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与危机的书评 (58)

鲁闽 2010-11-16 11:09:40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版

一个外行的历史观

金观涛在80年代出版了一本名叫《在历史表象背后——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探索》的书,当时印了很多次,影响了好些年轻人。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正如书名所说的那样——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我们的封建社会是西欧的封建社会么?在相关著作里,作者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没...  (展开)
Randy Disher 2006-11-16 18:19:24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版

熊燕军《“超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再评金观涛<兴盛与危机>》

from: 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NewsID=650&BigClassID=28&SmallClassID=71&SpecialID=44 作者:熊燕军 金观涛《兴盛与危机》是国内外较早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历史的著作。在该书中,作者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作者将整个社...  (展开)
惠山老翁 2012-10-11 16:48:50

错字太多!!

“贵族”成了“贵州”,第200页 “食货志”成了“良货志”,第204页 “这些新因素”成了“这此新因素”,第208页 “施坚雅”成了“施雅坚”,第210页 “火箭弹”成了“火箭强”,第215页 “《后汉书》第十二册”成了“第十二期”,第230页 “贵族”又成了“贵州”,第231页 “...  (展开)
三辉君 2011-02-17 16:11:24

策划人(严搏非先生)言

先说金观涛和刘青峰的两本新版的旧书:《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和《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前者,在80年代的时候,曾经影响过许多青年,它以狂飙般的自由的理性力量,粉碎了人们习惯了的持久的僵化不变,重构了人们的知识版图。而且告诉了人们...  (展开)
人造天堂 2019-12-02 23:41:13

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刚改革开放时,中国人和外国人互相都觉得对方长得一样,那么我们能不能得出一个基因超稳定结构理论呢? 并不是,就是看得少,记忆库缺乏对方人种外观数据。这么多年过去,仅凭好莱坞的传播,很少再有人觉得老外长得都一样了。同理,超稳定结构理论成立的前提,建立在对中国历史...  (展开)
夜照 2009-11-04 11:41:19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版

看看这些现象是不是有些眼熟?

非话不说,直接引文: 。。。在封建社会后期王朝的末期便会出现一些很奇特的现象。大量破产自耕农流入城市,商业、服务性行业十分繁荣发达,城市畸型发展,与剥削者消费有关的奢侈品生产也高度发达。从事社会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当小。这种现象很类似...  (展开)
沉睡的历史 2011-01-13 13:35:48

20多年后的再版

这本书20多年后,终于再版了。学校图书馆里有一本老版的,由于去年老师组织讨论金先生的观念史研究,所以就顺便把金先生的前面的几本书给看了一下。 这本书最另人感动的还是包老的话,以及包老去世后,金先生及其夫人写的祷文。 另外,具体到这本书,我感觉还是比较模式化的,...  (展开)
楼后有一只喜鹊 2015-02-28 18:49:39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版

系统框架下看兴盛与危机

中国历史悠久,受内容之庞大与时代视角的限制,想要完全看清楚几乎不可能。大多历史家是从分类或者分时间两个系统来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兴盛与危机》乍看之下也是如此,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开阐述中国历史。但不同之处使用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方法来阐述...  (展开)
diabloyu 2013-02-07 07:08:14

高屋建瓴的好书

按照系统科学的角度,去进行社会结构的分析,这需要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系统思维的训练,另一方面是在社会学、历史学方面的沉淀。这对任何一个学者或者研究者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金、刘二位老师做到了,所以才有此书。 所以本书极为难得,而且思维之深刻...  (展开)
切... 2011-03-23 01:07:57

一样文本,两种读法

3月19日新京报《一种对历史的解说》全文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3/19/content_212178.htm?div=-1 于变中求不变,或在流动不居的经验世界里寻找稳固的支撑,恐怕是人之常态。我们总是倾向于认定,我们所能感知的现象必有某种简单规律,或曰法则。荀子...  (展开)
夜照 2009-11-03 14:35:29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版

系统思维在社科研究的一个精典应用案例

在我看过的书中,能够称之为“带来震撼”的书籍不多。板着指头数数,不过波普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则》和这本书——《兴盛与危机》。 建议大家都读读,你不会后悔的。  (展开)
老校长邓布利多 2019-08-23 20:57:23

以科學解史學

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對讀完的一刻(第十一章能力所限沒法閱讀)。 先反駁一下短評中「作者文史功底差」一點,我認為這本書並非文史類,而是一本嘗試用「科學體系」,從社會學角度分析歷史的書,作者的方法是建立模型。 我個人是在大一寫一篇論文(分析中國古代科學為何與西方「分...  (展开)
去发光 2013-08-28 13:35:15

意识形态是的核心

这本书已经存放了半年有余,近来一阅,为之震撼。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为何中国的政治组织体系能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存活两千余年,在这个过程中生而亡,亡而活,并且生命力不减,这本书的解释角度很好。 社会力量=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构成,而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的一体化是中...  (展开)
丹丹 2009-07-16 16:41:54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版

很好的一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转载的 因为我年代太久远了 看不到 在谢晖的《法治讲演录》有引述 因此就在豆瓣上mark下这本好书 并搜集了该博文 做个记号吧 全书划分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围绕一个提问来展开讨论,在开头“作者的话”里首先阐述每个时代虽然都有自身确切的目标,但从千百年整体历史上来看,...  (展开)
Randy Disher 2006-11-16 18:16:52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版

包遵信为本书写的序《史学领域的新探索》

(浓厚80年代色彩) 还是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朋友那儿读到一篇论文打印稿。它就是现在这本论著的雏型:《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当时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它有股迷人的魅力;进而对作者这种大胆的探索,表示由衷的叹赏。与那篇论文相比,现...  (展开)
Turin Horse 2022-07-20 13:23:43

从“超稳定结构”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一、内容提要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是金观涛、刘青峰教授于1984年4月出版的专著。其通过引入系统论、控制论等分析工具和“超稳定结构”的概念,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 作者针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原因之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每一个文...  (展开)
輕氣球 2015-05-04 17:04:43

这应该算是个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月四月,我主要读了刘青峰的《兴盛与危机》。这大概是我认认真真读的第一本学术性著作。为什么选这一本呢?一来是因为我想第一次尝试一下,二来因为身为法学专业,将来读学术性著作的机会多得是,我不能总以枯燥没意思为借口而不去读它。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对你...  (展开)
月冷 2012-04-13 17:12:02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版

关于20世纪80年代系统论在中国历史研究应用中的回顾与反思————以金观涛“超稳定系统论”为中心

按:对于当代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来说,金观涛或许算是个有一点久违了的名字,他与刘青峰的夫妻档算是八十年代学界的风云人物。 其论著在大陆销声匿迹许多年后,在2005年左右特别在2011年年初,重新杀回了大陆出版市场,我觉得公开我的这个论文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贡献于此,...  (展开)
乱箭射我 2011-12-15 22:09:10

一个化学家的历史观

批评金先生的文章看过一篇,实在没抓住要害。很不负责任地跟作者斗了几句嘴,也有些后悔,想想觉得还是写点有意义的东西来反驳一下比较好。 首先,追溯起来还得从看到那篇一年多前的文章说起。本来,如果那篇文章不是排在豆瓣书评的第一篇、评论又是最多的、而看了金先生著作的...  (展开)
求诚斋 2023-03-13 20:49:24

东风与西风 ——谈谈金观涛的“超稳定结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多年前,季羡林先生说了一个“东风西方论”,意思是“三十年东风,三十年西风,风水轮流转”。遭到许多知识分子的批判与嘲笑:中国还有很多人揭不开锅呢,您老就想着东风压倒西方了,正好配合上中共的“中华复兴论”,季老在晚年就牢牢戴上了“官方御用”的帽子。当年的我也在...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8条)

订阅兴盛与危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