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巴黎圣母院》作于一八三一年,以一四八二年路易十一治下的法国为背景,自然可以视作一部历史小说。作者雨果(一八零二一一八八五)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浪漫主义巨匠出手写小说,与英国小说家、历史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奠基人司各脱的路子便有所不同,更多一点华采,几分恢宏,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皆被放大了若干倍。
中国的历史小说往往“七真三假”,主要人物必须实有其人,主要情节必须确有其事。西洋的历史小说相反,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往往是虚构的,倒是次要人物和次要情节有所依据,以便渲染历史氛围,营造一种“可信性”。司各脱如此,雨果亦复如此。《巴黎圣母院》中,吉卜赛舞女爱斯美拉达和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是完全虚构的。
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浪漫主义的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目录 · · · · · ·
目 录
译序…………………………………………………………………
弁言…………………………………………………………………
一八三二年定本附言………………………………………………
第 一 卷
一 大厅………………………………………………………………
· · · · · · (更多)
译序…………………………………………………………………
弁言…………………………………………………………………
一八三二年定本附言………………………………………………
第 一 卷
一 大厅………………………………………………………………
· · · · · · (更多)
目 录
译序…………………………………………………………………
弁言…………………………………………………………………
一八三二年定本附言………………………………………………
第 一 卷
一 大厅………………………………………………………………
二 彼埃尔·格兰古瓦………………………………………………
三 枢机主教大人……………………………………………………
四 雅克·科伯诺尔老板……………………………………………
五 卡西莫多…………………………………………………………
六 爱斯美拉达………………………………………………………
第 二 卷
一 从沙里勃德到西拉………………………………………………
二 河滩广场…………………………………………………………
三 以德报怨…………………………………………………………
四 夜盯美人梢,必有麻烦事………………………………………
五 麻烦接踵而至……………………………………………………
六 摔破的瓦罐………………………………………………………
七 新婚之夜…………………………………………………………
第 三 卷
一 圣母院……………………………………………………………
二 巴黎鸟瞰…………………………………………………………
第 四 卷
一 好心人……………………………………………………………
二 克洛德·弗洛罗…………………………………………………
三 放牧怪兽者其状益怪……………………………………………
四 狗和它的主人……………………………………………………
五 回头再说克洛德·弗洛罗………………………………………
六 不得人心…………………………………………………………
第 五 卷
一 圣马丁修院长老…………………………………………………
二 这个将要杀死那个………………………………………………
第 六 卷
一 公正一瞥古时如何审案…………………………………………
二 老鼠洞……………………………………………………………
三 一块玉米发酵饼的故事…………………………………………
四 一滴眼泪回报一滴水……………………………………………
五 糕饼的故事的结局………………………………………………
第 七 卷
一 对山羊吐真情实在危险…………………………………………
二 教士和哲学家区别分明…………………………………………
三 钟…………………………………………………………………
四 'ANAГKH………………………………………………
五 两个黑衣人………………………………………………………
六 当街骂七声,后果难预测………………………………………
七 妖僧………………………………………………………………
八 临河窗子的用途…………………………………………………
第 八 卷
一 埃居变成枯叶……………………………………………………
二 埃居变成枯叶(续)……………………………………………
三 埃居变成枯叶(续完)…………………………………………
四 “进此门者,放弃一切希望。”………………………………
五 母亲………………………………………………………………
六 三个男人心不同…………………………………………………
第 九 卷
一 昏热………………………………………………………………
二 驼背,独眼,瘸腿………………………………………………
三 聋子………………………………………………………………
四 粗陶与水晶………………………………………………………
五 红门的钥匙………………………………………………………
六 红门的钥匙(续)………………………………………………
第 十 卷
一 贝尔纳丹街上格兰古瓦妙策接二连三…………………………
二 您就当无赖汉吧…………………………………………………
三 欢乐万岁!………………………………………………………
四 好心帮倒忙………………………………………………………
五 法兰西的路易阁下的诵经室……………………………………
六 小刀闲游…………………………………………………………
七 沙朵佩赶来救援…………………………………………………
第 十 一 卷
一 小鞋………………………………………………………………
二 美丽的白衣女郎…………………………………………………
三 腓比斯结婚………………………………………………………
四 卡西莫多结婚……………………………………………………
· · · · · · (收起)
译序…………………………………………………………………
弁言…………………………………………………………………
一八三二年定本附言………………………………………………
第 一 卷
一 大厅………………………………………………………………
二 彼埃尔·格兰古瓦………………………………………………
三 枢机主教大人……………………………………………………
四 雅克·科伯诺尔老板……………………………………………
五 卡西莫多…………………………………………………………
六 爱斯美拉达………………………………………………………
第 二 卷
一 从沙里勃德到西拉………………………………………………
二 河滩广场…………………………………………………………
三 以德报怨…………………………………………………………
四 夜盯美人梢,必有麻烦事………………………………………
五 麻烦接踵而至……………………………………………………
六 摔破的瓦罐………………………………………………………
七 新婚之夜…………………………………………………………
第 三 卷
一 圣母院……………………………………………………………
二 巴黎鸟瞰…………………………………………………………
第 四 卷
一 好心人……………………………………………………………
二 克洛德·弗洛罗…………………………………………………
三 放牧怪兽者其状益怪……………………………………………
四 狗和它的主人……………………………………………………
五 回头再说克洛德·弗洛罗………………………………………
六 不得人心…………………………………………………………
第 五 卷
一 圣马丁修院长老…………………………………………………
二 这个将要杀死那个………………………………………………
第 六 卷
一 公正一瞥古时如何审案…………………………………………
二 老鼠洞……………………………………………………………
三 一块玉米发酵饼的故事…………………………………………
四 一滴眼泪回报一滴水……………………………………………
五 糕饼的故事的结局………………………………………………
第 七 卷
一 对山羊吐真情实在危险…………………………………………
二 教士和哲学家区别分明…………………………………………
三 钟…………………………………………………………………
四 'ANAГKH………………………………………………
五 两个黑衣人………………………………………………………
六 当街骂七声,后果难预测………………………………………
七 妖僧………………………………………………………………
八 临河窗子的用途…………………………………………………
第 八 卷
一 埃居变成枯叶……………………………………………………
二 埃居变成枯叶(续)……………………………………………
三 埃居变成枯叶(续完)…………………………………………
四 “进此门者,放弃一切希望。”………………………………
五 母亲………………………………………………………………
六 三个男人心不同…………………………………………………
第 九 卷
一 昏热………………………………………………………………
二 驼背,独眼,瘸腿………………………………………………
三 聋子………………………………………………………………
四 粗陶与水晶………………………………………………………
五 红门的钥匙………………………………………………………
六 红门的钥匙(续)………………………………………………
第 十 卷
一 贝尔纳丹街上格兰古瓦妙策接二连三…………………………
二 您就当无赖汉吧…………………………………………………
三 欢乐万岁!………………………………………………………
四 好心帮倒忙………………………………………………………
五 法兰西的路易阁下的诵经室……………………………………
六 小刀闲游…………………………………………………………
七 沙朵佩赶来救援…………………………………………………
第 十 一 卷
一 小鞋………………………………………………………………
二 美丽的白衣女郎…………………………………………………
三 腓比斯结婚………………………………………………………
四 卡西莫多结婚……………………………………………………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其实,自开天辟古直至基督纪元十五世纪(包括十五世纪在内),建筑艺术向来就是人类最伟大的书,是人类在其力量或者才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主要表达手段。随着最初的人感到记忆力负担过重,随着人类各种记忆的包袱变得太混杂、太沉重,以至于光凭直接和飘忽的言词就有可能在传递的途中丧失一部分的时候,人们就以最经久、最显现、最自然的方式,把各种记忆记载在地面上。每种传统都凝结成为一座纪念物。早先的纪念物是一堆堆石头,就象摩西所说的,尚未被铁触及过。建筑艺术也像任何文字一样,先从字母开始:竖起一块石头,就成了一个字母;每个字母是个象形,每个象形承受一组意念,好象圆柱承受着柱头一般。原始部落在全世界地面上到处都同时这样做的。在亚洲的西伯利亚,在美洲的潘帕斯草原,都可见到凯尔特人的那种擎天石。而后造出一个个词。把石头垒石头,把花岗岩音节加以连结,进行言词某种组合的尝试。克尔特人的平石坟和独石垣,伊特鲁立亚人的古冢,希伯来人的墓穴,这些全都是词。其中有些是专有名词,尤其是古墓。有时候有的地方的石头又多又宽广,人们就书写一个句子。卡尔纳克的广大石堆群,就已是一个完整的语句了。最后才写出书来。传统滋生象征,反面被象征淹没了,这好像树干被树叶渐渐遮住一样。所有这一切为人类所崇奉的象征,随着岁月的变迁,愈来愈繁多,愈来愈增加,愈来愈交错,越来愈复杂,早期的纪念物再也没法容纳了,遂从四面八方泛溢开来。早期的那种纪念物勉强还能表达原始传统,由于原始传统如同其纪念物一样,纯朴,简单,匍匐在地面上。象征需要在建筑物上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建筑艺术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而突飞猛进,变成千首千臂的巨人,用一种永不磨灭、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把这整个飘忽不定的象征主义全固定下来。当力量的化身代达洛斯忙着测量,正当智慧的奥尔浦斯放声歌唱一样,此时作为字母的支柱,作为音节的拱廊,作为单词的金字塔,在几何规则和诗律的双重作用下,都活动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不知道 -
这种城市就像大漏斗,一个国家的地理、政治、精神、文化的川刘,一个民族的自然川流都汇集到这里来;也不妨说是文明之井,又好似沟渠,都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一滴又一滴在这里过滤,在这里沉积 你再衬托着湛蓝的天空,清楚勾勒出这个老巴黎的峨特式样式样的剪影,让它的轮廓漂浮在那粘附于无数烟囱上的冬日烟霭之中;你把它浸没在浓浓的黑夜里,看看光明与黑暗在那无边建筑物迷宫中交织成趣;你投入一线月光,使这昏暗迷宫朦胧出现,使无数塔楼的巨大头顶显露在迷雾之上;或者,你重新展现它那浓黑的侧影,以阴影去复活尖顶和山墙的无数锐角,使黑色剪影凸现在落日昏黄的天幕上,显出无数锯齿,赛过鲨鱼的下颏 你看见从每一座钟楼同时升起声音之柱、和声之烟。开始,钟声一一战栗,袅袅升起在那灿烂辉煌的晨空,径直,纯净,可以说是彼此孤立。然后钟声逐渐壮大而溶合、混同,彼此交融,汇合为一支雄浑磅礴的协奏曲。……你可以看见每组音符独立蜿蜒着,从钟声齐鸣中逸出;你可以一直倾听手铃和风笛时而低沉、时而尖锐的唱和;你可以看见一个钟楼至一个钟楼八度上下的跳跃;你注视着这些八度音振翅翱翔,轻盈而发出呼啸:这是银铃的声音;跌落而破碎、跛行:这是木钟的声音;你从它们中间惊赞着圣欧斯塔希教堂七口钟的丰富音阶上行下降响个不停;你看见闪亮的音符急速滑过一切音程,划出三、四个曲曲折折的光迹,然后闪电一般消失了。……旧王宫庄严钟乐的响亮颤音传向四面八方,圣母院钟声均匀地重重撞击着,犹如大钟敲打铁砧,溅出一阵阵火花。……在这支协奏曲的最深处,可以模模糊糊分辨出各座教堂内心的歌声,从它们拱顶的每个颤动着的毛孔里渗透出来。……因此,请你注意倾听这钟乐,想象向整体音响扩散五十万人的款款倾诉、河水永恒的哀怨、风声无尽的叹息、天边山丘上如同巨大管风琴奏鸣的那四座森林的遥远而庄重的四重奏,你再像半浓淡画中那样,从中心钟乐声里消除那些过于嘶哑、过于尖锐的声音;然后,请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巴黎鸟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巴黎圣母院"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巴黎圣母院"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悲惨世界(上下) 9.5
-
- 老人与海 8.7
-
-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 9.4
-
- 欧叶妮·格朗台 8.5
-
- 大卫·科波菲尔(上下) 8.5
-
- 昆虫记 8.2
-
- 三剑客 9.0
-
- 基度山恩仇记 9.3
-
- 鲁滨孙飘流记 8.3
-
-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8.2
巴黎圣母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99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9.0分 11179人读过
-
Hachette jeunesse (2002)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8.4分 182960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9.0分 16861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名著名译 (开元🌈)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经典译林 (译林出版社)
- 经典译林(译林出版社) (Anatole)
- 图书收藏阅读计划 (shuliguo2008)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巴黎圣母院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剧旁 2013-12-08 21:15:49
浪漫主义时代的小说果然只能进入经典之列了,不过其中的某些写法似乎启发了罗伯格里耶以及罗兰巴特的intransitive writing.
1 有用 养只猫叫八嘎 2021-02-01 21:10:37
不被善待的人,往往更珍惜别人的善待。虽然卡西莫多和爱斯美拉达之间只有单向的爱情,即使只是短短一段时间,也算是卡西莫多人生最好的终曲吧。
1 有用 coffee2046 2012-06-03 18:38:42
女主角对卫队长,教主对女主角那几段表白,气势恢宏,但是,在卡西莫多从刑场救了女主角之后的不多的言语表现面前,黯然失色。知道卡西莫多很多年,今天读了书,才知道,源于一杯水。
17 有用 野山 2018-03-31 13:09:49
我认为《巴黎圣母院》最伟大之处在于,它只要是出现人物的地方都在书写人性。在文字中,你能感受到雨果满腔对于人类世界的热情,他想写一本给所有人看的书。无论是讴歌还是鞭挞,他都用尽十二分笔力,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产物。也许和他一样满怀热情的人少了,也许人们已经太难“直抒胸臆”了,而我们过多地讨论着技巧和手法。
1 有用 注意力无处安放 2021-05-16 17:50:53
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