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沉思录》为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包含了人类历史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全书共12卷,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是作者对于自身生活和思想的私密记录,也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斯多葛派哲学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产生的一个重要哲学派别,在西方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通过《沉思录》等少数传世之作,斯多葛派哲学精神才得以流传至今,并且深深植入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克林顿称其为除了《圣经》之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书,国学大师梁实秋将其奉为思索人生的经典之作,更多的人则将其视为枕边书,随时取阅。
《沉思录》记录了作者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不仅要思考,还要付诸行动。《沉思录》是从灵魂深处流...
《沉思录》为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包含了人类历史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全书共12卷,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是作者对于自身生活和思想的私密记录,也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斯多葛派哲学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产生的一个重要哲学派别,在西方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通过《沉思录》等少数传世之作,斯多葛派哲学精神才得以流传至今,并且深深植入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克林顿称其为除了《圣经》之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书,国学大师梁实秋将其奉为思索人生的经典之作,更多的人则将其视为枕边书,随时取阅。
《沉思录》记录了作者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不仅要思考,还要付诸行动。《沉思录》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直指人们的精神和灵魂。
沉思录的创作者
· · · · · ·
-
马可·奥勒留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古罗马帝国最盛时期的“五贤帝”之一,同时也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代表人物。马可·奥勒留出身贵族,幼年丧父,由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在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等方面获得了很好的教育,他从老师那里学习斯多葛派哲学,并亲身实践,拒绝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坚守自己的简朴。他于公元161年继承帝位,在位期间,罗马帝国的极盛时期就快结束。战乱不断、灾难频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帝国边疆和战场上度过的。公元166年,他遣使中国汉朝,进献了象牙、犀角、玳瑁等,这是中国与罗马正式通好的开始。在鞍马劳顿中,马可·奥勒留写下了《沉思录》一书,成为斯多葛派哲学的代表性著作。罗素曾说:“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古罗马帝国最盛时期的“五贤帝”之一,同时也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代表人物。马可·奥勒留出身贵族,幼年丧父,由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在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等方面获得了很好的教育,他从老师那里学习斯多葛派哲学,并亲身实践,拒绝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坚守自己的简朴。他于公元161年继承帝位,在位期间,罗马帝国的极盛时期就快结束。战乱不断、灾难频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帝国边疆和战场上度过的。公元166年,他遣使中国汉朝,进献了象牙、犀角、玳瑁等,这是中国与罗马正式通好的开始。在鞍马劳顿中,马可·奥勒留写下了《沉思录》一书,成为斯多葛派哲学的代表性著作。罗素曾说:“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不过从另一个层面讲,他又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之人,他的勤奋最终并没有能够挽救古罗马,但是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著作。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沉思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4 条 )



你正经历的焦虑不安,智者早已给出了解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公元161年,40岁的马可·奥勒留登上了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宝座。 这是西方历史上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可惜那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发的时代,即使马可·奥勒留有坚定的精神与博大的智慧,即使他夙兴夜寐地勤奋工作,也终未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 在统治期间,马可·奥勒留很少...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5 )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8.1分 27469人读过
-
Penguin USA (2006)8.9分 205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8.5分 3036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9)8.6分 283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流动图书馆藏书•小说,随笔 (淑智)
- 100.记录一下我俩有些什么书 (三日)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沉思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人间草木 2012-12-10 20:15:34
在我看来,宛如中国的《论语》,只是表述不同,它过于抒情、冗长而已。
0 有用 席德 2019-04-02 18:54:23
皇帝手帐。一个做皇帝的人(虽然古罗马皇帝更像是一种职业)还整天琢磨人应该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他人和自己,如何看待生死,觉得也是挺不容易的。结合皇帝的生平来看,他基本做到了自己所说的,这更加不容易。蔡新苗的译本至少句子是通顺的,注释也加得及时。
3 有用 宇怀 2016-06-09 22:11:30
说实话,和梁实秋的版本比起来,这个版本的语言是很小清新很优美的,但是翻译的三个原则“信、达、雅”,雅是最后一位的,信了,达了,然后考虑雅,如果因为雅而牺牲信、达,那就本末倒置了。所以,看到一半,不得不换了梁实秋的版本。
0 有用 炎翅膀 2013-06-24 18:24:13
作者是个很幸福的人。有信仰、理性、礼。尽管不能认同其观念,但这种思索,透过文字徐徐道来,也不禁将读者拉到同样的世界里,勾引起无数瞎想,而后自己的哲思也逐渐被构思出来。
0 有用 一只蕉 2019-02-16 17:20:54
这是一本要不就全民推广阅读,要不就应全国禁止发行的书。它会让每个阅读它的人变成理想主义者。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是什么都行,唯独不能是理想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