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的书评 (24)

溪堂 2011-03-13 11:26:59

精致过头

董桥的文字基本没看过,老先生这些年在内地有大名,常见网上有人成套地收集他的书,什么港版台版内地版,装帧都做得很漂亮。这次我买了广西师大新出的两本,绉面布纹小开本精装,手感很好。再加上旧存的一本老书,三联“读书文丛”的《乡愁的理念》,打算了解一下。三本书没想...  (展开)
子亱閒讀 2009-12-11 16:06:38 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版

《拆廟與造神》

《拆廟與造神》 拆廟與造神,歷史上,不乏所見,即便是於文學藝術的殿堂裡。 祇是古往今來讀得多了,大抵總是看得出點兒拆廟與造神這兩樁事兒的主旨,拆廟是為造新神,造神是為修新廟,盤算的底裏還是一宗,都是想在殿堂裡頭弄個把交椅安泰自己,其肇事主兒,大抵為一人。 乾隆...  (展开)
引愁玉女 2010-08-08 01:55:04 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版

旧时月色

沈昌文在《书商的旧梦》里说: 在大陆说起香港作家董桥,知识界脍炙人口的一句名言是“你一定要看董桥!” 记得贾平凹评张爱玲的文章时曾引用过一支曲子:“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读了董桥的文字,我便体会了这样的心情,倒应了贾平凹引用的另外一支曲子:“好...  (展开)
五湖废人 2011-02-16 12:35:42

董桥“老小子”不“厚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董桥曾说,写文章就像做爱,年纪越大越不想干这事。可董桥一点没少“干”,只不过现在随心所欲,专给自己写罢了。    董桥最早在大陆出的书是《乡愁的理念》和《这一代的事》,薄薄的小册子,很耐读。后来在报刊上开设的专栏“英华沉浮录”、“时事小景”,在大陆结集...  (展开)
子亱閒讀 2009-05-23 19:23:42 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版

《與喜歡董橋的讀者說》

《與喜歡董橋的讀者說》 讀董橋有些個年頭了,漸漸地,發覺周圍讀董橋的人也多了不少,差旅香港抽空上街,買董橋的書已經成習慣了,即便沒有新出的集子,像《小風景》、《今朝風日好》、《絕色》之類,再買他個一兩本總是沒錯的,有時候朋友見面,送書總比送其他的物件得體些,...  (展开)
阿罡书房 2009-06-03 23:16:08 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版

董老追求的是old fashioned老派的美感

老派的美,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如果你不了解Morris的插图本,不喜欢小牛皮作的毛姆,或是杜拉克作插图的鲁拜集,那么董老的书不值得买。 董老是个拒绝被时代拖曳,拒绝电子化设备,偏执地迷信毛笔,却有着现代人所没有的古典的discerning的品位。董老所欣赏的那些明清雅玩,西洋...  (展开)
小妖 2011-04-21 10:54:37

董桥也是消受不起

首先,说文字, 内文中的部分文章在另外的集子中也曾见过,这样子编稿也不是那么回事啊? 其次,是价格。 即使是董桥兄吧,即使是装帧上费了些力气吧,即使纸张选择上讲究了些吧…… 但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一本11万字的书,定价48元,这到底算是怎么回事?????...  (展开)
杂碎汤 2011-04-05 23:07:50

闷骚的董桥

一向不喜散文,可是最近却被董桥的文字醉倒。 不喜散文,是因为散文都是雕琢的,区别只在于雕成一片假山假水,还是琢成一带行云流水。散文中总是难以瞥见真性情,为文者大可安安全全地隐藏在那些已被割边断角,修饰地了无生气的文字中,只呈现给你一张或浓妆或淡抹...  (展开)
独立鱼 2012-10-13 09:53:50 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版

晨起,说董桥,说中文

刚起来,今天不上班。昨夜醉酒头脑昏昏,本想续读巴赞的《电影是什么》,看来是不行了。巴赞用专业术语和严密逻辑构筑起来的电影空间,对于头脑昏昏的现在来说,即使进了名山,也要空手回来的。索性不去,不如再说说董桥。 我依稀记得昨夜醒过,喝口水上了厕所,之后几分钟清醒...  (展开)
布宜諾斯 2011-10-15 15:11:22

望再版勘误……

许多过了忘了,随手拈几个: 前言部分 pVI 第八行“基度山恩仇记”应为“基督山恩仇记” p8 倒数第四行“在宜楼眼看她”疑为“在宜楼眼看他” p104 第八行“Breakfast at Tiffany,s”应为“Breakfast at Tiffany‘s” p106 第三行“古泉专家”疑为“古钱专家” 内彩页,图...  (展开)
任知 2011-03-17 08:49:36

闲话董桥

董桥最早在大陆三联出的书是《乡愁的理念》和《这一代的事》,素朴典雅的小册子,读来回味隽永。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又将他的文章修订再版,先出了《记得》和《青玉案》两种。读董桥的人,彷佛头脑中闪出一位穿着长袍马卦再系领带的老者,既有西学背景又不乏国学古风,还掺杂...  (展开)
冰山飞雪 2011-05-05 15:16:43

终于腻了

看了好几本董桥了,这批的《记得》还算顺畅的看完了 可是看这本《青玉案》的时候 看着看着忽然就腻得不行 再也受不了那种前言后语谁也不搭谁的腔调和满书的什么 旧时的优雅 民国的清俊 老一派的风度 为了书钱皱着眉头读下去 觉得真该有人告诉董先生一声:您老歇歇吧 别再写了。  (展开)
松菇君 2012-03-26 08:54:57

最是案上好时光

幼时受父亲影响,对于古玩文物一事就是道不出的欢喜。 董桥这书图书馆觅得,甚是精细,自扉页不可自拔,这般读书的乐趣是很久没有了。这个心思细腻怀旧的老头儿,笔间满满透着一股民国气。 这些小品文与那些民国文坛大拿比起来也不逊色,风骨各异,不变的是对生活里琐碎事的...  (展开)
了了 2011-08-15 22:36:52

我们都死了书还活着:董桥《记得》《青玉案》

◎ 编辑推荐 行内人说,你一定要看董桥,字字句句都泛着岁月的风采。 ◎ 作者简介 董桥,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现任《苹果日报》社长。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  (展开)
ay 2016-09-16 01:45:07

一个小错

两个图反了  (展开)
马昕 2015-01-04 12:28:54

文海拾贝,美矣

第一次读董桥的文字。老早以前就听说过他,前段时间新闻说他是林美人的座上客,又看到梁文道采访老爷子的文章,特别想一睹他的文风文采。 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觉得他是与众不同的作者。果然,他做过图书编辑,喜欢诗词、书画,对于装帧精美的图书也特别喜欢收藏。看...  (展开)
lqpeople 2012-09-06 11:30:48

锻字炼句的优雅

董桥,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曾买过一本《董桥散文》,好像是一个系列文集中的一本,过了十来年,印象早就模糊了。 前段时间,读冯唐的散文,其中有一篇的题目就叫《你一定要少读董桥》,文字的内容都不太记得了,倒是这旗帜鲜明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7月的某个晚上,在台州图书馆...  (展开)
青衿小菊 2012-04-10 14:00:31

最好不过旧时光

《青玉案》是董桥2011年新出的一本散文集。书名乍看与书中收录文字似有不搭,倒费了我一番玩味,不知这算不算先生取这名字的慧黠处。 最有名气的《青玉案》,莫过于贺铸词,中有千古佳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董桥《青玉案》,其中不...  (展开)
喝茶看花 2012-01-12 15:57:29

退火的董桥,白痴的董桥

董桥的书买了几本看了一些。没有全部看完。 这本和《墨影呈祥》仔细读完。 董桥这两本书的文字已经退尽火气,犹如旧瓷,散发着柔和顺彩的蛤蜊光。 有朋友说董桥文笔不错。可收藏的东西靠不住,他本人眼力有问题,是个白痴!90%的东西都是假的,剩下10%的东西是真的但不值钱...  (展开)
ddddultra 2011-06-22 21:41:11

【一些摘录】

大仲马不介意妻子跟朋友私通,还喜欢把情人让给小仲马消受,小仲马忍不住说:“我真腻烦了,老爷子你怎么老把你的老相好让给我睡,新靴子也要我先穿松了你才穿!”大仲马听了说:“那是你的造化,证明你的器官够粗你的脚够细。” 美国幽默作家罗伯特?本奇利说他写作写了十五...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4条)

订阅青玉案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