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译者以吉尔·德勒兹的动力论为核心,以法国学派的研究作为他的参照点,准备全面性地整理这一思路的发展线索。其间与洪汉鼎教授有许多的互动,洪教授是研究斯宾诺莎的专家,他曾多次提及德勒兹的《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一书,并认为这是奠定斯宾诺莎动力论研究基础的重要著作,有必要对其做深入的研读与整理,而他过去曾从事过哲学书籍的翻译,他建议我可以在写博士论文的同时,或者把这本书一起翻译出来,以作为学术上的另一收获。后来经过其引介,认识了商务印书馆的关群德博士,在关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敲定了这本书的翻译计划,中间因本人博士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延宕了一点时间,但大体上进展顺利,并于2011年底完成整本书的翻译。
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的创作者
· · · · · ·
-
吉尔·德勒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吉尔·德勒兹,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反俄狄浦斯》《千座高原》《差异与重复》。
龚重林,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斯宾诺莎哲学、大陆理性论、当代政治社会哲学;主要译作:《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
目录 · · · · · ·
导论 表现的角色与重要性
第一部分 实体的三重构造
第一章 数目的区分与真实的区分
第二章 作为表现的属性
第三章 属性与上帝的名称
第四章 绝对性
第五章 力量
第二部分 平行论与内在性
第六章 平行论中的表现
第七章 两种力量和上帝的观念
第八章 表现与观念
第九章 错误观念
第十章 斯宾诺莎对笛卡儿的批评
第十一章 内在与表现的历史元素
第三部分 有限样态的理论
第十二章 样态的本质:从无限到有限的过渡
第十三章 样态之存在
第十四章 身体能做什么?
第十五章 三种次序与恶的问题
第十六章 世界的伦理学图像
第十七章 共同观念
第十八章 迈向第三种知识
第十九章 至福
结语 莱布尼兹和斯宾诺莎哲学中的表现理论:哲学中的表现主义
附录 关于《伦理学》架构及在这一计划的实现中附释角色的形式研究:两部《伦理学》
译后记
本书为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的代表著作之一。在本书中,德勒兹从表现概念入手,探讨斯宾诺莎哲学的意义,并从这种探讨中引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在他看来,表现的概念凸现了斯宾诺莎哲学的三个纬度:第一,作为存在学的实体理论;第二,作为知识论的理念理论;第三,作为人类学、政治学的样式理论。在对表现概念的解释中,德勒兹认为表现者、被表现者和表现自身三者是不可分离,从而为自己的实在和思想的关系理论奠定基础。
· · · · · · (收起)
第一部分 实体的三重构造
第一章 数目的区分与真实的区分
第二章 作为表现的属性
第三章 属性与上帝的名称
第四章 绝对性
第五章 力量
第二部分 平行论与内在性
第六章 平行论中的表现
第七章 两种力量和上帝的观念
第八章 表现与观念
第九章 错误观念
第十章 斯宾诺莎对笛卡儿的批评
第十一章 内在与表现的历史元素
第三部分 有限样态的理论
第十二章 样态的本质:从无限到有限的过渡
第十三章 样态之存在
第十四章 身体能做什么?
第十五章 三种次序与恶的问题
第十六章 世界的伦理学图像
第十七章 共同观念
第十八章 迈向第三种知识
第十九章 至福
结语 莱布尼兹和斯宾诺莎哲学中的表现理论:哲学中的表现主义
附录 关于《伦理学》架构及在这一计划的实现中附释角色的形式研究:两部《伦理学》
译后记
本书为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的代表著作之一。在本书中,德勒兹从表现概念入手,探讨斯宾诺莎哲学的意义,并从这种探讨中引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在他看来,表现的概念凸现了斯宾诺莎哲学的三个纬度:第一,作为存在学的实体理论;第二,作为知识论的理念理论;第三,作为人类学、政治学的样式理论。在对表现概念的解释中,德勒兹认为表现者、被表现者和表现自身三者是不可分离,从而为自己的实在和思想的关系理论奠定基础。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莱布尼兹塑造了“平行论”,但却以一种非同一般的、难以令人满意的方式,从自己的目的出发来使用这个词。菜布尼兹的体系确实指出了诸多独立系列的事物之间、诸多实体与现象之间、实线与投影线之间具有一种相应性;但是这些系列所具有的诸多原则彼此之间却是不平等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说,明确地讲,莱布尼兹所诉诸的是投射曲线的形象,而不是平行线的形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平行论中的表现 -
展开(expliquer)即为拓伸(développer) ,包 含 (Envelopper)即为意涵(implicquer),但这两个词并非对反的意思:它们标志了表现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是展开,即其表现自身之展开,一展现自身于多(实体以其包含之属性彰显自己,属性以其所包含的样态 彰显自身),另一方面,表现性的多元内涵指涉了统合(l'Un)。表现统一性(L'un)之个物涉人该统一性,统一性刻印于,内在于彰显其自身之诸个物:从这个角度来说,表现就是一种共同涉入。 除了一个我们之后将要讨论的问题,而这是在有限样态和激情脉络下产生的特殊例子,展开和意涵其实并无冲突。一般而言,表现涉入并意涵其所表现者,同时展开并且拓伸后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论 表现的角色与重要性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解释学译丛(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现代性的终结》《哲学解释学导论》《伽达默尔》《诠释学真理?》《诠释学的定位和判断》
。
喜欢读"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读书笔记
「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 ——读书笔记 导论 表现的角色与重要性 一、本体论(广延)中的两重表现 第一重表现:实体表现自身的本质于属性中,建构能生的自然【实体本质之建构】; 第二重表现:属性表现自身于样态中,产生被生的自然【个别事物的生产】。 二、认识论(思维)中的...
(展开)


单义性、实体与连接主义
尽管几乎没有哲学史上的材料能够表明斯宾诺莎对邓司各脱的直接借鉴,德勒兹还是认为,斯宾诺莎的实体一元论可以放在单义性哲学的框架下进行解释。 旧的斯宾诺莎解释认为实体一元论是无世界论,所有存在者都是上帝这一至高的存在者的内在样态,这样一来,上帝就成为了一个机械论...
(展开)

单义性理论和情动理论
在对斯宾诺莎的讨论中,隐含了德勒兹之后哲学思想的两大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单义性。这就涉及了对“一和多”的讨论。这一讨论的基础,是对“真实区分”和“数目区分”的辨析:斯宾诺莎(德勒兹)反对种属分割性的、否定的、数目的区分,提倡纯粹肯定的、真实区分。 在真实区...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德勒兹解读斯宾诺莎怎么收到这个丛书里来了? | 来自λήθη | 1 回应 | 2014-12-01 17:38:2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商务印书馆 (2019)9.5分 190人读过
-
Zone Books (1992)9.6分 31人读过
-
Editions de Minuit (1968)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Fink, Wilhelm (200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Deleuze studies (Feline)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37°暖书单(一) (37°暖)
- Installation - Image (Eco)
- philosophie contemporaine de la france (Der reisend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斯宾诺莎与表现问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悦阳 2021-04-10 19:17:36
病好之后后面的就再也看不懂了,被迫放弃,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标注:力量 力量乃是本质,是事物自身的能力 部分整体的关系与样态属性 分殊实体的关系于力量中同一 现实中的数量等同于一物之本质的力量
0 有用 纹明 2022-05-10 21:53:16
诸多曲解啊
0 有用 顾小拧巴 2017-07-09 11:32:26
很德勒兹~斯宾诺莎的哲学以及对上帝的解释是去层级化的、内在性的、肯定性的。很喜欢本书中对“恶”解读,恶即行动力量的降低和某种关系的瓦解。
0 有用 kevin 2024-08-14 23:57:34 北京
一场试炼
0 有用 猫是我 2018-12-01 23:19:07
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 与笛卡尔和莱布尼兹。德勒兹对三位的哲学思想解读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