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罗志野
出版年: 2001-9
页数: 515
定价: 22.20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
ISBN: 9787806572689
内容简介 · · · · · ·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这部作品原题名是Great 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中国把它译成“远大前程”。这个译名给读者一种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远大前程的。而事实上,这个“远大前程”是带讽刺意义的,应该说是远大前程的破灭。 这部作品的主题决非仅仅是写孤儿皮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如果这样理解,就领会错了狄更斯创作这部作品的意义。皮普生活在姐姐家里,生活艰苦,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像姐夫一样的铁匠,他没有想当上等人。后来他之所以想当上等人是因为环境的改变。狄更斯的哲学思想之一是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可以造就成不同的人。皮普的整个发展过程是符合一般人性理论的。这...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这部作品原题名是Great 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中国把它译成“远大前程”。这个译名给读者一种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远大前程的。而事实上,这个“远大前程”是带讽刺意义的,应该说是远大前程的破灭。 这部作品的主题决非仅仅是写孤儿皮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如果这样理解,就领会错了狄更斯创作这部作品的意义。皮普生活在姐姐家里,生活艰苦,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像姐夫一样的铁匠,他没有想当上等人。后来他之所以想当上等人是因为环境的改变。狄更斯的哲学思想之一是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可以造就成不同的人。皮普的整个发展过程是符合一般人性理论的。这部作品并非任意写出,而是以狄更斯以前的十多部作品为基础,是他思想的总结。狄更斯把自己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总结到了这部创作之中。
孤星血泪的创作者
· · · · · ·
-
查尔斯·狄更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狄更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
狄更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为人一世,往往就会这样,为了防范自己最看不起的人,结果干出了最最 卑鄙恶劣的行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2页 -
对我来说,这一天是终生难忘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在我身上引起了巨大的变化。谁过上这样的一天,也会终生难忘的。请诸位设身处地想一想吧,假使你们一生中也有这么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会和平常过得多么两样啊!读者诸君,请你们暂时放下书来想一想吧,人生的长链不论是金铸的也好,铁打的也好,荆棘编成的也好,花朵串起来的也好,要不是你自己在终生难忘的某一天动手去制作那第一环,你也就根本不会过上这样的一生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孤星血泪"的人也喜欢 · · · · · ·
孤星血泪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46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4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8分 42991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2)8.6分 75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8.4分 616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5分 318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逝去的大学时光【书籍篇】 (快雪时晴)
- 三清阁藏书 (xīn)
- 我的书目-散乱丛书 (zk)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孤星血泪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咸鱼嫖香 2012-01-02 22:00:40
“过去,我一直很自信,只要等到那一天,我卷起衬衫袖口走进铁匠铺,当上乔的学徒,我一定十分神气,十分幸福。可如今,昔日的愿望已成现实,我满身的煤屑、灰尘,肮脏不堪;每日只要一追及往事,便感十分沉重,即使打铁的铁砧与之相比,也如羽毛一样轻。在我后来的生活历程中有过一些时候,仿佛有一片厚密的帷幕从天而降,把我的兴趣和罗曼蒂克的幻想扫得荡然无存,除掉灰暗沉闷的生活外,其他什么也没有。我想,除我之外,大部分... “过去,我一直很自信,只要等到那一天,我卷起衬衫袖口走进铁匠铺,当上乔的学徒,我一定十分神气,十分幸福。可如今,昔日的愿望已成现实,我满身的煤屑、灰尘,肮脏不堪;每日只要一追及往事,便感十分沉重,即使打铁的铁砧与之相比,也如羽毛一样轻。在我后来的生活历程中有过一些时候,仿佛有一片厚密的帷幕从天而降,把我的兴趣和罗曼蒂克的幻想扫得荡然无存,除掉灰暗沉闷的生活外,其他什么也没有。我想,除我之外,大部分人也会有过这类体验。可是,正当我踏上铺在我面前的一片人生道路,刚刚成为乔的学徒时,那从上面落下来的帷幕竟是如此沉重,如此空虚无聊,是其他任何时候的帷幕所难以相比的。“ (展开)
0 有用 7outta6 2009-10-22 22:25:54
要是保留了原来的结局我就给4颗星
0 有用 momo 2006-04-04 00:31:06
广播剧听到一半,3年后终于找到了这本书,看完了结局
0 有用 冰哩梆啷 2012-09-26 21:00:43
狄更斯笔下的主人公遭受命运剧变是性格转变总是合理适度 这其实很不容易的。。。比如不会像简爱那么转变离奇。。最后又哭了 为每一个可怜可爱的人 为皮普 为马格韦契 为比蒂和乔 为埃斯苔娜 为郝维仙 为太多人。。
0 有用 安提戈涅 2012-01-20 22:20:34
《远大前程》简直是现实主义小说的灾难!后期阅读过程里简直希望拥有一部昆德拉所讽刺的代表张力的车带我疾驰向终点。叙事对维多利亚文风里“巧合” 的运用简直泛滥——虽则哈代也是,哈代的巧合情结却轻得多——所有的人物都要前填后补地弥合出历史与未来,勉强算是为反讽“远大前程”而叙述的乔与毕蒂的结缔之哀又为结尾比普与埃斯苔娜的偶遇所冲淡——狄更斯永远无法逃脱为杰斯特顿所赞誉的“民间性”、“圆满性”……唯一的亮... 《远大前程》简直是现实主义小说的灾难!后期阅读过程里简直希望拥有一部昆德拉所讽刺的代表张力的车带我疾驰向终点。叙事对维多利亚文风里“巧合” 的运用简直泛滥——虽则哈代也是,哈代的巧合情结却轻得多——所有的人物都要前填后补地弥合出历史与未来,勉强算是为反讽“远大前程”而叙述的乔与毕蒂的结缔之哀又为结尾比普与埃斯苔娜的偶遇所冲淡——狄更斯永远无法逃脱为杰斯特顿所赞誉的“民间性”、“圆满性”……唯一的亮色在于语言,轻松愉快的绅士幽默,几次三番对温米克嘴型的描绘,都使我对这个灾难“破涕为笑”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