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最後まで冷徹な自己分析、自己認識の中で、限りなく客観的、論理的世界へ飛翔して、自らの死と対決する三島ミスチシズムの精髄を明かす「太陽と鉄」、詩を書く少年が作家として自立するまでを語る「私の遍歴時代」、ともに自伝的作品2篇を収め、三島文学の本質を解明する。
太陽と鉄的创作者
· · · · · ·
-
三岛由纪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三岛由纪夫(Mishima Yukio)(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一九四九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自白》,文坛地位确立。一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部《天人五衰》后自杀。一生创作四十部中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集和十八部剧本集。主要著作还有《禁色》、《潮骚》、《近代能乐集》、《金阁寺》和《萨德侯爵夫人》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幼年时代,我看到人们在酩酊大醉中,带着无法形容的放肆表情,头向后仰,更甚者把脖颈完全靠在轿杠上抬着神轿游行的姿态。他们的眼帘里映现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呢?这个谜曾经深深地扰乱过我的心。我无法想象在那样强烈的肉体的苦难中所看到的陶醉的幻影,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因此,这个谜长期地占据着我的心田。很久以后,我开始学习肉体的语言,自己就主动去抬神轿,这时我才获得了机会,得意地揭开了幼年时代那个深藏的谜。结果我明白了,原来他们只是仰望天空而已。他们的眼睛里没有任何幻影,有的只是初秋那绝对蔚蓝的天空。然而,这个天空是我一生当中可能再难得一见的万里晴空,异样的蔚蓝,却又以行将掉入深渊的姿态,快速地坠落了下来,它动摇无常,是一派澄明与疯狂搅和在一起的天空。 我所看到的东西绝对不是个人的幻觉,而必须是某个明确的集体的视觉的一部分。我的诗的直觉,是后来通过语言被回想起来而重新构思才成为特权,而我的视觉接触到摇荡着的蔚蓝天空才接触到行为者的情感的核心。 悲剧性的东西的悲壮、陶醉、明晰等要素,是在具备一定肉体力量的平凡感受性际遇为自己准备好的特权式的瞬间产生。在悲剧里,需要反悲剧性的活力和无知,尤其需要某种“不合拍性”。有时候,人由于是神性的,所以平时就绝不能是神或接近神。 于是,当我也看到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看见的那种异样的、神圣的蔚蓝天空时,我才相信自己的感受性的普遍性,我的饥渴才得以满足,我对有关语言的机能那种病态的迷信才被消除。这时我才参与悲剧,才参与完整的存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我的肉体是一种观念的产物,同时也可能成为隐蔽观念的最好的隐身蓑衣。如果肉体达到无个性的完满的调和,那么个性肯定能够永久地关闭在家中的禁闭室里。我本来就认为,表现精神怠惰的便便大腹,和表现精神过度发达的、露出肋骨的单薄胸脯等肉体性特征是最丑陋的,但我知道有些人却主动去爱这些肉体性特征,这不能不使我感到震惊。它使我主观感觉到这种行为是一种厚颜无耻的举动,就好像把精神的阴部在肉体上暴露出来。像这样的自我陶醉,是我惟一无法宽容的自我陶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太陽と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 条 )







那个人的一切,像是谜一样的存在
其实在身体出现小问题之前已经开始看这本书,但当时对于第一篇《太阳与铁》的内容还没有太过靠近的理解和想法。很多时候,一句话的论述都要努力反复地阅读,才能慢慢品味出一点文本背后,三岛想要表达的心情和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往往是感受着阅读中带来的不可言说的迷茫和不...
(展开)
> 更多书评 4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7.9分 1323人读过
-
Kodansha International (JPN) (2003)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8.5分 843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5)8.2分 76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島由紀夫】作品年表 (朝菌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太陽と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风满蜃气楼 2020-09-19 12:16:46
3.5 正经谈写作的成长经历的部分不错,能从中认识一个生活化的三岛,别扭得怪可爱;抽象论述部分(尤其太阳与铁)看得心累,也实在不是我如今会喜欢的了。与其向着天空飞翔让太阳烤化翅膀接受铁块般大地的致死一击,不如穿透天空去想一想更遥远恒久的宇宙。
0 有用 不死鳥 2016-03-01 12:13:37
心身合一,飞蛾扑火
0 有用 Cal 2024-03-18 12:03:43 中国香港
好像有种类似宿命论的东西:我主观地选择到了命中注定的东西,其中“选择”被体验为一种与个体存在密切相关的必需品,ie.没有其他选项的选择。在与某人的决定性相遇发生之前,可能会在某个地方,双方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交错过,甚至很多次。有些事情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即使只是短暂的一瞬。 即使它目前不存在,它也曾在某个地方存在过,或者未来有一天会存在。再回到自身。他“看到”的那条通过不断吞食自己的尾巴而... 好像有种类似宿命论的东西:我主观地选择到了命中注定的东西,其中“选择”被体验为一种与个体存在密切相关的必需品,ie.没有其他选项的选择。在与某人的决定性相遇发生之前,可能会在某个地方,双方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交错过,甚至很多次。有些事情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即使只是短暂的一瞬。 即使它目前不存在,它也曾在某个地方存在过,或者未来有一天会存在。再回到自身。他“看到”的那条通过不断吞食自己的尾巴而征服一切对立面的环状之蛇,是象征着类似Ewigen Wiederkehr的东西吗。最后以Icarus写自己好像是有点儿悲剧英雄的amor fati味道 (展开)
0 有用 兔豹宝 2021-11-09 20:11:26
如简介所说,是三岛最冷酷的自我剖析。感觉应该作为看三岛作品的第一本书来看,看完以后想回头把他其他的作品再看一遍。对别人刻薄的很在点的人,往往是通过刻薄自己来练习如何刻薄而成为吐糟大师的。他的精神真的不太正常呢……但日本人好难用现代西方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like,很难讲他们到底是集各种精神病态于一体or just a normal Japa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