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eaning of Lif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译者: 朱新伟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236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牛津通识读本
ISBN: 9787544731782
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都曾对人生的意义感到困惑。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答案是否取决于我们?或者它不过是一个伪问题?在这部充满睿智和生气又能激发思考的作品中,特里•伊格尔顿展现了许多世纪以来的思想者,从莎士比亚、叔本华到马克思、萨特、贝克特,对人生意义问题的探索。作者知道,“本书的许多读者很可能会像怀疑圣诞老人的存在一样怀疑人生意义”,但同时又认为,在需要寻求共同意义的当今之世,我们有必要回答这个所有问题背后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的创作者
· · · · · ·
-
特里·伊格尔顿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约翰•爱德华•泰勒”英语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近年出版的著作包括:《神圣的恐怖》(2005)、《英国小说导论》(2004)、《理论之后》(2003)、《温柔的暴力:悲剧的观念》(2002)、《文化的观念》(2000)、《后现代主义的幻象》(1996)、《文学理论导论》(1996年第2版、1983年第1版)等。
序言作者
邓晓芒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专攻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著有《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冥河的摆渡者——康德〈判断力批判〉导读》、《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意境》等,译有康德三大批判(杨祖陶校)等。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人生的意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人生的意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生的意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8 条 )
> 更多书评 88篇
论坛 · · · · · ·
读不懂呀!求助! | 来自小多 | 8 回应 | 2021-10-13 20:05:40 |
欢迎加入译林牛津通识读本小组 | 来自胡伍玄 | 2013-03-29 17:09:52 | |
……………………………………………………………... | 来自安冬霓 | 5 回应 | 2012-11-23 16:40:1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8.3分 165人读过
-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8.8分 47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7)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牛津通识读本(已出) (胡伍玄)
-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休小谟)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2(下) (default:)
- 好译者 (waits)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301 有用 cafecentral 2015-09-14 03:47:24
读过那么多晦涩的内容,我决定坚信:人生的意义是42。
22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7-11-22 16:58:47
我们称'爱'的东西,即我们调和个体实现与社会性动物之本性的方式。因为,爱表示为别人创造发展的空间,同时,别人也为你这么做。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成为他人的实现的基础。一旦以这种方式意识到我们的本性,我们便处于最好的状态。后现代主义坚称,只要我们还有深度、本质和根基,我们就仍然活在对上帝的敬畏之中。我们还没有真正把上帝杀死并埋葬。我们只是给他新换了一套大写的名字,如自然、人类、理性、历史、权力、欲望,诸... 我们称'爱'的东西,即我们调和个体实现与社会性动物之本性的方式。因为,爱表示为别人创造发展的空间,同时,别人也为你这么做。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成为他人的实现的基础。一旦以这种方式意识到我们的本性,我们便处于最好的状态。后现代主义坚称,只要我们还有深度、本质和根基,我们就仍然活在对上帝的敬畏之中。我们还没有真正把上帝杀死并埋葬。我们只是给他新换了一套大写的名字,如自然、人类、理性、历史、权力、欲望,诸如此类。……‘深刻的’意义总会诱惑我们去追寻那诸意义背后的元意义这种妄想,所以我们必须与之切割,才能获得自由。当然,这里的自由不是自我的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把‘自我’这个形而上学本质同时消解掉了。到底这一工程解放了谁,这还是一个谜。至少吧,死亡哲学和实践哲学是伊式反后现代的现代左派哲学的人生的意义。 (展开)
8 有用 哭之笑之 2019-07-19 19:48:33
【藏书阁打卡】 认真地分析问题而不是敷衍地解答问题;真诚地澄清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宣传答案。永远只能引导别人思考这个问题,而不可能强迫别人。人生的意义,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寻找。就此而言,伊格尔顿确实是清醒的贤者。 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倾向于转换一下,“为什么而活?”或者“为什么不自杀?”转换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毕竟追问“意义”是什么,追问“人生”是什么,虽然是好的,有必... 【藏书阁打卡】 认真地分析问题而不是敷衍地解答问题;真诚地澄清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宣传答案。永远只能引导别人思考这个问题,而不可能强迫别人。人生的意义,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寻找。就此而言,伊格尔顿确实是清醒的贤者。 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倾向于转换一下,“为什么而活?”或者“为什么不自杀?”转换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毕竟追问“意义”是什么,追问“人生”是什么,虽然是好的,有必要的,但是可能已经偏离了最核心的问题,陷入了语言的泥淖,我渴望更直接的问题,问“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时到底在问什么?那可能就是加缪的回答,只有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为什么不自杀?” 美国诗人格特鲁德·斯坦,据传她在临死前不断地问“答案是什么?”,最终沉吟的却是:“但问题是什么?”这确是一个更好的问题。 (展开)
5 有用 Onetti 2012-11-25 14:06:55
伊格尔顿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指点我们留意“人生意义”这头巨象的方方面面,在侃山和讲段子之余,不动声色地把好些思想武器塞到我们手里。给出上乘译文的新伟兄也辛苦了。
33 有用 孟冬 2017-09-19 22:48:37
(一篇随笔)认定人生无意义的人以为看透了,便陷入虚无的困境,困在死亡的阴影里不知道为何而活,消极处世。但正因为人生没有既定的意义,所以才为人提供了自主创造意义的可能。我一直记得海德格尔的“世界本就空虚无物,你不赋予它意义,为何向它索取”。死亡哲学转向实践,努力倾注的过程便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