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出品方: 竹石文化
译者: 陈德文
出版年: 2021-9-1
页数: 19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岛由纪夫作品精选集(竹石文化版)
ISBN: 9787554617830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出品方: 竹石文化
译者: 陈德文
出版年: 2021-9-1
页数: 19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岛由纪夫作品精选集(竹石文化版)
ISBN: 9787554617830
内容简介 · · · · · ·
“我”被同学近江吸引了。
年少时,这种叛逆成性、特立独行的少年总令“我”着迷。
然而,人们说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就必须“爱”着一个人。
于是,“我”开始尝试接触异性,和同学妹妹园子相爱了。
在戴上了假面以后,“我”开始小心而惶恐地与这个世界共处。
或许,每个人脸上都有一副假面。
藏在假面后,我们才能小心谨慎地做自己。
而那副假面戴的久了,却让我们面目可憎。
然而,多少遗憾自负存念想,唯有时间不可挡。
假面的告白的创作者
· · · · · ·
-
三岛由纪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三岛由纪夫(1925-1970)
原名平冈公威,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曾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语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著有《金阁寺》《潮骚》《爱的饥渴》《假面的告白》等文学作品。
译者简介:
陈德文
江苏邳县人,日本文学翻译家、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学,后赴早稻田大学学习,现为日本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著有《鸽雨雁霜》等作品,译有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夏目漱石等诸多名家的作品。
目录 · · · · · ·
第一章 3
第二章 27
第三章 73
第四章 155
译后记 183
第二章 27
第三章 73
第四章 155
译后记 183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近一年多来,我十分苦恼。那是收到奇形怪状的玩具的孩子所感到的苦恼。那年我十三岁。这玩具一有机会就增加它的容积,暗示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法而变成相当有趣的玩具。可是,什么地方也没有写明使用法。玩具开始想同我玩的时候,我不由地无所措手足。有时,这种屈辱和焦躁越来越厉害,甚至让我想要损坏这玩具。结果,我还是被这告知我甜蜜的秘密的玩具、这不顺从的玩具所折服,只好无所作为地凝望着它那放肆的样子。于是,我更想虚心地倾听玩具所向往的地方。我产生这种想法,仔细观察的时候, 发现这玩具早已具备一定的实实在在的嗜好,也可以说是秩序了。嗜好的系列,与我幼年时代的记忆联系在一起,诸如夏天海边所看到的裸体青年、在神宫外苑的游泳池畔所看到的游泳选手,同堂姐结婚的肤色浅黑的青年,还有许多冒险小说中的勇敢的主人公,接连不断……迄今为止,我将这些系列,与其他的诗性系列都混杂在一起了。玩具也仍然是向着死亡、热血和结实的肉体,抬起脸来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页 -
元禄时期的浮世绘,常把相爱的男女的容貌画成惊人的酷似。希腊雕刻的美的普遍理想,也接近于男女相貌相似,内里难道就没有爱的一种秘密含义吗?在爱的深处难道就没有流动与对方相似得一模一样的不可能的热望吗?难道不正是这种热望在驱使人们从不可能的、相反的极端,企图变成达到可能的导向悲剧的背离吗?就是说,相爱的人既然不可能变成完全相似的人,毋宁说宁愿努力做到相互之间毫不相似,就让这种背离原封不动地有效运用在媚态上。也许其中就有这样的心理,不是吗?而可悲的是,相似在瞬间的幻影中终结了。因为纵令恋爱着的少女变得果敢、恋爱着的少年变得腼腆,他们也只能希望彼此相似,有朝一日超越彼此的存在,飞向彼此——早已没有对象的彼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三岛由纪夫作品精选集(竹石文化版)(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金阁寺》《潮骚》《爱的饥渴》
。
喜欢读"假面的告白"的人也喜欢 · · · · · ·
假面的告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9 条 )


三岛由纪夫:如果有读者说它很美,他一定是最理解我的人
哪怕知道有读者在读完《假面的告白》之后再也不会读我的小说,我还是决心着手创作了。如果有读者说它 “很美”,那么,他一定是最理解我的人。 ——三岛由纪夫 提起三岛由纪夫,人们想起最多的是50年前那场由他自己精心谋划的自杀。 他拥有上天赐予的非凡才华,45年的人生中曾...
(展开)


有时候我想象着另一个我,过着另一种生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红楼梦》中凤姐毒设相思局,好色的贾瑞主动入瓮,因此坐下了病根儿,随后的情节引出了“仙物”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一面镜子,正面照出的是令人神魂颠倒的凤姐,反面照出的则是骇人的骷髅。 《假面的告白》恰如这面风月宝鉴,一面是真相,另一面则是假面。翻译家陈德文先生在... (展开)
《假面的告白》编辑手记
第一次知道《假面的告白》,还是初中听到蔡依林的那首同名歌曲。 豆蔻年华,脑袋里记住的只有“我不要爱,我不要爱”这句歌词。对“告白”一词的理解还仅仅局限在向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心意这个层面。假面是谁呢?为什么告白的主体是假面呢?或者假面单纯只是修饰呢?这些都是我...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7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8.4分 11787人读过
-
New Directions (1958)7.9分 72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8.7分 6037人读过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1)8.6分 497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最爱的图书
- 企鹅先生的小书架 (企鹅先生的书屋)
- 文学 (马万宇)
- 轻型纸避雷1001本 (爱文学(≧ω≦))
- 想摆在书架 (神前逃避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假面的告白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Alvin在晒太阳 2022-04-09 21:55:49
羸弱的少年,耽于死亡的美色,他的困惑软弱与伪装的自白似乎也呼应着那段历史下日本青年的群体心境
1 有用 Orange 2022-10-18 09:14:48 广东
这部小说算是打开三岛文学世界的钥匙。三岛对病态羸弱的角色有种病态的“偏爱”,从这部小说开始,他通过塑造此类人物来佐证自己对“欲念”、“美”的理解。华丽绚烂的文字是美的表征,同时也与抽丝剥茧的自我剖析互为表里。小说时明时暗的同性暧昧,以及主人公对“爱”的认知都在三岛之后的文本里反复出现。
0 有用 外星高仿人类AI 2024-03-04 18:18:33 四川
比较庆幸先读了这本,先知道了他在想什么,才能在读其他作品的时候会有那种恍然道“怪不得会这么写啊”,但又有一种提前知道答案,又去看题的感觉。但我也不是很排斥,读什么不是读,就算思考方向不同,但也都是有所思考了。
2 有用 flyingsea 2022-11-16 23:23:59 北京
即不会产生悸动,又不愿意表达拒绝
5 有用 目不识丁 2022-11-12 14:41:15 江苏
如果我们都卸下这假面的伪装,正儿八经的去爱一个人多好。