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与现象的书评 (5)

山口帝国作用子 2023-10-20 20:57:23

声音的赐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导言 在导言中,德里达以一种拼贴的方式介绍了自己试图对现象学进行的操作,这种操作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以至于一开始德里达就强调了这种操作的特殊性。在德里达看来,《逻辑研究》第一章(对应中译本第二卷第一研究)的基本划分贯穿了现象学之始终,而这划分的第一步是将符号区...  (展开)
理一分殊 2020-08-28 09:49:39

倪梁康:直观的原则,还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德里达《声音与现象》中的现象学诠释与解构问题导论

一、引子:几个前说明 1、对一门理论提出外在的批评是相对容易的,或者可以根本否认它的出发点和公设,或者可以置疑它的论证和推导方式,或者可以无视它的切入点和视角,而后用自己的前提、推理和观察来取而代之。历史上一个思想家对另一个思想家、一个思想流派对另一个思想流...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6-09 08:57:13

【转】张祥龙: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与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

文章来源:《世纪书窗》,2000年第1期(总1期),43-48页 今年是胡塞尔《逻辑研究》首卷发表100周年。这本书以及他的随后的一些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出了当代欧陆哲学的主流。但是,它的重要与它的难懂不相上下。一位瑞士哲学家燕妮·海尔施说出了这种复杂的感受:“他的哲思太...  (展开)
溪泠 2021-11-10 16:00:20

20211110

翻译实在是太难读了。 对德里达的理解,可以从一个错误的庸俗的但是便于理解的例子开始: “当下“的“自我“并不存在,“无法把握”、“缺席”、“不在场”。 当我拿笔(做一件事)的时候,大脑的神经活动已经发生,然后我才(神经活动发生后-才产生地)意识到“我拿笔”。也就是...  (展开)
gghnnnnm 2023-09-06 21:01:16

答辩一样的翻译

令人恶心。虽德里达的文字本就以晦涩难懂而著称,但是这并不是可以为这本书的翻译而辩解的任何理由。如果说这个中译本有任何的意义的话,那就是:督促每一位阅读者转而阅读英文版或法文版,走出汉语的舒适圈。不过也感到悲哀:如果翻译者对如此拙劣的翻译并无任何感觉,并让这...  (展开)

订阅声音与现象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