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斯台芬·茨威格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张玉书
出版年: 2011-7-1
页数: 538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文本译丛
ISBN: 978753275457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张玉书
出版年: 2011-7-1
页数: 538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文本译丛
ISBN: 9787532754571
内容简介 · · · · · ·
《心灵的焦灼》是茨威格惟一一部生前发表的长篇小说。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直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心灵的焦灼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语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是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的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的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地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地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的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直到力竭也不歇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我第一次开始预感到,真正的关心是不可能像电路开关一样随意插上拔下的;凡是关心别人命运的人,一定要失掉一些自己的自由。 …… 根据感情交叉反应的秘密法则,一个发火的人不自觉地 总要把他的火气发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总像一个弹子球自己受到撞击之后总要传到别的弹子上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新文本译丛(共18册),
这套丛书还有
《波多里诺》《广岛之恋》《在路上》《洛丽塔》《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等
。
喜欢读"心灵的焦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心灵的焦灼"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8.9
-
- 一生 皮埃尔与让 8.6
-
- 知堂题记(全二册) 8.7
-
- 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 9.2
-
- 契诃夫小说全集(第6卷) 9.2
-
- 象棋的故事 8.9
-
- 昨日的世界 9.4
-
- 街道与园林之歌 8.5
心灵的焦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2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3 )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8.9分 1420人读过
-
NYRB Classics (2006)暂无评分 2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9.0分 4844人读过
-
华艺出版社 (2004)8.7分 43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1年7.1~8.3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37°暖书单(一) (37°暖)
- 豆瓣读书100人以上评9分以上书籍不分类 (夕月)
- 新文本译丛(上海译文) (Anatol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心灵的焦灼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成 2013-07-01 15:34:05
与《人性的枷锁》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情之事还是要尊重内心,怯懦的逃跑永远也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无论多尴尬还是要站在那儿直到最后一刻。
0 有用 iendnubegin 2013-12-20 19:21:17
jr><jr
0 有用 李可笑 2012-03-15 18:57:13
心灵的焦灼~
1 有用 婕的自言自语 2012-03-05 14:27:27
同情心也能害死人。 mark!所以为什么滥好人往往最后好心办坏事。。。 很好看的小说,很细腻的心理描写。康多尔医生,毕竟是极少数富有同情心,并勇于付诸行动的好人。 我怀疑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位医生!
19 有用 撒呓挣 2012-02-04 11:30:48
人啊,真是种悲哀的社会动物,往往总比自己想象中要来得脆弱。从没有一本小说,让我读的如此难堪。茨威格娴熟的心理分析法,宛如直白犀利的刃,剖开一切试图伪装粉饰的自欺欺人,令我有种无处可躲的感同身受。他的语言简洁准确,鲜活动人且不造作,真是不世出的大师。“我并不把您估计过高,我绝不把您看成那个‘奇妙的好心人’...我只是把您看成一个感情起伏不定、心灵特别浮躁、因而极不可靠的合作者。尽管我阻拦了您那荒唐的... 人啊,真是种悲哀的社会动物,往往总比自己想象中要来得脆弱。从没有一本小说,让我读的如此难堪。茨威格娴熟的心理分析法,宛如直白犀利的刃,剖开一切试图伪装粉饰的自欺欺人,令我有种无处可躲的感同身受。他的语言简洁准确,鲜活动人且不造作,真是不世出的大师。“我并不把您估计过高,我绝不把您看成那个‘奇妙的好心人’...我只是把您看成一个感情起伏不定、心灵特别浮躁、因而极不可靠的合作者。尽管我阻拦了您那荒唐的一步,因而非常高兴,可是您这么快就下定决心,这么快又改变主意,这种态度我很不喜欢,这样容易为情绪左右的人是不能让他承担严肃的责任的。如果我要找人承担什么需要恒心和毅力的事情,我能另找别人就绝不找您...”如果说我需要一段儿警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实在在的自勉,那便是康多尔大夫的这段儿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