本初版时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漱石笔下的世界离我们显得十分遥远,我们只是带着好奇的眼光看待那些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二十多年后,我们已经身临其境了,时代的脚步使我们对那样的生活方式不再厌恶和排拒。今天的读者阅读这些作品,对于书中的三四郎和美祢子、代助和三千代、宗助和阿米等男女主人公不会感到陌生,和他们相似的人物说不定就活动在我们周围的亲戚朋友之中。本书收录了他的《三四郎》《从此以后》《门》这三部作品。
作者简介 · · · · · ·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他原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至“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漱石一生著有两部文论、大量俳句、几百首汉诗,若干随笔和书信,但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夏目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以他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丰富多采的艺术才能,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录 · · · · · ·
三四郎
从此以后
门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的头颅,和他的肌体一般重要,只是始终受着一种逻辑的折磨。而且时时觉得脑子像众矢之的一样,层层聚集着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从今天早晨起,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每当这个对候,代助便默默地考虑,为什么要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过去,他曾经好几次抓住这个重要的问题,摆在面前思索着。这种动机有时来自哲学上的好奇心,有时,世间纷纭繁复的现象都急着想在他的头脑里印下鲜明的色彩,再加上今天觉得十分无聊,就这样思索开了。 结果只能得到同样的结论。这结论并不是解决这个问题, 而是否定了这个问题。照他的看法,人不是为了某种目的才生下来的;与此相反,只有生下来以后才开始产生一个目的问题。一开始就把某种目的强加在一个人身上,就等于一出生后就剥夺了他的自由活动。因此,人的目的应该由已经出生的人们自己创造。但是任何个人,都不能随意创造它,因为一个人生存的目的,是同他生存的过程相一致的,早已在世界上表现出来了。 从这一根本定义出发,代助把自己本来的活动,看作是自己本来的目的。想行走就行走,于是行走就变成了目的。想思考就思考,于是思考就变成了目的。如果以另外的目的去行走,去思考,那便是行走和思考的堕落。就是说,为着一种超出自己活动以外的目的去活动,那就是活动的堕落。因此,把自己的整个活动当做一种工具来随便使用,那就等于自己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目的。 所以,代助至今每当脑子里产生愿望和嗜好的时候,他就把这些愿望和嗜好当做自己的生活目的而加以实现。同样,当两个互不相容的愿望和嗜好在胸中互相斗争的时候,他就把这解释为由矛盾而产生的妨碍生存目的的一种现象。总而言之,他是把日常无目的的行为当作目的而生存过来的。他体会到,在不隐瞒真相这一点上,只有这个才是最符合道德规范的。 代助一味实行这种主义,在实行过程中,自己有时不觉之间被自己早已摒弃的问题所纠缠,考虑起自己眼下为何做这样的事。他在番街一边散步,一边对继续散步这种行动怀疑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5页 -
宗助在考虑如何才能把门闩弄开。他脑子里已经明白地想好了开门的手段和办法,然而他却没有力量使用这种手段和办法把门打开。因此,他自己现在所处的地位同尚未考虑这些问题的往昔毫无两样。他依然无能为力地被锁在门外。他平生是靠自己的判别能力而生活的。如今这种判别能力却跟自己作对了,这使他很懊丧。他钦慕那种从来不加取舍、毫无商量余地的愚昧而顽固的信念。或者说,将那些善男信女排除智慧、不假思索的痴迷态度,尊为崇高的表现。宗助自已好象生来就命中注定要长期守在门外,这是无可奈何的。然而,既然此门不通,又为何偏要走到它的旁边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他回顾一下身后,始终没有勇气顺原路走回去。他眺望前方,前方铁门紧闭,永远遮挡着他的视线。他不是一个能走进这门的人,他也不是一个不进门可以安心的人。总之,他是一个伫立门下等待日落的不幸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3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夏目漱石小说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夏目漱石小说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夏目漱石小说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 更多书评 8篇
-
Ip Man (静心澄气,好好生活)
代助没有想到,自己对三千代袒露的心事,到了父亲面前却连一个字也未吐出来。他打心底里怜悯父亲。要是平常,碰到这种时候,他应该采取什么对策,那是不言而喻的。他只好撤销同三千代的关系,答应这门亲事以便使父亲心满意足。代助从前曾经做过这种调和。不偏不倚,居乎中庸,模棱两可,听凭事情的自然进展,这是容易做到的。但是,现在的代助同往常不一样了。他再也不能超越良知的范围,和不相干的人握手言欢了。他感到自己对...2012-12-01 15:56 2人喜欢
代助没有想到,自己对三千代袒露的心事,到了父亲面前却连一个字也未吐出来。他打心底里怜悯父亲。要是平常,碰到这种时候,他应该采取什么对策,那是不言而喻的。他只好撤销同三千代的关系,答应这门亲事以便使父亲心满意足。代助从前曾经做过这种调和。不偏不倚,居乎中庸,模棱两可,听凭事情的自然进展,这是容易做到的。但是,现在的代助同往常不一样了。他再也不能超越良知的范围,和不相干的人握手言欢了。他感到自己对三千代负有极为重大的责任。他的信念一半来自头脑的判断,一半来自内心的憧憬。这二者像狂涛巨浪一般支配着他。代助站在父亲面前,同平常比较起来,判若两人了。 代助尽量像平素那样,不多说话。在父亲看来,他同往日没有什么改变。代助反而对父亲的变化十分惊讶。代助推测,父亲进来几次拒绝同他见面,可能是以为儿子会违反自己的意志才故意拖延的吧。他早就做好了精神准备,今天见面,父亲准没有好脸面给他,说不定一开头就会遭到训斥。代助想,这样反而倒好,他打算趁着自己对暴怒的父亲的反抗心理,干脆一口把亲事回掉。谁知,父亲的表情,父亲的言语,父亲的主意,所有这一切都出于他的意料,这反而破坏了他原来的决心。他苦恼着,不过,他仍然决心克服这种暂时的苦恼。 点评:男子的软弱。
回应 2012-12-01 15:56 -
人们不能长久保持一种高尚而纯真的动机和行为,以便热诚相待。平时人们只能保持一种十分低劣的动机和行为。凭借这样的动机和行为,却抱着热诚的态度去处理事物,这只能是不辩良莠的头脑幼稚的人,再不然就是招摇过市的骗子手。因此,他的冷漠,虽然不能算是人生的进步,但却是解剖人生后得出的结果。
2012-08-19 10:25 1人喜欢
-
sheremy (私は生きる)
只凭口舌奢谈真髓,犹如用无生命之墨在无生命之纸上留下空洞的笔记,有何意义而言?……尔今,我为了应付考试,亦即为了面包,饮恨含泪阅读此书。要记住,强忍着疼痛的脑袋,永远诅咒这样的考试制度。 幸好我读此书不是为了考试、面包,不忍着头痛,但却永远无法脱离考试制度。2014-03-24 22:47
-
sheremy (私は生きる)
-
听着这四个人对乞丐所发的议论,三四郎觉得自己迄今为止养成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几分损伤。但是,自己从乞丐身边经过的时候,不仅没有打算丢给他一个子儿,说实在的,甚至感到很不愉快。从这一事实反省一下,觉得那四个人比自己更来得坦诚些。四郎领悟到,这些人原来都能坦率地生活在这种广的天地之间,他们都是大城市的人啊!
2021-01-26 10:37
-
千夏 (不要拿你的脾气挑战我的个性)
“代助决心在电车上呆下去,直到自己的头颅燃烧殆尽为止”~~我明明是个女生,为啥能共鸣代助的感情,我特别能理解那种脑子高速运转,一刻也停不下来,觉得要爆炸的那种感觉,想要寻找一种出口却不得法,只能让它自己停下来,故事写到这儿戛然而止也是郁闷,年少不懂爱,懂时已是物是人非,且郁闷着吧2018-12-19 19:44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8.9分 16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年9月)9.0分 6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夏目漱石小说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一棵松 2013-09-30
三星半
2 有用 海扬尘 2013-08-19
本书含三部小说《三四郎》、《从此以后》、《门》,比买上译的单行本要划算的多。虽说这三部曲情节上并无联系,但从描写明治时代知识分子内心世界上来看,衔接的一脉相承。先是大学生朝气蓬勃的向往,继而是进入社会后的徘徊和苦闷,最后是凝重的挣扎和落寞。特别是《门》描写了一个囊中羞涩的小公务员生活,读起来相当有共鸣。夏目的语言风格比其他日本作家要简洁明快。
1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17-01-23
“他钦羡那种从来不加取舍、毫无商量余地的愚昧而顽固的信念。或者说,将那些善男信女排除智慧、不假思索的痴迷态度,尊为崇高的表现。宗助自己好像生来就命中注定要长期守在门外,这是无可奈何的。然而,既然此门不通,又为何偏要走到它的旁边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他不是一个能走进这门的人,他也不是一个不进门可以安心的人。总之,他是一个伫立门下等待日落的不幸的人。”
1 有用 sketch# 2010-11-12
迷羊,迷羊。
0 有用 虾米 2015-03-12
出淤泥而不染,不得;以旁观者心态遁世,不得;跑到寺院念经修禅,还是不得。漱石为三部曲的主人公安排的结局,不是神经衰弱就是抑郁症。漱石自己呢,胃溃疡发作,果断去世……明年是漱石百年祭,不知日本有无比把他的头像印上钞票更大的动静。
0 有用 愛理醬 2021-02-05
不可多得的版本
0 有用 - 2021-01-30
世界上固然有一生下来就无法结婚的不健全的人,但也有因为别的各色各样的情况而难于结婚的人。
0 有用 比尔瞎飞 2020-12-22
,
0 有用 豆友226783040 2020-12-05
好看
0 有用 丁海燕 2020-11-19
爱情三部曲,最爱《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