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契诃夫》内容简介:在我们熟悉的外国文学名家中,很多都创作有中短篇小说佳作,更有的是专以中短篇小说享有盛誉。外国中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佳作,或名震当时,或流传广远,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堪称传世经典。我们将这些作品汇为一体,以“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的名义编辑出版,意在集中展示外国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以满足我国广大读者外国文学经典阅读与收藏的文化需求。
本丛书按作家编选,每位作家单独成册,所收篇目由名家精选,译文质量上乘。丛书将分辑陆续出版,每辑十种。
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契诃夫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是杰出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对俄国文学,特别是对短篇小说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860年1月29日,契诃夫出生在俄国南部亚速海岸的一个小城塔干罗格。他的祖父曾是农奴,父亲是一家小杂货铺的老板。在他上中学期间,全家搬到莫斯科,只有契诃夫一人留在塔干罗格继续学习,他自己做家庭教师等工作维持生活并接济家庭。
1879年,契诃夫进莫斯科大学医科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他于1880年3月在《蜻蜒》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顿河地主的信》(即《给有学问的邻居的信》)。青少年时代求生存的斗争,使他很早就亲身体验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以及庸俗的社会习气,他开始用批判的眼光观察社会。从1880年到1885年,契诃夫先后用各种笔名在《蜻蜒》等幽默刊...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是杰出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对俄国文学,特别是对短篇小说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860年1月29日,契诃夫出生在俄国南部亚速海岸的一个小城塔干罗格。他的祖父曾是农奴,父亲是一家小杂货铺的老板。在他上中学期间,全家搬到莫斯科,只有契诃夫一人留在塔干罗格继续学习,他自己做家庭教师等工作维持生活并接济家庭。
1879年,契诃夫进莫斯科大学医科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他于1880年3月在《蜻蜒》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顿河地主的信》(即《给有学问的邻居的信》)。青少年时代求生存的斗争,使他很早就亲身体验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以及庸俗的社会习气,他开始用批判的眼光观察社会。从1880年到1885年,契诃夫先后用各种笔名在《蜻蜒》等幽默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幽默作品。
在19世纪80年代末以前,契诃夫思想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关心政治,他始终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这使得他一方面能够坚持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原则,真实、深刻地描绘现实生活,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客观地揭露自由派、民粹派以及托尔斯泰主义的虚构和谬误:而另一方面也妨碍了他接近工人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19世纪80年代末,契诃夫在写作的体裁和风格上发生了变化。在体裁方面,他的小说从短篇过渡到中篇;在艺术风格方面,小说里幽默的成分减少了,悲喜剧的因素更加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这个时期里,他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草原》(1888)、《一个乏味的故事》(1889)、《六号病房》(1892)、《跳来跳去的女人》(1892)、《在流放中》(1892)、《库页岛》(1893-1894)、《文学教师》(1894)、《我的一生》(1896)、《带阁楼的房子》(1896)和《套中人》(1898)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温暖舒适的书房和这个病室之间没有任何差异,”安德烈·叶菲梅奇说,“人的安宁和满足不在他身外,而在他内心。” “这话什么意思?” “普通人以身外之物,如马车和书房,来衡量命运的好坏,而有思想的人以自身来衡量。” “您到希腊去宣传这套哲学吧,那里气候温暖,橙子芳香,可是您那套哲学跟这里的气候不相适应。我跟谁谈起过第欧根尼来了?跟您是吗?” “是的,昨天您跟我谈起过他。” “第欧根尼不需要书房和温暖的住所,那边天气炎热,不需要这些东西。他住他的木桶,吃橙子和橄榄就够了。如果他生活在俄罗斯,那么别说十二月,在五月份他就会要求搬进房间里住,恐怕他早冷得缩成一团了。” “不,对寒冷,以及一般说来对所有的痛苦,人可以做到没有感觉。马可·奥勒留说过:‘痛苦是人对病痛的一种生动观念,如果你运用意志的力量改变这种观念,抛开它,不再诉苦,痛苦就会消失。’这是对的。智者或者一般的有思想、爱思考的人,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他蔑视痛苦,他总感到满足,对什么都不表惊奇。” “这么说来我是白痴,因为我痛苦,不满,对人的卑鄙感到吃惊。” “您用不着这样。如果您能经常地深入思考一番,您就会明白,那些使我们激动不安的身外之物是多么微不足道。竭力去探明生活的意义——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探明生活的意义……”伊凡·德米特里皱起眉头说,“什么身外之物,内心世界……对不起,这些我不懂。我只知道,”他站起来,生气地看着医生说,“我只知道上帝创造了我这个有血有肉有神经的人,是这样,先生!人的机体组织既然富于生命力,那么它对外界的一切刺激就应当有所反应。我就有这种反应。我疼痛,我就喊叫,流泪;看到卑鄙行为,我就愤怒;看到丑陋龌龊,我就厌恶。在我看来,这本身就叫生活。机体越是低下,它的敏感性就越差,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就越弱;机体越高级,它就越敏感,对现实的反应就越强烈。怎么连这...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9 第六病室 -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5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契诃夫"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马克·吐温 8.3
-
- 契诃夫小说全集(第4卷) 9.2
-
- 世界末日之战 8.6
-
- 乔伊斯精选集 9.2
-
- 牛犊顶橡树 8.0
-
- 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 9.3
-
- 李劼人全集 8.7
-
- 屠格涅夫文集(全6册) 9.3
-
- 生存与命运 9.0
-
- 驼庵传诗录 9.6
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契诃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3 条 )



《变色龙》里的环境、人物和"狗"的含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契诃夫的《变色龙》是一部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堪称经典上乘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它如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下人的生活状态,淋漓尽致而又入木三分。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部小说里的环境、人物和"狗"的含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环境描写,作者开始写到:"空荡荡的广场,一个人... (展开)
献给契诃夫 | 我们弄丢了上帝的地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不是一个轻易会为某个艺术家疯狂的人。即便他再有才华,再迷人,散发着恒星一般的引力,我也不会像失控的小行星一样朝向他粉身碎骨。若是音乐家,我就止于他的音乐;是导演,就止于他的电影;是作家,就止于他的作品。我总是习惯在艺术面前保持机警,甚至一点懒惰,不是饿狗... (展开)

文学的真实在于呈现而不是概括——《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研读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3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8.9分 2762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3分 707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9.5分 5056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1)9.1分 688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37°暖书单(一) (37°暖)
- 下輩子也讀不完 (枯木鳴鵙)
- 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大鲸鱼的小伙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契诃夫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 2011-07-18 14:53:03
2011.7.16 《跳来跳去的女人》,嗯,肿么感觉有几点像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谁知女人心啊。。。
0 有用 acaleph 2012-12-10 15:33:15
契诃夫在现代欧洲文学里被封为偶像的次数也太多了,不过我还是没有被所描述的苦难触动的感觉,不比看<穷人>时的深夜热泪或是屠格涅夫带点无奈遗憾的冷静好像有被触动又无力旁观的疏离感去讲苦难。重读<万卡>时很感动。
0 有用 木子 2012-04-13 19:28:02
经典!
0 有用 夜航船 2013-12-19 12:03:12
不知道是因为浮躁还是成长,亦或二者兼有,现在读起契诃夫来没有以前那么细致和痛快了,浏览印象更多是小人物的可怜无奈,也可能是契诃夫本人感到的可怜无奈。所以只信手翻了几篇,这是次没有读完的已读。
0 有用 希尔瑞斯 2015-06-15 17:22:34
日常生活所表现的纷扰混乱 编织着人类关系的种种琐事的错综复杂 强者也好 弱者也好 同样在他们的互相关系下受苦 不由自主屈从着某种来历不明的 站在生活以外的 跟人类不相干的支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