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跟陈丹青一起逛美术馆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游走层叠的艺术时空,聚焦艺术史上的规范与偏离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二季的讲稿,围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铺展开来。历史不是静止的,美术馆收藏的就是重重叠叠的时间。勃鲁盖尔与李公麟对望眼前的麦田,维米尔堆砌起凝结层的魅力,印象派在百年后将沙龙绘画挤至次席……这些艺术家,大多数没进过大学,古人更不消说——规范永远期待天才的偏离。再完美的规范也无法包容千差万别的真实。“此所以美术馆是我的大学,此所以我至今尚未毕业。”
局部:我的大学的创作者
· · · · · ·
-
陈丹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以及《局部》系列等。
目录 · · · · · ·
曼哈顿第五大道
规范与偏离
昏睡与醒来
易县的罗汉
离开祭坛的祭坛画
离开寺庙的药师图
眼前的麦田
妩媚的暴徒
优雅的暴行
凝结层的魅力
白热化的羞辱
所恨古人不见我
郑重其事的肖像
草稿与正稿
绘画与时间
艺术与大众
· · · · · · (收起)
规范与偏离
昏睡与醒来
易县的罗汉
离开祭坛的祭坛画
离开寺庙的药师图
眼前的麦田
妩媚的暴徒
优雅的暴行
凝结层的魅力
白热化的羞辱
所恨古人不见我
郑重其事的肖像
草稿与正稿
绘画与时间
艺术与大众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总之,电影的叙述,绘画本身的讯息,我们都不必当真。所有经典只是那块布,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画布背后,画家经历了什么。世人形容绘画是镜像,映照存在与真实,其实呢,绘画是永恒的谜,遮没画家的一切,你不可能因为这幅画而了解画家,除了他的才能。 所谓绝品,通常体现为一次性,那是才华的意外,上帝的礼物,画家的运气。好画家,�在某阶段刻意画一幅重要作品,有时成了绝品,有时成为重要的作品。原因很多,一种,是你得到非同寻常的订件;一种,出于积蓄已久的野心,二者往往互为因果;还有一种,你正好手气特别顺,趁势画一件“挑战性”的画,因为才华、能量,需要调动,甚至被逼出来,结果呢,你发现了自己未曾预估的能力。 最后一种情形,完全不刻意,而是,若有神助。画家开手画时未必知道一件神品即将出现,他只是画着,忽然,只有上帝知道为什么,他画出了自己未曾预料的绝品。我以为这是最佳状态。凡·高的许多画就是这样。 常有人问:怎样才能看懂一幅画呀!这真是百口莫辩的问题。我只能说:有一天你被绘画的质地惊动,你就懂画了。 可是你一旦懂了,可就苦啦!我每次逛到这幅画跟前,总不敢多看,像被神迹吓到,呆看片刻,就蔫头蔫脑走掉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凝结层的魅力 -
别放弃美术馆,别不看画,画不会动也不会说,但绘画更持久。 霍克尼看得更深,他认为好画不但容纳时间,而且创造时间,画出后,为时间所拥有,跟着时间走。 法国美术史家达尼埃尔·阿拉斯更是用“错时论”看待一切绘画,他说,所有绘画容纳着错综复杂的时间感。 是啊,绘画不说也不动,可是,绘画更长久——这句话的意思,就像时间,能够不断延伸。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绘画与时间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理想国·陈丹青作品(共21册),
这套丛书还有
《除非我们亲历》《无知的游历》《草草集》《陌生的经验》《谈话的泥沼》
等
。
喜欢读"局部:我的大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局部:我的大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局部:我的大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不如第一部,无惊艳点
断断续续又把文字版看了一遍,几年前看了一遍视频版。这次看的是电子书,可能对阅读体验会有一些影响。 诚实的说,我以为不如第一本《陌生的经验》。我还记得看第一本时,文字版跟视频版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互为对照的效果。我尤其喜欢丹青老师关于《徐杨的功德》那一集里对导演谢...
(展开)

读《局部:我的大学》
《局部》第二季视频讲稿。跟上一本《陌生的经验》一样,不是学术著作,只是普及读物。这里普及的是观念,不是教科书和百度百科上那些俯拾即是的美术史知识。所以读这本书建构不了美术史框架,梳理不了美术史脉流,能获得的,只是一些有趣的消遣。 本书以“偏离”为主题,从偏离...
(展开)

好书推荐|妩媚的暴徒·卡拉瓦乔——陈丹青《我的大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好呀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好书是 陈丹青《局部》系列视频讲稿 我的大学 陈丹青说:“美术馆是我的大学,而我至今尚未毕业。” 而这也正是一本围绕着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开的美术史书籍。 Part.1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卡拉瓦乔的收藏只有两件,但正好是他绘画生涯的一头一... (展开)
《局部:我的大学》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到了19世纪,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自觉偏离规范,进入20世纪,偏离规范成为常态,因为再好的规范也会僵化,会过时,丧失魅力,甚至令人讨厌。 2.我怀着矛盾的心情,爱这幅画,就像我怀着矛盾爱列宾与苏里科夫,因为勒帕热既是绘画的高手,又是描绘情感与内心的高手。《圣女贞德》... (展开)
艺术顶顶要紧的,是……
首发于「正在读」微信公众号 撰文 | 梦元 编辑 | 静姝 当我亲身站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被几千年以来人类艺术的珍宝所包围,才真实地感受到了那种冲击力。精神上的震撼所带来的晕眩几乎是生理性的,时间、空间消弭了,意识想要挣脱出肉身的束缚,与美融为一体。我几乎同时体会...
(展开)

陈丹青《局部(二):我的大学》:重叠的时间
图文版(原创):https://www.douban.com/note/797346091/ 时隔两年多,又续读陈丹青的《局部》,第二季是围绕大都会美术馆的馆藏作品,从印象派到毕加索,从勃鲁盖尔到卡拉瓦乔,陈丹青说“美术馆收藏的就是重重叠叠的时间”,而这本书就像把美术史上的角落与细节,延展摊平,...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请问印刷质量好吗?值得买吗? | 来自薄荷 | 2 回应 | 2021-05-22 19:20:42 |
错别字 | 来自拎一个廷廷 | 2021-02-17 10:57:57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通识/通史 (🦉的瓦涅密)
- 理想国2020年书单 (理想国imaginist)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西方艺术史的零零总总 (月亮上的六便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局部:我的大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西南季风 2021-01-19 10:31:04
把美术馆视作大学,自信看艺术品不设限
2 有用 瑛溯 2021-07-13 01:33:27
马蒂斯:“艺术与大众永远存在一道鸿沟。”艺术在鸿沟那头,我在大众这头。不得了,又读完一本
4 有用 齐物秋水 2021-03-29 15:28:13
这一次的物理空间限于一地一馆,不过方法论仍一以贯之,思接千载(及中外)。这个节目本意是普及,但看了半天,这和高晓松那种“普及”不是一回事,那真是通俗地普及,陈丹青这个,话里带话的太多,没美术史知识未必领会得到,而美术圈人说不定要烦陈的脖颈不驯顺。
0 有用 张震老婆(V) 2021-01-30 21:19:44
个人偏见,觉得三季中第二季相对弱一点,大都会博物馆给两个晚上拍摄,这太难得,但也局促,这个局促感会影响选择,所以这一季感觉主题会相对直白一点,要在有限的素材中串联嘛。图的质量不能以贵价画册要求,其他都好。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1-04-18 10:18:54
《局部:我的大学》——他的大学是美术馆,我的大学是书摊、书店和图书馆。尽管好几年都没去书店和图书馆了,我还记得找到一本书的感觉,踏破铁鞋的感觉,淘尽黄沙的感觉,蓦然回首的感觉,夜读未央的感觉,有些感觉是如此相似,无非是多走多看多想而已。有时移步换景,换个角度,都会有一些全新的体验。所有创作的终极都是试图接近于神的艺术,都会有许多失败的艺术。唯接近方见其谦逊,唯失败方见其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