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所作的一部词论名著,被誉为词论界的圭臬,是一部深具影响力的文艺美学著作。作者提出境界说,这不仅是其创作原则,亦是其评价词作优劣的标准。
本书精心汇集了王国维亲手删改后的六十四则《人间词话》原本,并收录了其剔除掉的四十九则,对原作进行注解、赏析,辅以多幅唯美古典画作,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
人间词话的创作者
· · · · · ·
-
王国维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浙江海宁人。民初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新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王国维学识广博,在史学、古文学、戏曲、美学、教育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他融合中西方美学、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评鉴,见解独到。其代表作有《人间词话》《观堂集林》等,其中《人间词话》是中国词论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目录 · · · · · ·
上篇
001. 有境格自高 / 002
002. 真假无须辨 / 004
003. 物我需两忘 / 005
004. 贵在静中得 / 008
005. 道法缘自然 / 009
· · · · · · (更多)
001. 有境格自高 / 002
002. 真假无须辨 / 004
003. 物我需两忘 / 005
004. 贵在静中得 / 008
005. 道法缘自然 / 009
· · · · · · (更多)
上篇
001. 有境格自高 / 002
002. 真假无须辨 / 004
003. 物我需两忘 / 005
004. 贵在静中得 / 008
005. 道法缘自然 / 009
006. 实情虚景乃境 / 011
007. 境于一字中 / 013
008. 大小非优劣 / 016
009. 境界为本也 / 021
010. 气象乃诗品 / 023
011. 一池春水皱 / 026
012. 深致乃优美 / 029
013. 人正不易得 / 035
014. 神秀出国色 / 038
015. 后主之情调 / 043
016. 难为赤子心 / 047
017. 后主性情真 / 050
018. 爱以血书者 / 055
019. 开北宋风气 / 059
020. 池边梅自早 / 062
021. “出”字何人道 / 065
022. 情多无处足 / 068
023. 细雨湿流光 / 072
024. 望尽天涯路 / 076
025. 忧生亦忧世 / 080
026. 灯火阑珊处 / 085
027. 看尽洛阳花 / 090
028. 古之伤心人 / 092
029. 少游境凄婉 / 096
030. 秦词存《诗经》 / 099
031. 词中诗气象 / 102
032. 在神不在貌 / 106
033. 唯言情体物 / 109
034. 语妙不必代 / 112
035. 不可滥用代字 / 115
036. 美成词得荷之神理 / 117
037. 和韵似原唱 / 121
038. 无一语道著 / 124
039. 如雾里看花 / 128
040. “隔”与“不隔” / 132
041. 年命如朝露 / 137
042. 虽高意境弱 / 140
043. 有性情境界 / 144
044. 豪词之胸襟 / 147
045. 观雅量高致 / 150
046. 同归于乡愿 / 152
047. 是别有人间 / 155
048. 周旨荡史意贪 / 157
049. 水光云影远 / 159
050. 心事已迟暮 / 162
051. 夜深千帐灯 / 164
052. 尽在自然中 / 168
053. 词不易于诗 / 170
054. 难以出新意 / 172
055. 如观佳山水 / 174
056. 见真知者深 / 176
057. 诗词贵自然 / 178
058. 小玉报双成 / 180
059. 文体尊卑论 / 182
060. 能入亦能出 / 184
061. 花鸟共忧乐 / 187
062. 空床难独守 / 189
063. 寥寥数语绝 / 192
064. 各有能不能 / 194
下篇
001. 白石之慈悲 / 198
002. 张狂之微笑 / 200
003. 叠韵不平仄 / 203
004. 诗词之盛衰 / 204
005. 天乐殊笑人 / 205
006. 方回少真味 / 208
007. 创作之难易 / 211
008. 诗词鸣不平 / 212
009. 难觅之真我 / 214
010. 景语皆情语 / 216
011. 尽君今日欢 / 217
012. 境阔与言长 / 220
013. 不如言境界 / 221
014. 借古人之境 / 223
015. 谁最工长调 / 225
016. 后人不能学 / 228
017. 开通押之祖 / 231
018. 不足比容若 / 233
019. 清尊北宋词 / 234
020. 子龙彩花耳 / 236
021. 浅论《衍波词》 / 237
022. 论近人之词 / 240
023. 两首《蝶恋花》 / 242
024. 令人不能怀 / 244
025. 陷深文罗织 / 248
026. 画工化工殊 / 251
027. 不乐闻此语 / 254
028. 有词却无句 / 257
029. 草窗玉田词 / 258
030. 不值许费力 / 259
031. 文山之风骨 / 261
032. 和凝《长命女》 / 264
033. 若梅溪以降 / 266
034. 后人群附和 / 268
035. 词失之肤浅 / 270
036. 友人沈昕伯 / 271
037. 用诗人之眼 / 272
038. 小说不足信 / 274
039. 诗词之工拙 / 277
040. 词家有篇句 / 278
041. 南宋俗子词 / 279
042. 六一《蝶恋花》 / 281
043. 不可儇薄语 / 284
044. 词人须忠实 / 287
045. 词集之格调 / 289
046. 明清人论词之失 / 291
047. 白石旷在貌 / 292
048. 词尤重内美 / 294
049. 诙谐与严重 / 296
· · · · · · (收起)
001. 有境格自高 / 002
002. 真假无须辨 / 004
003. 物我需两忘 / 005
004. 贵在静中得 / 008
005. 道法缘自然 / 009
006. 实情虚景乃境 / 011
007. 境于一字中 / 013
008. 大小非优劣 / 016
009. 境界为本也 / 021
010. 气象乃诗品 / 023
011. 一池春水皱 / 026
012. 深致乃优美 / 029
013. 人正不易得 / 035
014. 神秀出国色 / 038
015. 后主之情调 / 043
016. 难为赤子心 / 047
017. 后主性情真 / 050
018. 爱以血书者 / 055
019. 开北宋风气 / 059
020. 池边梅自早 / 062
021. “出”字何人道 / 065
022. 情多无处足 / 068
023. 细雨湿流光 / 072
024. 望尽天涯路 / 076
025. 忧生亦忧世 / 080
026. 灯火阑珊处 / 085
027. 看尽洛阳花 / 090
028. 古之伤心人 / 092
029. 少游境凄婉 / 096
030. 秦词存《诗经》 / 099
031. 词中诗气象 / 102
032. 在神不在貌 / 106
033. 唯言情体物 / 109
034. 语妙不必代 / 112
035. 不可滥用代字 / 115
036. 美成词得荷之神理 / 117
037. 和韵似原唱 / 121
038. 无一语道著 / 124
039. 如雾里看花 / 128
040. “隔”与“不隔” / 132
041. 年命如朝露 / 137
042. 虽高意境弱 / 140
043. 有性情境界 / 144
044. 豪词之胸襟 / 147
045. 观雅量高致 / 150
046. 同归于乡愿 / 152
047. 是别有人间 / 155
048. 周旨荡史意贪 / 157
049. 水光云影远 / 159
050. 心事已迟暮 / 162
051. 夜深千帐灯 / 164
052. 尽在自然中 / 168
053. 词不易于诗 / 170
054. 难以出新意 / 172
055. 如观佳山水 / 174
056. 见真知者深 / 176
057. 诗词贵自然 / 178
058. 小玉报双成 / 180
059. 文体尊卑论 / 182
060. 能入亦能出 / 184
061. 花鸟共忧乐 / 187
062. 空床难独守 / 189
063. 寥寥数语绝 / 192
064. 各有能不能 / 194
下篇
001. 白石之慈悲 / 198
002. 张狂之微笑 / 200
003. 叠韵不平仄 / 203
004. 诗词之盛衰 / 204
005. 天乐殊笑人 / 205
006. 方回少真味 / 208
007. 创作之难易 / 211
008. 诗词鸣不平 / 212
009. 难觅之真我 / 214
010. 景语皆情语 / 216
011. 尽君今日欢 / 217
012. 境阔与言长 / 220
013. 不如言境界 / 221
014. 借古人之境 / 223
015. 谁最工长调 / 225
016. 后人不能学 / 228
017. 开通押之祖 / 231
018. 不足比容若 / 233
019. 清尊北宋词 / 234
020. 子龙彩花耳 / 236
021. 浅论《衍波词》 / 237
022. 论近人之词 / 240
023. 两首《蝶恋花》 / 242
024. 令人不能怀 / 244
025. 陷深文罗织 / 248
026. 画工化工殊 / 251
027. 不乐闻此语 / 254
028. 有词却无句 / 257
029. 草窗玉田词 / 258
030. 不值许费力 / 259
031. 文山之风骨 / 261
032. 和凝《长命女》 / 264
033. 若梅溪以降 / 266
034. 后人群附和 / 268
035. 词失之肤浅 / 270
036. 友人沈昕伯 / 271
037. 用诗人之眼 / 272
038. 小说不足信 / 274
039. 诗词之工拙 / 277
040. 词家有篇句 / 278
041. 南宋俗子词 / 279
042. 六一《蝶恋花》 / 281
043. 不可儇薄语 / 284
044. 词人须忠实 / 287
045. 词集之格调 / 289
046. 明清人论词之失 / 291
047. 白石旷在貌 / 292
048. 词尤重内美 / 294
049. 诙谐与严重 / 29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邃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能许也。】 第一境界说的是入门之前,心中茫然苦楚,不知从何开始。王国维最得意的学问在于史学、古文字学和美学。这几门学问,千头万绪,典籍浩瀚如海,那种想要入门之前的彷徨、痛苦与渴求,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比喻,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古往今来的大师无不经历过此阶段。不执著,无以成。既已入门,注定将为心中的“伊人”把此生消磨。老王在乱世之中,一心治学,那种执着、悲愤、孤苦的心境,恐怕不是现代人所能理解的。 唯有这种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近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地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前面两句,也许是很多人的感触。但这第三句里的境界,恐怕能领会者,就只有寥寥数人了。以勤为径,很多人都如此,但是要攀上高峰,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了。那种灵犀一点,参透真谛的大智慧、大喜悦,也只有古今中外各个领域中的天才们能感悟的到了。这种顿悟就好比是掉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释迦牟尼眼前的那棵菩提,一切的一切忽然间都豁然开朗,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这一瞬间都得到了完美的补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人生三境界论) -
1.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426-427 2014-02-10 18:46:33 2. 故最工之文学,非徒善创,亦且善因。(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415-415 2014-02-10 18:44:44 3.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408-410 2014-02-10 18:43:51 4.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种气象耶?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403-405 2014-02-10 18:43:01 5. 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故感事、怀古等作,当与寿词同为词家所禁也。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381-382 2014-02-10 07:37:40 6.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320-321 2014-02-09 15:32:56 8. 郁伊惝怳,令人不能为怀。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293-294 2013-10-04 11:22:24 10. 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兴化刘氏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余谓 《人间词话》(王国维) 我的标注 位置242-243 2013-09-27 13:18:29 11. 词家多以景寓情。其专作情语而绝妙者,如牛峤之“甘作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间词话"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林家铺子 7.3
人间词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5 条 )


王国维说《人间词话》,叶嘉莹讲风雅诗词,两位大师共品文化之美
在我国传统文学中,人们习惯于将诗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殊不知,诗是词,词是词,两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记得近代文学家王国维先生曾这样评价诗词,他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的确,如果将诗比作巍峨的高山,那么词则是绵长的河流。一个雄伟壮观,一个温...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4 )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8.9分 6570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9.1分 120496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9.2分 483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2分 218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间词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流水 2022-03-27 14:29:01
无语
1 有用 午饭后的小栗子 2020-06-12 10:29:47
讲真,我觉得写的不差,可能有些偏差,但是详细的翻译,完整的引用总比自己拿着本宋词词典一页一页扒翻强吧,比较适合宋词入门欣赏,普及性的
31 有用 番茄都是西红柿 2017-08-19 16:45:00
本书作为一本对《人间词话》的解读读本,许多处十分勉强,竟然还可以出现“关于**,我不是很懂”这样的句子,那就不要勉强为之了呀。
1 有用 糖豆不吃虾 2021-01-09 13:55:07
买错了书的悲哀,我是想读王国维,不是像看范雅说了啥
15 有用 Yannn 2018-05-21 18:08:22
?这个版本是怎么回事,编注的人不会好好说话?而且理解也太牵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